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噢,不是的吧?背诵错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卖油翁的最后一句为什么要删除?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卖油翁的最后一句为什么要删除(卖油翁课文被删掉的最后一句是什么)

卖油翁的最后一句为什么要删除

"卖油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噢,不是的吧?背诵错了!

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老师提名让我背诵文言文《卖油翁》,我一张口就把《卖油翁》和《卖炭翁》混在一起了,闹了一个大大的笑话。好在当时老师也笑了,所以并没有惩罚我。

《卖油翁》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他因为受到别有用心者的蜚语中伤,自愿申请去外地任职,在出任亳州知州时,写下了这则和陈尧咨有关的寓言故事,明理于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前些天,偶尔看到了一篇关于课本上的《卖油翁》为什么要把原文中的最后一句删掉的文章,竟然说是“老师不敢告诉你”。我以为会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可看到最后却发觉这根本就是一个大大的噱头。

其实《卖油翁》一文只是通过陈尧咨和卖油翁的对话,说明了一个"熟能生巧"的道理。至于此文后面被删掉的"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一句,包含了“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实际上就是对这个故事的烘托,进一步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既然是寓言故事,那么这篇文章所写的事情就未必是真的,但是历史上却真的有陈尧咨其人。他是北宋真宗时的第一名进士,并通过科举考取了状元。据《宋史·陈尧咨传》记载,中了状元之后,被授为将作监丞、通判济州。后被征召为校书郎,值史官,判三司度支勾院。又被提拔为右正言、知制诰等职。这些官职职位都是很高的。在一次奉诏担任殿试考官时,因受同僚三司使刘师道的弟弟刘几道考试作弊案牵累而获罪,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不久又被提拔上来,做了著作郎,也就是一种负责掌管编纂日历的职务。后又改任起居舍人,负责记录皇帝日常行动与国家大事。同时兼任吏部流内铨之职。

陈尧咨画像

可是陈尧咨这个人经常不守法度,他出入时都要用禁兵来保护自己,而且他喜欢严苛用刑,有不少人死在他的棍棒之下。有时他还以势压人,有一个叫黄目的转运使经常被他欺凌,黄目实在忍受不住了,就向宋真宗请求解离开,于是皇帝就把陈尧咨调走做了河南知府。不久又有人向皇帝揭发陈尧咨在长安任职时有不法行为,皇帝因为器重他而不想对此事追根问底,只是把他降职调往邓州。短短几个月之后,又把他官复知制诰。

《卖油翁》雕像

可以说,陈尧咨在仕途上虽然看上去还算平稳,但也是起落不定。所以他像受了委屈似的心里一直闷闷不乐。皇帝于是下诏把他所以做的那些错事一条条的列举出来责备他,他才诚惶诚恐的向皇帝谢罪。

而陈尧咨最后一次授职为武信军节度使,掌管河阳,有又调往澶州,再调往天雄军。那是在他母亲去世以后的事情了,然而他却死在任上。陈尧咨死的时候,据说还出现了奇异的天象,《宋史·陈尧咨传》记载:"所居栋摧,大星陨于庭,散为白气。已尔卒,赠太尉,谥曰康肃。"

虽然我们不能肯定《卖油翁》的故事是真实的,但是从史书的记载上看,陈尧咨确实善于射箭,他曾用一枚铜钱为靶子,一箭穿孔而过。而且陈尧咨文武双全,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尤其工于隶书,可惜的是他的书法作品没有流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