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和尚”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形象最为鲜明、尤受读者喜爱的一个人物,施耐庵为塑造这一人物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就连他的死亡也在施耐庵的精心安排之下。那么,鲁智深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鲁智深是几岁圆寂的(鲁智深一身好本领)(1)

鲁智深的死因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可信的是,鲁智深上梁山后英勇善战,反对招安。梁山归顺朝庭平定辽国后,鲁智深重上五台山谒见智真长老问询前途,智真长老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后来,鲁智深果然擒得方腊大将夏侯成,并亲手抓获方腊。在回京途中,在杭州恰逢钱塘江潮信大至,鲁智深想起长老之言,问明“圆寂”之意,沐浴更衣,焚香打座,圆寂而逝。朝庭因其有擒获方腊大功,加赠鲁智深为义烈照暨禅师。

这则偈子太过直白,根本就不是什么佛门“隐语”,与四言八句的乡间俚语很有得一拼。如此粗俗之语,竟然出自得道高僧、方外高人之口,可见续书作者水准与施耐庵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鲁智深是几岁圆寂的(鲁智深一身好本领)(2)

而且,这则偈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纯属胡编乱造。为什么呢?

是方腊余党。杭州是方腊集团最重要的大城市,而且方腊非常尊重僧人,邓元觉就被尊为国师,鲁智深当晚居住的寺庙,所谓“众僧”就是以前方腊留下的人。鲁智深亲手抓了方腊,又跟邓元觉大战,可能会有僧人为他们报仇。“众僧”想要给鲁智深下毒,是完全有可能的。

鲁智深是几岁圆寂的(鲁智深一身好本领)(3)

自杀。如果鲁智深按照智真长老的意思,一心要死,“暗示”又不能恰好实现,那就只能自杀了,毕竟是他自己表达了必死之心。自杀的方法很多,比如自断筋脉、服毒之类。舍去自己肉身,追求修行的圆满,在佛教中广泛存在,以鲁智深的直爽性子,坚决执行的可能性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