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把房书安当做有个喜剧人物看待,但在我看来,房书安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

在《白眉大侠》中,房书安是一个很重要又很具有争议性的人物。

说他重要,是因为整部《白眉大侠》,他的戏份几乎可以与徐良、白云瑞鼎足而三,很多桥段都是由房书安来穿针引线进行的,不可谓不重要。

至于说到争议性就更大了,喜欢房书安的人,说他幽默风趣、足智多谋;不喜欢房书安的人,则说他厚颜无耻,卑微下贱,甚至还有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心狠手辣。

就我个人观之,上述种种可视为房书安的两个方面,都有道理。只是论者往往根据自己的好恶,只抓一点不及其余。

单田芳白眉大侠三侠五义顺序(单田芳白眉大侠人物谈)(1)

对于房书安这个人就我个人而言,感觉他有些人格分裂。房书安初出场的时候,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脚色。房书安在绿林中的地位低下,不得不经常用吹牛的方式来自抬身价,结果因此丢掉了鼻子,在绿林之中传为笑柄。这件事对房书安的触动肯定是巨大的。按照常人的思维,经此巨变之后,房书安要么寻找机会报仇,要么忍气吞声。但是房书安却走了一条出人意外的路。那就是假戏真做,拜徐良为干老,逐步地投靠开封府。

刚开始的时候,房书安见到徐良,高呼徐良‘干老’,也许是真的被徐良吓破了胆,只是为了自保的一种手段;但是到了后来,房书安开始有意识地暗助官府,争取有朝一日能够漂白,在《七杰小五义》中,帮助开封府捉拿住白菊花即是显例。只可惜,这次立功并没有获得官府的认同,这个功劳只怕也被徐良掠去了。

但是房书安最后还是漂白成功了,脱离了绿林道,这是因为他在开封府平定阎王寨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杀死了阎王寨的大帅金镖侠林玉,放官军进寨。应该说,这次行动是房书安孤注一掷的豪赌,若不能凭此进入官府,从此之后在绿林中再也无法立足,甚至成为绿林公敌。好在这次徐良对其有了承诺,答应向朝廷举荐他。至此,房书安终于看到了脱离绿林的一线曙光。然而好事多磨,就在房书安满心欢喜的时候,徐良却出了事,因为涉嫌刺王杀驾,被缉拿入狱。

在徐良被审讯的时候,房书安与小七杰、小五义等人的表现可有着极大的不同。房书安的表现显得过于激烈,他一再地鼓动艾虎、刘世杰去公堂。难道艾虎对结拜三哥的感情会比房书安差吗?难道艾虎不关心徐良吗?自然不是。这是因为艾虎、刘世杰等人,虽然觉得徐良被屈含冤,感到很生气,但是这些人之所以没有做出过激的举动,是因为他们知道,徐良有案发时不在场的证据,而且有包大人从中斡旋,徐良的冤屈早晚会得到昭雪。

而房书安的表现,一方面是绿林匪气的流露,另一方面则更加重要,因为如果徐良一旦出了意外,那么他房书安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乌有。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因为悬心不下自己的前程,房书安反应激烈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过一番波折,房书安终于得偿所愿了,被封为五品带刀校尉。至此,房书安可以转回身,心安理得的称呼以往的同道为“贼”了。房书安虽然脱离了绿林,扒掉了贼皮,摇身一变成了官身,对以往的同道颇有优越感。但是他在开封府的地位还是很低下的,不但徐良对其经常责骂,就是艾虎也骂他是“臭要饭的”。可见房书安并没有真正地融入开封。这样一来,房书安就变得很尴尬,他是否后悔过不好说,只是房书安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因为在他漂白的过程中对绿林道是有很大伤害的,就连自己结拜兄弟王典,他也是毫不手软的帮助官府予以铲除,由此可见其心,确实够辣。

所以,房书安就算后悔也不可能重返绿林了。他不得不打起精神,抛开人格自尊,用他的‘幽默风趣’,奉迎着诸多年纪比他小得多的“叔叔”、“大爷”乃至“爷爷”们(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这样的行为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派宗主昆仑僧被捉拿后,房书安对昆仑僧的折磨近乎变态,也许是平时压抑心情的宣泄吧。

另外,房书安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这样卑躬屈膝的,他对冯渊的态度就很有意思。按说冯渊是北侠的弟子,房书安自然也要叫上一声好听的才是,可房书安偏偏一口一个‘臭豆腐’地叫着,这恐怕是因为冯渊在开封府的地位不高才这样的,由此对房书安的为人可见一斑了。

房书安自从进入开封府之后,采取了一个紧跟的策略,就是紧跟徐良,徐良说东他绝不说西,一切以徐良马首是瞻,殚精竭虑地为徐良出谋划策。因为房书安深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他在开封府的一切并不是皇帝给的,也不是包大人给的,完全是靠徐良这个“干老”得到的,如果有一天徐良翻了脸,房书安将一无所有。因此不管徐良如何对其责骂,房书安都逆来顺受的忍下了。最后,徐良辞官房书安也立即跟着辞官,随同徐良一同退隐就是这个道理。在房书安辞官的时候,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包大人还是那个包大人,但是徐良离去之后,房书安已经不可能留在开封府了。

在我眼中,房书安是个悲剧人物,但是这个悲剧却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一个没有人格自尊的人,本是就是一个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