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威武,将军威武……”

2019年的热播剧《大明风华》再次掀起明史热潮,让现代人感受到五龙同朝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赔款的大明盛世。

细数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最让人佩服与振奋的除了秦汉,也就属明朝了。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1)

在朱元璋的带领下,推翻了近百年的蒙元王朝,恢复汉制,开创洪武之治。

而这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传奇人物,如今网上经常有游戏“开局一只碗,大明全靠捡”的宣传噱头。

不过,历史上朱元璋也确实从落魄中崛起,自红巾起义历时17年击败蒙元建立大明王朝。

人们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朱元璋起义时与兄弟们同生共死,打下天下后却因为疑心病对兄弟们疑神疑鬼,除了徐达、汤和,其他开国功臣都没有善终。

虽然朱元璋疑心甚重,但却与马皇后生了一个宽厚仁慈的朱标。

朱元璋26个儿子,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演出一部宫廷剧,但其中最出彩的就是朱标和朱棣,一位深受朱元璋喜爱与信任,一位让朱元璋十分无奈。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2)

一、想杀我,那就看看你还要不要面皮

1355年,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出生,但此时朱元璋远在集庆打仗,古代结婚年龄平均15岁,27岁的朱元璋可以说是老来得子,因此对朱标特别喜爱。

朱元璋特别重视对朱标的教育,让朱标饱读儒家经典,还请来了当时的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给朱标上课,由此使朱标养成了随和宽厚的性格。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立朱标为太子,还给朱标配备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胜等豪华班底。

朱标在22岁时接过了朱元璋手里的政务,开始了长达15年的监国理政,而朱元璋对朱标也十分信任,曾有这样的传言,有大臣禀告给朱元璋:“陛下,太子朱标造反了”。

朱元璋却并不恼怒,反而回到:“那么从今天起,这天下就是他的了”足以见得,朱元璋对朱标有多么喜爱和信任。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3)

朱标虽然生在帝王家,但与兄弟们相亲相爱,待朱棣等人相继就藩后,朱元璋几次三番想要褫夺他们,但朱标不让,即便朱标已经可以决定兄弟们的生死,但还是顾及手足之情。

可惜世事难料,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1392年朱标在南京病逝。

再看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这位皇子让朱元璋很是无奈。朱棣自出生到7岁,才有了自己的名字。

即便是因为朱元璋打仗繁忙顾不上,但更多是偏爱于朱标,忽视了自己其他儿子。

这让朱棣从小就很重视“嫡亲”血缘关系,对外一直宣称自己是马皇后的嫡子,虽然野史说马皇后终生不育,但马皇后对待朱元璋的儿子始终视为己出,这也让朱棣在后来起兵篡位的时候更加理直气壮。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4)

从小到大的表现让朱元璋晚年视朱棣为刺头,而且多年的了解让疑心重的朱元璋对朱棣等藩王不放心,一直派人监视他们,本打算一除后患,为皇孙朱允炆扫除障碍,但没想到朱棣的无赖让他不得不放弃。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收到监视朱棣的锦衣卫密信,朝鲜使团送金银和马匹给朱棣,朱元璋本就对驻扎北平的朱棣心有疑虑,现在又有外族送宝马,这让本就对外族心存仇视的朱元璋更加愤怒,认为朱棣想招兵买马,甚至认为朱棣有借助外族手段篡夺皇位的打算。

但其实是,朝鲜借路路过,聊表心意不想被为难,但没想到朱元璋会想歪,事已至此,朱棣已经黄泥掉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5)

朱元璋传令锦衣卫带朱棣进京,朱棣怕去了回不来,但他又不敢擅自逃离北平,朱棣心急如焚,在收拾衣物时只能破釜沉舟,用廖永忠接小明王的事威胁朱元璋。

话说,当年朱元璋起义就是靠打着小明王韩林儿的名号使得自己名正言顺,也正是小明王封朱元璋为吴国公,朱元璋才能不断招兵买马,最后打下天下。

朱元璋在平定天下后,派廖永忠去接韩林儿到应天府,因为自己是臣子,拥护韩林儿为皇才是名正言顺,但中途韩林儿路经瓜州船只漏水,溺死江上。

由此,没有了名义上的“顶头上司”,朱元璋在其他将领拥护下顺理成章坐上了皇位。

朱棣借此事威胁朱元璋,如果杀他就将此事公布于众,让朱元璋颜面扫地。朱元璋晚年爱惜羽毛,不得不揭过此事,怒骂朱棣比自己还无赖。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6)

