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老师说:读书记不住没关系,但是就像吃饭一样,营养被我们吸收了。我们很多时候好读书不求甚解,并不需要记住那些精彩段落,只需要去读,慢慢的就成为了我们的养分。

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如果只看书不思考、不运用,基本等于白看,最多是满足一下自己在努力学习的踏实感而己,始终还是没有跳出“低效勤奋”这个怪圈。

阅读不能让我们成长,只有思考和行动才能改变我们,才能发挥一本书最大的价值。

李笑来老师、周岭、罗胖等大咖,就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他们真正实现了将知识转变为了财富,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引领了时代。

不以使用为目的的读书都是打酱油,一个优秀的人会把别人的好习惯转化为自己的,我们即使现在不能将知识转变为了财富,至少可以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像我一年读百余本书,但是很多都忘了,只有学以致用的至今仍记忆深刻,比如读了《认知觉醒》开始早冥读写跑,读了《掌控习惯》开始目标可视化,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学以致用最直接的操作就是既学既用,也就是当你从书里面看到一个新知识后,马上就去联想这个知识可以如何使用,去改变我的思想或行为,如果有条件的话,就马上去做。

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自己对读书是如何学以致用的。

一、掌握全局框架,做到心中有数。

1、先阅读简介、序言和目录

每一本书的简介是对整本书的高度概括,序言和目录是框架介绍,这些直观地告诉我们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可以解决我们哪些问题等等。

2、价值判断

序言呈现的是作者写作的思路,目录则是章节的划分,有助于我们判断这本书能否满足我们的需求,解决我们的问题。

3、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在读一本书之前可以看看目录和页数,有利于我们把握阅读节奏和重点。从宏观和全局上整体了解和把握全书的内容,这对我们提高阅读效率大有裨益。

二、制作思维导图,建立整体记忆脉络。

1、随时做笔记,边看边思考。

我平时喜欢看电子书,因为很方便,当我遇到引起自己思考和感叹的经典段落和句子时,把它们原文摘抄到笔记中,然后写写自己的感悟。这样,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自己对内容的消化和理解,而且可以作为备忘录以便日后重温学习。

2、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根据人类思想延伸原理建立的与大

脑思考相类似的图像脉络,有助于我们从整体

上更加深刻地掌握整本书的内容。

我一般用Xmind这个软件绘制思维导图,非常好用,且简单易上手。

我们可以把当天摘抄的学习内容制成思维导图,等整本书都全部看完后,只需整合起来再加以完善即可。日后方便回顾思想脉络,打开思维。

三、学以致用,关键所在。

1、告知

将自己想做但是跳一跳才能做得到的事情告诉你身边的人,让他们知道这件事,这样就会对你产生一种压力,也是一种监督,能督促你很好的实施,不会半途而废。

就像这篇文章,我是先告诉大家我要做分享,然后才开始写,计算好时间,然后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

2、问题倒逼

很多时候我都是因为生活中遇到问题,然后找一本相关的书看,看书激发我不断思考,产生新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去寻找答案,当我们找出答案和方法后,再把它运用在实践中去检验和完善。

3、刻意运用

平时遇到问题,首先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主动地、刻意地去分析问题的本质,寻找最优解决方案,然后去行动。

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4、“教”是最好的“学”。

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费曼学习法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是最好的“学”。

怎么读书才会让我们变得更厉害(读书如何学以致用)(1)

教别人之前需要自己先理清思路,组织语言,很好地用自己的话让别人明白你的观点和想表达的意思,通过大胆表达去巩固自己所学,这样会使知识形成长期记忆。

写作的过程是我们将大脑中所思所想有序整理后按照一定逻辑输出的过程,就像是自己教自己,和费曼学习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当我们读完一本书时,一定要记得分享出去,无论是口头转述,还是摘抄记录,可以给亲人讲,给朋友讲,或者写在公众号、简书等等,这样可以从宏观把握全书,总结措辞,加深印象,督促我们更好的学以致用。

《人生护城河》提到人有三种活法:第一种像黑洞,不发光,吸收一切光线;第二种不发光,但是反光;第三种发光发热。

第一种就像是自己读书,读完就忘了。第二种就像读书之后摘抄分享,我建议你至少能做到第二种,即使不发光,也能反光;最好能做到第三种,读完书之后学以致用,然后分享,主动地发光发热。

怎么读书才会让我们变得更厉害(读书如何学以致用)(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