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六月,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的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种形状如羊的面食,然后由外公、外婆,或者舅舅、舅妈送给外甥享用,希望孩子由此学会感恩,谓之"六月送羊"。

每年初夏麦收刚过,出嫁的姑娘便会带着新麦面蒸的馒头回娘家瞧娘,当地有句俗语,叫"割罢麦,打罢场,谁家的闺女不瞧娘。瞧娘不全为瞧娘,为着跟娘去要羊"。所谓"跟娘去要羊",就是带着孩子回娘家,让娘家人送"羊"给孩子。

这一习俗在当地已经流传了上千年,就如同春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盛行。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送礼送羊有什么寓意吗(这个地方为何要给外甥送)(1)

面羊

关于"送羊"这一民间风俗的形成,在当地大多数人认为送羊这一风俗是来自"羊羔跪乳"的故事。从前,这里有一个老妇人,丈夫死得早,她辛辛苦苦将儿子拉扯大,爱若掌上明珠。这孩子自小任性使气,不服管教,直到十六岁,还是顽劣异常,无法无天。家里人为这事好生着急。

妇女的哥哥是个牧羊人,为了教育外甥,他便常常带着外甥观看羊羔吃奶。那个孩子发现小羊吃奶时常常跪在地上,便问舅舅原因。牧羊人于是告诉男孩,那是小羊在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从此,男孩痛改前非,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孝子。舅舅颇为感动,就送给他一只羊。村里人知道这件事后,传为美谈,并纷纷效仿,自此,便有了舅舅给外甥送羊的习俗。送羊,过去送真羊,后来改送面羊,寓意让外甥时刻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

送礼送羊有什么寓意吗(这个地方为何要给外甥送)(2)

捏面羊

在邯郸市成安县的乡村,一进农历六月,家里有外甥的村民便开始蒸"羊"送"羊"了。一般情况下,有几个外甥就送几对面"羊",每对"羊"都由一个大羊和一个小羊组成。除了面羊,还有一些用面蒸的小"耍物",有动物,有蔬菜,如青蛙、茄子、兔子、蝴蝶、蛇等。需要注意的是,耍物得一对一对的,每样一定要是双数,不能只蒸一只。 送羊一般是在农历六月初一到初十之间,最迟不能超过六月。送羊要送好多年,姥姥去世后由舅舅、舅妈送,直到外甥结婚或舅舅、舅母去世,俗语有"妗不老,羊不倒"之说

吃"羊"前,要先用红绳将"面羊"拴起来,意思是怕羊跑了。吃"羊"的人,必须是外甥家的直系亲属。吃完"羊"后,再把红绳戴在外甥脖子上,祈求一生平安。

"送羊"传承的是一种孝敬老人的美德,教育意义深刻。另一方面,女儿出嫁后,父母一般很少有机会去女儿家走亲戚。有了"五月瞧娘""六月送羊"这一来一往,加深了女儿一家和娘家人之间的感情。所以,当地群众至今都非常喜欢这一习俗,即使年轻人也普遍愿意接受。

送礼送羊有什么寓意吗(这个地方为何要给外甥送)(3)

蛋糕羊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送羊"的习俗也开始花样翻新。以前制作的"面羊",个头大,样子憨,一个重达10余公斤。现今人们的生活好了,不再注重面羊的重量,但开始加入新元素:味道更加可口,色彩与外观也更加丰富,如新型的"糖羊""面包羊""蛋糕羊"等,就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