不过,这件事也让朱元璋对朱棣更加心存不满。尤其是朱标病死,朱元璋为了大明基业,需要重新选继承人。

爱屋及乌,朱元璋在朱标死后将感情都投入到了孙子身上,由此立皇太孙朱允炆为继承人以告慰朱标,满足念想。

其实,立朱允炆还有个原因,朱元璋作为草根皇帝,并不想让自己儿子因为皇位互相征伐,也不利于明朝统治,由此在文官集团的支持下,朱允炆被选为继承人。

朱允炆被立为皇孙时,担心藩王拥兵自重,便向朱元璋建议:

“胡虏不安定,让诸王不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

朱元璋很是赞同。朱元璋本想帮助孙子削藩,但还没开始着手,1398年,就病逝了。

随机朱允炆即位,开始了迷之操作,可能朱元璋也没有想到,有文官集团的支持,朱允炆还是压不住藩王,使得朱棣的一遇风云便化龙,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帷幕。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7)

二、你敢削你叔,我就造你反

朱棣被封为燕王后,就藩北平,圈地自娱。生在帝王家,若说没有当皇帝的野心是不可能的,但朱标在位时,对朱棣很好而且在兄弟中很有威信,如果朱标没有早逝,朱棣可能会当个闲散王爷。

但朱标死后,儿子朱允炆上台,这让身为叔叔的朱棣心有不服,“兄终弟及”怎么也轮不到自己侄子站在自己头上,而且自己在北平手握兵权迟早会被朱允炆视为眼中钉,早晚被逼造反,还不如养精蓄锐,这皇帝自己来当。

1398年8月,朱允炆流放周王朱橚,拉开了削藩大局,朱允炆的削藩操作讲究一个“快刀斩乱麻”,直接好几个好几个的削,也不怕引起藩王的反弹,就直接下令、派兵、削藩,不听话的抓起来,一系列操作还真就将半数藩王削掉。

但是,朱棣因为早有造反的准备,因此先反应了过来。但也没想到朱允炆的操作这么快,可以堪称二十年手速巅峰,操作让人防不胜防。朱棣此时兵力还不足以对抗,因此装疯卖傻打算躲过“削藩第一批次”。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8)

但是,没想到自己给朱允炆安插卧底,自己这边朱允炆的细作也多,一不留神就被出卖。

没有办法,朱棣只能领着亲军清除朱允炆的手下北平都指挥使谢贵,待完全掌控了北平后,以“清君侧”的名义就地造反。

朱允炆一看“呀嘿,叔叔你竟然造反,那就别怪侄子了”。便派出60多岁的老将耿炳文去攻打北平。

临行前,朱允炆交代:“你这30万大军足以拿下我叔叔,但要记得留活口”,可以说作为帝王,这样的行为可以评价为“在世活佛”,毕竟历代帝王家的教育是“斩草除根”。

耿炳文带军到达石家庄正定后,结果出师不顺,先锋队被朱棣的军队偷袭全军覆没,气的耿炳文带兵与朱棣在正定大战,结果输了。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9)

期间朱棣甚至亲自跑到两军交战的阵地前观察战事,嘲讽耿炳文,但耿炳文以为朱棣敢以身犯险有诈,一时间竟然不敢出兵,错过了大好机会。

朱允炆知道此事后撤了耿炳文,以为耿炳文有“放水”的嫌疑,因此换上了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但朱棣压根不把李景隆放在眼里,甚至嘲笑他为当代赵括。

但朱棣还是稳了一手,毕竟李景隆有五十万大军,自己的兵力远远不够,于是便偷偷去了宁王朱权家借兵,并允诺“打完了之后你的人马如数奉还,大明天下五五分账”。

朱权痛快答应,然后朱棣带走了朱权手下的8万蒙古骑兵,李景隆此时还在河间想要消耗粮草,不战而屈人之兵,但过了一段时间,李景隆见朱棣丝毫没有露面,以为朱棣畏战龟缩,便窃窃自喜再继续围困。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10)

但过了两个月有余,朱棣还是没消息,李景隆坐不住了,以为朱棣偷偷跑了,便下令开始攻城,结果发现守城的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炽,这下李景隆发现不妙,这在城下躺了两三个月,结果正主跑了,这回去还不得被砍头,只能下令猛攻。

