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有言:“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强调了反躬自省对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性,它对于我们搞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同样有所启迪,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人生是在不断纠错中前进?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生是在不断纠错中前进(在检视问题中知明而行无过)

人生是在不断纠错中前进

《荀子·劝学》有言:“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强调了反躬自省对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性,它对于我们搞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同样有所启迪。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检视问题、查找差距,是搞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环节。知明,就要多反省;反省,就要多问自己问题。找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找到差距,才能进一步弥补短板。道理虽浅,落实不易。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往往查找别人的问题容易,查找自己的不足就很难。正如一位领导所言:“我看这些问题多多少少都存在,有些问题客观摆在那里,有些问题我们不愿意承认,还有些问题还没意识到。”有的人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问题找不到点上;而有的人不愿认真查找,即使找也是不痛不痒的问题,或是“表扬式”的自我批评。如此检视,很难切除影响肌体健康的真“毒瘤”。

指出,要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在实践中要破解这两个问题,有效方法是多问自己几个“有没有”。对个人而言,问问有没有满足于过去赖以成功的经验做法,不研究规律甚至不按规律办事的路径依赖?有没有图眼前、图省事、图来得快,不注重打基础、利长远的行为短视?有没有过于相信自身能力,不注重学习进步,一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就束手无策、疲于应付的本领恐慌?对单位而言,面对转型建设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既要从其他单位的问题中问一问本单位“有没有”,又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工作中问一问“有没有”;既要从领导指出的问题中问一问“有没有”,又要从群众议论的问题中问一问“有没有”;既要问一问部属“有没有”,也要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这么一问,就问到了痛处,找到了短板,看到了差距,从而为整改落实树好靶子。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这次主题教育,把调查研究作为重要措施来要求,并强调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问政于群众,是领导干部检视问题、促进发展的有效路径。应多深入基层,常走进群众,听真话、真调研,从群众那儿听出问题、发现问题。检视问题光找到问题还不够,还需要正视问题、纠正问题。应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担当,对党绝对忠诚的品格,不折不扣地对标对表,对问题寻根溯源、对症下药,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来整改落实,确保把问题解决好,确保教育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