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文学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而《边城》,成为了沈从文最著名的一篇作品。《边城》中,翠翠和爷爷真挚的感情,感动着无数的人;翠翠曲折的命运,也让许多读者揪心不已。在书中,主人公的命运曲折;在现实中,沈从文的经历也非常崎岖。

曾经,沈从文没有顾及到妻子的感受,将自己一段八年的婚外情,写成了小说。然而,作品发布之后,沈从文的命运却出现了很大的转变,曾一度陷入到绝望的境地之中。

沈从文年轻时的感情(沈从文无视妻子感受)(1)

一、沈从文的早期经历

1902年,沈从文出生在湖南省的凤凰县。对于这个养育了他的故乡,沈从文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沈从文将他对故乡的深情,都尽数在他创作的作品中表达了出来。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的凤凰城,是一个淳朴美丽令人向往的地方。

然而,沈从文的一生中,能够停留在湘西的时间,却是非常短暂的。十六岁时,沈从文离开了湘西,参加军队。少年时期的离家参军生活,是非常艰苦的。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段艰苦的经历,让沈从文更加热爱他的故乡。

沈从文年轻时的感情(沈从文无视妻子感受)(2)

内心中有着细腻情感的沈从文,并不适合当一个军人。1922年,二十岁的沈从文决定离开军队,来到北京求学。经历了五四运动之后,北大成为了许多学子们向往的高校。沈从文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够进入北大学习。

但是,参军之前的沈从文,只接受过小学教育。因此,他只能以一个旁听生的身份,在北大旁听。但是,只身在北京求学,所承受的生活压力也是非常大的。为了获取经济来源,沈从文开始给杂志报刊投稿,以获取稿费。

沈从文年轻时的感情(沈从文无视妻子感受)(3)

新文化运动之后,北京、上海等地都创办了许多的文学杂志和报刊。这些报刊都是盈利性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给报刊投稿,稿件一经征用,作者就能获得一定的稿费酬劳。

沈从文通过写稿,让自己完成了学业,也让自己在文坛打响了名号。一些读者读过沈从文的小说之后,就经常给他写信。在这个过程中,沈从文得到了胡适的青睐和提拔。而且,正是因为胡适,沈从文才认识了张兆和。

沈从文年轻时的感情(沈从文无视妻子感受)(4)

二、妻子张兆和

1930年的一天,沈从文因为一些公事,来到了胡适的办公室。非常巧妙的是,张兆和也在同一个时间来到了胡适的办公室。当时,二十八岁的沈从文,是学校的老师。而二十岁的张兆和,则还只是一名学生。

张兆和的父亲张吉友,是一位非常富裕的商人。张兆和将自己的许多钱财,都投资到了教育事业中。因为父亲的关系,再加上自身有着秀美的长相,张兆和在学校中,也有着较大的名气。

沈从文年轻时的感情(沈从文无视妻子感受)(5)

看到沈从文和张兆和一起出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作为主人的胡适,很高兴地为两人引荐。见到张兆和的第一眼,沈从文就对她一见钟情了。胡适大夸沈从文:“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沈从文,是不可多得的创作天才。在他身上,我可是看到了中国小说的希望啊!”

但是,听到这话的张兆和,只是礼貌地笑了笑,并没有因为胡适的夸奖,而对沈从文感兴趣。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意,产生得非常突然而猛烈。张兆和平淡的态度,让沈从文产生了非常短暂的沮丧,但也激起了沈从文内心中的倔强。

沈从文年轻时的感情(沈从文无视妻子感受)(6)

虽然两人是师生的关系,但是,沈从文认为:这并不能阻挡自己对张兆和的爱意。他运用自己优秀的文笔,将内心中细腻的情感转变成为一封封饱含爱意的情书。沈从文对张兆和的爱,一发不可收拾。

起初,张兆和收到沈从文的情书之后,心情毫无波澜,不为所动。张兆和以为,只要自己不回应,感受到自己态度的沈从文,就不会再写情书了。但是,张兆和低估了沈从文的坚持和倔强。不管张兆和的态度如何,沈从文每一天都给张兆和寄情书。

沈从文年轻时的感情(沈从文无视妻子感受)(7)

从结果上看,沈从文的坚持是有用的。1931年6月,张兆和终于被沈从文的情书打动了。从此,两人开始了甜蜜的恋爱关系。1933年9月,沈从文和张兆和举办了一场很盛大的结婚典礼,结为夫妻共同生活。

沈从文,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文人,他热衷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细腻情感,热衷于文学创作。起初,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确是度过了一段非常幸福满意的婚姻生活。但是,不久之后,因为观点的不同,两人就断断续续地爆发争吵产生矛盾。

沈从文年轻时的感情(沈从文无视妻子感受)(8)

三、沈从文与高青子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相遇,缘于在胡适办公室的一场偶遇。巧合的是,沈从文与高青子的第一次见面,也是因为一次偶然的遇见。沈从文出名之后,就结交到了许多的朋友,其中就包括熊希龄,而高青子则是熊希龄的家庭教师。

有一天,沈从文到熊希龄家中拜访。当天,高青子也来到熊希龄的家中授课。在上课的过程中,熊希龄接到一个紧急的电话之后,就急急忙忙地出去了。因此,当沈从文来到熊希龄的家中时,还没有离开的高青子,就主动招呼起了沈从文

沈从文年轻时的感情(沈从文无视妻子感受)(9)

此前,高青子就读过很多沈从文创作的小说。因此,在两人的交谈中,高青子表达出了对沈从文的崇拜和仰慕之情。这一次的相遇之后,沈从文和高青子就经常写信交流。后来,全面抗战爆发,沈从文和高青子,都来到了云南。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沈从文背着妻子张兆和,开始了与高青子的婚外情。后来,沈从文还将这段长达八年之久的婚外情,写进了小说《看虹录》中。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沈从文或许只是想要将自己的灵感写下来。

沈从文年轻时的感情(沈从文无视妻子感受)(10)

四、总结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这本小说改变了他的人生。1948年,郭沫若在文章中称:称沈从文是“桃红色”作者。一下子,沈从文遭受到了许多文化界人士猛烈的批判。除了遭到抵制和批评之后,沈从文还需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

1949年初,承受不住重压的沈从文做出了自杀的行为。幸好,因为抢救及时,沈从文成功地活了下来。但是他的文学创作之路,也从此终结了。对于文坛来说,沈从文的离去是一个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