双氧水为强氧化剂,其自身并不能够燃烧,但可以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释放大量氧气与热量,进而造成爆炸事故如果双氧水储存以及使用等环节缺乏合理性,均会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下面按照国家标准与法规对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在储存环节中的火灾危险性类别进行区分,以便为双氧水储存工作制定正确的应对措施,从而确保双氧水的储存安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储存过氧化钠仓库失火用什么灭火?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储存过氧化钠仓库失火用什么灭火(双氧水的储存火灾危险性类别判定)

储存过氧化钠仓库失火用什么灭火

双氧水为强氧化剂,其自身并不能够燃烧,但可以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释放大量氧气与热量,进而造成爆炸事故。如果双氧水储存以及使用等环节缺乏合理性,均会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下面按照国家标准与法规对不同浓度的双氧水在储存环节中的火灾危险性类别进行区分,以便为双氧水储存工作制定正确的应对措施,从而确保双氧水的储存安全。

一、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当前国际上对危险化学品(化学品)的分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简称GHS)的分类方式,针对生产、销售和存储等领域;另一种是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 规章范本》的分类方式,针对运输领域。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 规章范本》是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的,是适用于所有运输形式的危险货物运输最低要求。其提出的分类标准主要适用于包装、托运、运输等各个环节;依据各种危险货物的主要特性和运输要求。

1、危险化学品GHS分类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共将化学品分为28类。依据物理危险性分为16类;依据健康危害分为10类;依据环境(水、臭氧层)危害分为2类。

我国对应的标准有:《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GB 13690)、《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2-GB 30000.30)、《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象形图标识 通则》(GB/T 24774)、《基于GHS的化学品标签规范》(GB/T 22234)、《化学品危险信息短语与代码》(GB/T 32374)。

2、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 规章范本》的分类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 规章范本》的分类方式,将危险货物共分为9类。

第1类:爆炸品(分为6项);

第2类:气体(包括2.1 易燃气体;2.2 非易燃无毒气体;2.3 毒性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和液态退敏爆炸品);

第4类: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爆炸品;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分为7项);

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第7类:放射性物质;

第8类:腐蚀性物质;

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我国对应的标准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 617.1-7)、《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危险货物品名表》( GB 12268)。

3、危险货物包装分类

为了描述危险货物的危险性等级,还需要对其包装类别进行确定。《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给出了危险货物的包装类别。为了包装目的,除了第1类、第2类、第7类、5.2项和6.2项物质以及4.1项自反应物质以外的物质,根据其危险程度,划分为三个包装类别:Ⅰ类包装: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物质;Ⅱ类包装:具有中等危险性的物质;Ⅲ类包装:具有轻度危险性的物质。

二、危险货物危险性先后顺序

当一种物质、混合物或溶液具有一种以上危险性时,需要明确危险性的先后顺序,即主要危险性和次要危险性。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 规章范本》第3.2章“危险货物一览表”给出了危险性的先后顺序。但需要注意,下列物质和物品的危险性总是处于优先地位,其危险性的先后顺序没有列入危险性先后顺序表。

1、第1类物质和物品;

2、第2类气体;

3、第3类液态退敏爆炸品;

4、4.1项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爆炸品;4.2项发火物质;

5、5.2项物质;

6、具有Ⅰ类包装吸入毒性的6.1项物质;6.2项物质;

7、第7类物质。

具有其他危险性质的放射性物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划入第7类,并确认次要危险性(包装物中的放射性物质除外)。

三、双氧水的主要危险性和次要危险性

1、《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表1:危险货物品名表,UN2014,20%≤含量≤60%的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危险分类为5.1,次要危险性为第8类,Ⅱ类包装。UN2015,含量>60%的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危险分类为5.1,次要危险性为第8类,Ⅰ类包装。UN2984,8%≤含量<20%的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危险分类为5.1,无次要危险性,Ⅲ类包装,特殊规定第65条,即如果过氧化氢含量小于8%,不作为危险货物运输。由此可见,双氧水的主要危险性为氧化性。

2、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10部门2015年第5号公告,公布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过氧化氢溶液(含量>8%)列入其中。2015年8月19日,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其附件《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此表在《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基础上增加了2列内容,对目录予以细化)中双氧水的危险性类别为:

(1)含量≥60%,氧化性液体,类别1;(2)20%≤含量<60%,氧化性液体,类别2;(2)8%≤含量<20%,氧化性液体,类别3;

3、《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7年版)中对双氧水的分类:(1)含量≥60%,氧化性液体,类别1;(2)20%≤含量<60%,氧化性液体,类别2;(3)8%<含量<20%,氧化性液体,类别3。

4、《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3部分:品名及运输要求索引》(JT∕T617.3-2018)附录A:表A.1,UN2014,20%≤含量≤60%的双氧水,危险分类为5.1,Ⅱ类包装。UN2015,含量>60%的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危险分类为5.1,Ⅰ类包装。UN2984,8%≤含量<20%的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危险分类为5.1,Ⅲ类包装。

四、双氧水储存火灾危险性类别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3.1.3本条解释条文:第(1)、(2)条规定了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原则为主要依据我国《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确定的Ⅰ、Ⅱ级氧化剂,分别划分为甲、乙类。对于Ⅲ类包装,该条款没有直接提到。规范正文表3.1.3: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不属于甲类(即Ⅰ类包装)的氧化剂,属于乙类。我们可依据该规范对火灾危险性的分类来推理,只有甲乙类的条款里包含了氧化剂,丙类只有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所以主要危险性为Ⅲ类包装的氧化剂也可以划入乙类。

由于双氧水溶液里过氧化氢的含量表述不尽相同,最后以英文版的原表述为准。

综上所述,含量>60%的双氧水为甲类;20%≤含量≤60%的双氧水和8%≤含量<20%的双氧水均为乙类;含量<8%的双氧水不属于危化品,可划为戊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