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悦读计划是什么机构(结论与摘要有什么不同)(1)

READING

摘 要

摘要是全文的一个简介,一般要求用高度简洁的语言归纳全文的五个要素:对研究主题进行陈述;指出研究目的是什么,简述使用的研究方法,声明主要研究结果与发现,概述研究结论。

摘要写作要点:

(1)研究目的:准确描述该研究的目的,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

(2)研究方法: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 结论是如何得到的。

(3)结果和结论:简要列出该研究的主要结果,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和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摘要写作要突出新贡献,用精辟语句使新结果出现在摘要的突出位置。

摘要写作方法: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一次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要有摘要与论文分离单独出版的写作思想。即不阅读文献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因此,摘要是一种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摘要写作时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可用第一、二人称。作为一种可阅读和检索的独立使用的文体,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称而不能用其他人称来写。有的摘要出现了“我们”“作者”作为摘要陈述的主语,一般讲,这会减弱摘要表述的客观性,有时也会出现逻辑上讲不通。

写作摘要时,应排除在本学科领域方面已成为常识的或科普知识的内容。避免与标题和引言在用词上明显重复,不得简单地重复论文篇名中已经表述过的信息,不要对题名等进行注解。客观如实地反映原文的内容,着重反映论文的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不作自我评价。要求摘要结构严谨、语义确切、表述简明、一般不分段落;切忌发空洞的评语,不作模棱两可的结论。要采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缩略语、略语、代号、法定计量单位、简化字和标点符号。摘要长度要在投稿杂志要求的范围内。

READING

结 论

结论则是全文的一个总结。结论是论文中继摘要、引言之后, 从前瞻的角度第3次重申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的价值。其内容包括:

(1)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 指出这些发现或结果的重要内涵, 对结果的潜在意义提出可能的说明;

(2)本研究工作与前人工作的比较, 作者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

(3)研究的不足之处、遗留问题、建议或展望等

当然, 并不是所有的结论都要具备上述内容, 其中, (2)和(3)的内容不是必需的, 作者在写作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但第(1)项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只有上述第(1)项这类篇幅较短的文章, 如果结论在摘要和引言中已经明确给出, 则在整篇文章的最后可以不需要重复出现。在此强调的是, 结论在文章最后可省略不等于整篇文章没有结论或不写结论。

结论应该准确, 简洁。科技论文应该在准确表述文意的前提下给出相应的结论。有的研究工作仅是从某一个角度出发, 通过实例论证, 分析得到了某个结论;但作者在结论中却忽视交代其研究工作的前提、条件或假设, 以致出现了“以点概面”的论断。可见, 限定条件要明确给出。有的文章结论内涵小于或大于论文的主题范围, 使结论不确切;有的文章观点含混不清,结论不明确, 甚至没有结论, 整篇文章缺乏逻辑性等。以上情况都降低了文章的理论性和完整性。结论中不要出现“大概”“可能”等词, 不要用“抛砖引玉”之类的客套话, 也不宜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 外) 空白”等自我评价的语句。这些说法都是不严谨的。结论中一般不再出现图表, 主要是文字表达, 可以引用文章中得出的一些关键数据, 但不宜过多, 旨在发现内涵和对研究内容的理论提升。如有可能, 作者通过与先前已发表过的( 包括作者自己和他人) 研究结果的比较, 尤其是与权威结果的异同, 重点指出本研究工作与他人相比有哪些进展和特色, 这体现了论文工作的创新性, 是一篇科技论文的精华所在。不肯定或没有充分依据的内容不能作为结论主体。如有必要, 只能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或需要开展研究展望的语句来表述。在许多国际刊物的审稿评审表中都明确提出“结论是否有正文充分的论据支持?”这一项。因此, 结论部分的每一句话都要有依有据。作者可根据写作意图, 简洁地列出主要的几条即可, 琐碎的则不必列出。文尾结论应避免与引言或摘要雷同。结论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准确、简洁地揭示其原理及其普遍性, 应比研究结果再推进一步。结论一般与引言相呼应, 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 在结论中应有解答。笔者在编辑工作中发现, 有的文章研究工作做得不错, 得到了有价值的结果, 但作者在撰写结论时只是将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结果简单重复一遍, 几乎与摘要或引言一致, 缺乏从专业角度提升研究结果的真正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作者对结论的认识还不到位、不清楚如何撰写结论而造成的。由于在摘要、引言和结论3部分都不可避免地要提及文章的主要内容, 因此, 应避免三者的简单重复, 应采用合理的逻辑结构。如果在文尾不安排专门的结论, 那么在摘要和引言的最后就要对全文做出明确的结论。例如, 《Nature》发表的论文要求在全文第1段对研究工作的背景和原理作简短介绍之后, 用“Here we show”或类似语句引出文章的主要结论, 让读者清晰地知道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如果在文尾安排有专门的结论部分,则注意在引言最后的叙述中一定是对论文内容、工作或结构的简单介绍, 而不是在此给出文章的主要结论,这种结构安排在较长篇幅的论文中比较常见。而文尾无结论的结构安排一般是针对短文、快报或篇幅要求短小的刊物而言, 显得更为直接。随着现代刊物对载文信息量要求的日益提高, 后一类型的结构会使用较多。当然, 在这类结构的论文中, 若在文尾加上一个短句的回顾性总结, 会更加符合多数读者的阅读习惯。

摘要用于吸引更多的读者,是给没有看全文的人看的,因此摘要要求简短(一般不到一页)、通俗易懂,没有难以理解的行话。结论是给同行看的,主要是让已阅读全文的读者记住一些要点,依据重要性可以有一页以上的篇幅,可以包含深奥的专业术语。

本文参考文献:

[1]王晓华,闫其涛,程智强,等.科技论文中文摘要写作要点分析[J].编辑学报,2010,22(S1):53-55.

[2]王平.科技论文结论的内涵与表述形式[J].编辑学报,2006(3):181-182.

[3]“学位与写作”微信公众号.

编辑整理:郭晓炜

审核:常 琛

End

往期精彩

谢和平,吴立新,郑德志:2025年中国能源消费及煤炭需求预测钱鸣高,许家林:煤炭开采与岩层运动袁亮:煤及共伴生资源精准开采科学问题与对策康红普,王国法,姜鹏飞,等:煤矿千米深井围岩控制及智能开采技术构想谢和平: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进展康红普,尹丙鼎,高富强,等:中国煤矿井下地应力数据库及地应力分布规律

联系我们

联系人:郭晓炜

电话:010-87986411-811

邮箱:guoxiaowei@chinacs.org.cn

网址:www.mtxb.com.cn

版权声明:

本平台刊登的《煤炭学报》所有稿件均按照国家版权局有关规定支付了相应稿酬,《煤炭学报》享有稿件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所使用的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煤炭学报,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