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打造制造业强国的之路日渐清晰。去年以来随着K12教育政策的落地,资本风声鹤唳,不管高职教育是否被错杀,直接砸盘做空,很多高职教育股最大跌幅竟然高达85%。政策导向,暗藏的机遇总在绝望中诞生

一、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政策的积极面:

1. 民办高职教育在2021年的政策中落地,条例中明确限制资本兼并收购的范围为: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而高职教育不在范围。

安宁扬帆职业技术学校(高职教育-黎明破晓)(1)

2. 在2021年10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职业教育,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给予奖励、税费优惠。

安宁扬帆职业技术学校(高职教育-黎明破晓)(2)

3. 政策导向,允许民办学校实行市场化调节学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也在市场化试点改革

安宁扬帆职业技术学校(高职教育-黎明破晓)(3)

二、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经营层面的数据。

1). 2022高考人数1193万!高考本科录取率仅41.63%!那么今年有将近690万人无缘本科,只能读专科学校,民办专科占比1/6,那么今年预计将有115万高职学生入读专科。与去年相比将出现较大增长。

2). 很多民办高职学校学费基本上每年按照20%左右的幅度增长。就算十年后学生人数下降,叠加每年学费增长、新学校收购,拉长周期看至少是能跑赢通胀的。

安宁扬帆职业技术学校(高职教育-黎明破晓)(4)

3). 今年各大上市高职学校公司专升本名额大幅(70%~158%)增长,原本读3年的学生,现在可以再续费2年。今年就业形势严峻,众多高职专科毕业学生该如何是好?恐怕这也是国家今年大幅增加专升本名额的原因,为缓解国家就业压力。高职股也成为了消费降级、经济不景气的直接受益者。

4). 按照每个学生每学年平均2.5万的学费计算,该学生至少要读3~5年,那么总共就相当于需要花费7.5到12.5万,每年一百多万高职学生,每个学生缴费两万多,而且持续消费3~5年,这生意难道不比做一次眼睛收费1~2万的爱尔眼科香吗。

如果在读高职学生面临人口减少的问题就无解的话?那么爱尔眼科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不一样面临类似的人口负增长问题吗。学生十年后减少,但是架不住学费每年都是增长啊。以上几点基本上可以明确,高职院校这门生意可以投资,而且是能内生增长,大概率跑赢通胀的。

三、下面来介绍一下比较好的各个高职上市公司

新高教育集团:

优势:财务稳健,分红高(8%),享受学费上升,新学科专业建设学员增加,专升本名额增加,与企业关系最紧密,学员就业率非常高,最贴切国家高职教育政策的上市公司。

缺点:扩张谨慎,依靠建设现有学校扩张班级、新增院系,缓慢扩张实现内生增长。

持有理由:每年8%的股息,还能享受10%~20%的内生增长,股息每年增加,持有它你可以穿越牛熊,穿越通胀,穿越经济衰退。

中教控股:

优势:中国基本上民办教育上市公司龙头,本科,专科学校排名靠前,学费议价能力高。最近三年通过配股、转债各种方式收购学校非常多,从上市前的3所变为13所学校。

缺点:财务激进,实际负债率比较高,叠加股价下跌,很难到股市通过增发融资,并且还有十多亿可转债需要偿付(当前股价,没有人愿意转股)。公司应该也发现这个问题了,今年年中分红都直接取消了,预计至少三年内不能再扩张了,通过新增学员,专升本、涨学费,有望能把负债降下来,股息增加上去。

持有理由:2%分红率,叠加经营预期改善,现在就是它最困难的时候,一旦熬过去,就是高职教育界的爱尔眼科。

希望教育:

优势:财务情况尚可,分红率(5.8%),享受学费上升,专科学员增加,专升本名额大幅(158%)增加,带来的政策红利,有望实现业绩稳步增长。

缺点:高速扩张收购了很多普通的高职院校,学校质量一般。

持有理由:5.8%的分红,加上政策红利带来的收入增加,有望保持10~20%的增长率。并且公司还有扩张能力。叠加最近一次从3块多跌到4毛,跌幅高达85%。明显错杀,虽然现在已经涨到7毛,但是最近这图形,明显到了右侧机会,确定性更高,提前太早买入的人可能已经成了炮灰。

从2021年和2022年民办高职院校的政策是积极的,众多上市公司经营情况是积极、稳健的,就算不扩张也能够依靠政策红利和学费增长内生增长,况且国家是积极鼓励的,股价杀价的够厉害,叠加底部。在行业万物凋零的经济衰退时刻,还能找到底部的可以持续增长的,高分红的上市公司,真的不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