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蒙奇奇的书架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图一,这本是英文版的日本食谱,该书的封面装帧开创性地使用了薄竹片而不是其他常见材料。给人留下清新淡雅的感受,刚好和日料的风格形成统一;图二,无独有偶,上海译文出版社今年出版的插图珍藏版《神曲》也使用了薄竹片(竹制指接板)来装帧封面,这里面谁参考了谁的创意不言而喻了。它有两个版本,另一更高级的版本竹片上的图案是用激光雕刻上去的;图三,这本是英文版介绍路易·威登系列商品的高级精装本画册的封面。没有乱七八糟和哗众取宠的修饰,一眼见其心;图四,美国出的王世襄著《明式家具研究》樟木盒装签名本。樟木盒用来防蠹,古朴典雅又不失文化气息;图五,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姜庆共、刘瑞樱两位老师合著的上海街商LOGO设计系列。它的第一本《上海字记》的护封上故意揉搓的都是褶子,看上去就像一张被"抛弃"的商品包装纸,这种人为的历史感不知读者是否接受;图六,《锦灰堆》的特装本,好像就发行了几百套。这种装帧就是做一个锦盒,然后把书放进去,抄袭的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图书装帧样式。不同之处只在于里面的书,过去放进去的是宣纸线装书;图七,草鹭出的《不愧三餐》小牛皮本,发行量50本。草鹭的这些小牛皮本,如果发行量不超过50本,且只有一个颜色不成色系,升值潜力会很高;图八,鲁迅编辑并设计的《引玉集》,意思是抛砖引玉,编一本苏联版画作品来开拓国内版画师的眼界。此书为精装本,原书是鲁迅专门送到日本印刷的。苏联版画家们的姓名字母被分为八行横排,置入中式版刻风格的“乌丝栏”中,与左边竖写的“引玉集”三个大字相映成趣。又有一圆形阴文的“全”字将方形构图打破,红底黑字的方框顿时便活络起来。封面最左边有一黑色边线,漫过书脊,流向整个封底。红与黑、与封面的白底形成强烈对比,乃中国出版物的经典用色;图九,这本"书"是一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在1960年代自制的英文书,除了没有书号和书价之外,一本精装书所应有特征它几乎一应俱全。这本图书制作的非常精美,装帧也不落俗套,黑漆硬精装的封面字迹压印而成立体感非常强烈,翻阅之后半个世纪前上海外语学院莘莘学子的音容笑貌立刻浮现在眼前。图书中的文章是用打字机打的,所有文章结尾处都手绘一幅插图,所有插图都由教授当年亲手绘制,这种类型的书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真和那个时代给人的感受有些"脱节"了……

明清书籍装帧形式(中外图书装帧赏析)(1)

明清书籍装帧形式(中外图书装帧赏析)(2)

明清书籍装帧形式(中外图书装帧赏析)(3)

明清书籍装帧形式(中外图书装帧赏析)(4)

明清书籍装帧形式(中外图书装帧赏析)(5)

明清书籍装帧形式(中外图书装帧赏析)(6)

明清书籍装帧形式(中外图书装帧赏析)(7)

明清书籍装帧形式(中外图书装帧赏析)(8)

明清书籍装帧形式(中外图书装帧赏析)(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