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其实就是印刷术的前身,印章的使用,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

印刷术后来的发展,是随着纸张的出现而出现的,在汉朝时期,竹简,书简流行的时候,想要在上边写字,刻字为主,木炭书写为辅助。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简史)(1)

后来,随着造纸术的发展,纸张的普及,印刷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

唐朝时期随着科举的产生,民间对于书籍有了更大的需求,因为,如何快速地把书写出来,发到全国各地,就是一个问题。

这时,开始有了雕版印刷,现在还有最古老的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存世。是在敦煌出土的,可惜后来被弄到了英国,现在在大英博物馆。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简史)(2)


雕版印刷后来一直存世在用,直到现在,现在民间很多祭祀烧纸的纸钱,还是用自制木头印板进行印呢。

活字印刷就是宋朝,毕升发明的。可惜的是,活字印刷在中国并没有传开。中国还是用雕版的比较多。

活字印刷术就是我们中国传大的四大发明之一。

在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对于活字印刷的方法有非常明确的记录。可惜的是,终宋一朝,活字印刷却并没有真正地用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用木刻活字,或用胶泥活字,并不结实,用几次就不能再用了,需要重新刻。费时费力,而铅,铁做活字呢当时还受限于冶炼技术,没有发展起来。

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原因,那就是毕昇的后人,因为仗着印刷的技艺。竟然印假钞。我们知道,宋朝时期,中国人开始最早使用类似的纸币,即交子。他们竟然印假的交子(或者做假的银票)以此来谋利。结果后来被官府查实,直接给灭族了。所以,终宋一朝,也没有人再敢用活字印刷了。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简史)(3)


过了元朝,到了明朝。科举制度最终成型,而这时小说同时也在民间兴起。这时出现了大量的出版社,印刷大量的书籍销售。这时候,大家又开始琢磨有什么是够好的方法进行印刷了。于是,活字印刷再一次又被大家开始重视,但考虑到以上所说的技术原因,还是没有大规模普及。当时印刷,主要用的还是固定的刻板。当然,活字印刷也开始渐渐地多了起来。

现在经过考证,

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问会元》、《四友斋丛说》、《晏子春秋》、《小字录》、《栾城集》等。

明代铜活字本包括《宋诸臣奏议》、《渭南文集》、《石湖居士集》、《曹子建集》、《蔡中郎文集》、《吴中水利通志》、《唐人集》、《玉台新咏》等。

汉字和英文不一样,他做活字印刷需要做出来的字太多,检索费力,这也限制了活字印刷的使用。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简史)(4)

到了清代,活字印刷得就比较多了,比如1725年,内府制造25万枚铜活字,排印64套《古今图书集成》,共32万余卷。

真正活字印刷全面普及开来还是在清后期,这时随着报纸业的发展,活字印刷也成为了主流的印刷方式。报纸要求的是时效性,刻版所需的时间太长,显示不能适应时效的需求,于是活字印刷就真正的开始兴起了。

活字印刷包括活字打字机,中国一直用到2000年前后,这才被新式的打印机取代。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中国古代印刷术发展简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