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全称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在国内,大约一半的ADHD儿童会好动,坐不住,相比之下,90%以上的ADHD儿童会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够专注。因此,ADHD与其简称多动症,不如简称“欠专心症”更恰当。
很多家长都曾经怀疑过自己的孩子是有注意力缺陷多动(ADHD),本文分享家长如何辨别孩子是不是专心。
这时候就涉及一个问题,不是每个骑着白马的都是王子,不是每个时刻的专心都是真正的专注力。那么,究竟什么时候的专注,什么程度的专注,才算数?才算正常?
以下是家长经常会产生的两类问题:
- 其一:我孩子就是上课做作业不专心,但是看电视、玩电脑非常专心,目不转睛,一动不动,能坚持得特别久;
- 其二:为什么治疗之后孩子注意力还是不好啊?上语文课时还好,数学课就不行。写作业也是,语文作业比较快,数学作业就非常拖沓。
- 第一种情况,这个时候的注意力,我们叫被动注意力.
也就是说不太需要付出主动的努力,只是因为被吸引了而导致看上去很专注而已。
其实这个时候的专注力,没有什么建设性。尤其是玩电脑以及现在玩IPAD游戏,主要是被丰富的颜色图案刺激吸引了注意力而已,实际上大脑并没有被调动起来。
真正有效的注意力,应该是在面对不太感兴趣的,甚至有些枯燥的,但深知是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时,能够靠自己的努力维持注意力,专心在手头的事情上,而不去神游太虚,或者三心二意。对于一个儿童来说,这类事情最常见的,就是上课学习和完成作业的情况。
看书,拼图,画画,搭建乐高,组装模型等情况,如果孩子能专心很久,算不算数呢
我们就需要谨慎地来甄别一下了,原则还是不变的,看孩子是被动的被吸引了注意力,还是自己主动努力维持的注意力。
例如看书,如果是孩子特别喜欢的漫画书,主要就是些彩页,内容很简单,打打闹闹的,孩子随便翻着哈哈乐着,看完也没什么概念,问他故事什么内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么这个时候即便能翻再久的书,也不算真正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是真正阅读一些有内容的课外书籍,理解记住了书中的一些相关信息,那么认为这能够算是注意力集中。
同理,像画画、拼图、乐高等活动,如果孩子是非常随性的涂涂画画,按照自己意愿随便拼插,最后并没有什么建设性的作品出来,那么这个过程对于孩子而言并没有投入太多注意力,仍是一种被动吸引的玩耍而已。
相反,如果孩子是有动脑设计,或者按照图纸研究如何组装,最后完成了一副作品,那么考虑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付出了主动注意力的。
如果家长还是觉得判断起来略困难,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一方面家长可以把情况全面地描述给医生,让医生帮忙综合判断。
另一方面就是可以让孩子去完成一些注意力的测试,包括简单的和复杂的测试,然后观察孩子在测试中的注意力是否能够达到要求。
上语文课专心,数学课就不行?
有很多家长说,孩子在治疗之后,孩子的注意力在某些时候改善了,某些时候还是老样子,经常让家长误以为是治疗效果不好。
其实,这种情况通常又有两种原因:
- 第一种可能性是,孩子自身的兴趣和动力问题。通过治疗,孩子是有能力集中注意力了,但如果他本人不愿意去集中注意力听,他非要走神,那就无能为力了。例如大人开会,你能注意听领导发言,但你嫌无聊不想听,于是你就开始玩手机,这并不能说明你注意力不好,只能说明你主观上不愿意专心而已。孩子的兴趣如果不再数学,那不专心也就不奇怪了。
- 第二种可能性是,孩子能胜任当前的任务要求吧。比如数学课比较难,听不懂,老师说话跟天书似的,看到题目完全没有思路,那么就算注意力再集中,也没办法不卡壳。举个例子,如果这时候把家长你拽去听北大物理学相对论的课程(如果你恰好是物理学专业毕业的,那么就假想把你拽去听医学院的生物化学课程),完全不知道老师嘴里讲出来的句子是什么意思的情况下,不出五分钟,你也会走神的。
因此,要考虑,孩子愿意集中注意力,且在能力胜任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如果能集中注意力,就没问题。如果孩子不愿意注意听,那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如果孩子能力不够,那么家长要调整要求和预期,以及多加辅导,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真正有效的注意力,应该是在面对不太感兴趣的,甚至有些枯燥的,但深知是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时,能够靠自己的努力维持注意力,专心在手头的事情上,而不去神游太虚,或者三心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