结果朱高炽是打不死的小强,硬是顶住了一波波进攻。

没几天,朱棣带着骑兵回来了,李景隆见朱棣回来了,便带兵冲锋几个回合,没想到没有打过,只能退据山东德州。

跑到山东后,李景隆越想越气,于是第二年约上郭英、吴杰一起,带领六十万大军到白沟河与朱棣决战,结果又输了,李景隆就又跑了,“明代赵括”果然名不虚传。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11)

自此,朱棣连克数城,逐渐势起。1401年,朱棣安插在朱允炆身边的卧底传来消息:“南京空虚”。

于是,朱棣率领大军南下直奔扬州,吓得朱允炆十分慌张,哪还有君王做派。

见到顶头上司都慌了,江防都督陈瑄倒戈,朱棣的“老对手”李景隆也干脆开门投降,惊的朱允炆只得弃城逃跑,消失的无影无踪。

朱棣进入南京后,文武百官都投降朱棣,但有个叫方孝孺大臣的反对朱棣,结果就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

朱棣登基后,改了年后建文为洪武,第二年又改为永乐。

但朱棣上台后,不仅没有兑现给朱权的承诺,还也开始了削藩操作,让其他藩王怒骂无耻,但此时的朱棣已掌控天下,对这些胜券在握,而且也没放多少精力在这上面,因为他开始了“大明基建”。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12)

三、我为永乐,我要冲出亚洲

朱棣登基后开创了“永乐盛世”,后人都称他为“永乐大帝”,这不仅仅是因为朱棣的文治,朱棣迁都北京,改革官制,疏浚大运河,修成天下第一奇书《永乐大典》。

这部书囊括八千余种古书籍,内容之丰富,篇幅之巨大,包罗万象,但让人扼腕叹息的是这部巨著至今仅保留了一部分,大部分遗失。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13)

1405年,朱棣还派郑和远航,郑和下西洋让大明冲出了亚洲。除此之外,朱棣南下北征,五次亲征蒙古,打到斡难河边界,创下历史。

1406年7月,朱棣派遣朱能南下征战越南,将越南纳入大明版图,并设立布政使司管辖。

南下成功后,1409年朱棣开始北征,先是派人出使鞑靼,本来约定“互不侵犯”,但鞑靼不识抬举,把使臣杀了,气的朱棣派出淇国公丘福北征鞑靼,但丘福轻敌冒进在胪朐河全军覆没。

这让朱棣更加怒不可遏,在1410年2月带着五十万大军亲征鞑靼,仅三个月就收服了阿鲁台。

但鞑靼老实了,瓦剌又开始跳脚,朱棣又于1414年亲征瓦剌,用“神机铳炮”把瓦剌打服。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14)

但瓦剌这边刚被收拾完,鞑靼又不老实了,鞑靼反复毁约,和“平头哥一样”见明朝就打,1422年朱棣启程再次亲征鞑靼,一来二去阿鲁台被朱棣锤了四次,朱棣在追击阿鲁台很自豪的说:“五百年来打到此处的也只有我了”,确实打到斡难河的也只有朱棣了。

但是,最后一次还是让阿鲁台在蒙古的哈剌哈河跑掉了。

在1424年,朱棣亲征鞑靼完毕,在回京途中病逝于榆木川。至此,明仁宗朱高炽,这位只在位8个月的皇帝即位。

虽然朱高炽在位很短,但自朱棣连年征战,大明国力未降反增,一方面是明朝打的外族抬不起头,另一方面靠的就是朱高炽监国期间的文治保障了大明的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朱高炽在“永乐盛世”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朱元璋最后想杀朱棣吗(朱元璋准备杀朱棣)(15)

四、结语

“惟皇考靖难之绩,实配皇祖开创之功。”

这是朱高炽对他爹朱棣的评价。朱棣虽然发动了靖难之役,制造了血腥大案,从侄子手中夺取了大明江山,但朱棣的功绩有目共睹,

任何一位帝王在历史上干成一件载入史册的大事都足以立碑,而朱棣在位期间的郑和下西洋,修著《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等,这些功绩都足以说明朱棣是一流且杰出的封建帝王。

正如“大明江山永在,日月山河永在”,朱棣为了汉族基业下足了功夫,明朝也被称为最有骨气的王朝,如若朱棣没有病逝在榆木川,可能明朝的版图还会再次扩大。

是非功过有青史,善恶斤两问阎王,朱棣不是完美的,但他的霸气与功绩也足以让后人深深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