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给孩子讲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让孩子了解我们爸爸妈妈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无私的付出,加深跟孩子之间的情感…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他和孔子的思想被后人并称为“孔孟之道”,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孟子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与众不同,能成为圣贤的。和普通孩子一样,他小时候也特别贪玩,喜欢偷懒。多亏母亲的引导和教育,才有了后来的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他们家住在坟地附近。坟地里每天都有人来上坟、祭奠,于是孟子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偷偷观察这些人的举动,等他们走后,就跑到那家的坟头前把刚才看到的场景再演一遍;什么摆供品啊、上香啊、磕头啊、哭号啊等等,一样也不落下。日子长了,孟母觉得再这样下去孟子一定就毁了,于是决心搬家。

这次,孟母看中了一个人多、热闹的地方。可这个新家离市场很近,孟子这回又跟小朋友们模仿起做买卖来,这个问:“你这卖多少钱?”那个回答:“二十枚钱。”然后这个再说:“二十枚我不要,十五枚你卖不卖?”……孟母看到孟子整天忙着讨价还价,长大了不会有出息的,于是决定再次搬家。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孟母三迁的故事你知道吗)(1)

一所私塾旁边。私塾就是古代人的学校,里面有个教书先生教孩子们学问。搬到新家后,孟子每天都去听这位先生讲课。据说,孟子起初读书也不太用心,孟母就走到纺车前,拿起了纺车上的一个叫“机杼”的关键部件对孟子说:“如果你再不专心学习,我就拿刀把这机杼斩断。”孟母的意思是说,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是没有希望的;如果孟子的前途没有指望了,那整个家也就没了指望,那还辛苦纺线有什么意义?不如现在一家人就不过了!孟子看到这一幕,赶忙答应母亲一定好好学习。从此以后,他果然认真读起书来。

“孟母三迁”这条成语就由此而来。这个故事说明了母亲为了孩子成才,甘愿不断改变生活环境,其中体现着母亲的伟大和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