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古人为什么离别那么轻松?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为什么离别那么轻松(竟然会这么讲究)

古人为什么离别那么轻松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渭城曲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送别,令人伤感。但是,古人非常会生活,即使是这样伤感的事情,也安排得很有诗意。

一,送别之际要唱歌,唱离别之歌。

李白说,正当今昔肠断处,骊歌愁绝不忍听。今晚我要跟一个朋友分手了,唱骊歌让人发愁,不忍心再听。骊是黑马的意思,为什么离别的歌叫骊歌呢?原来有一首四言古诗,这是一首逸诗,所谓逸诗,就是没有被收进《诗经》的古代诗歌。这首诗叫《骊驹》之歌,里面有这么两句:骊驹在路,仆夫整驾。马已经牵到路上,车夫已把车都驾好。这是汉代两个人告别时,一个要走的客人唱的歌:车夫已经把车驾好,我马上就要走了。客人唱了《骊驹》之歌后,主人也要唱歌,唱一首叫《客毋庸归》,你不用这么急着回去,千方百计挽留他,情意绵绵,一唱一答,然后分手。到了唐代,很快有了唐人自己的骊歌,就是王维写的那一首《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一个姓元的朋友,到安西去出使,安西,指唐时所设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县。渭城朝雨浥(yi:湿)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谓城春天的早晨,下了一阵细雨,地面湿润,没有飞尘,雨后的客舍旁,柳枝显得青翠新鲜。这首诗写到了渭城,即原来的咸阳故城,所以,这首诗又叫《渭城曲》。诗中还写到阳关,阳关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关塞,在玉门关的南边,南为阳,所以叫阳关。唐朝人到西域去,一定要经过阳关,这首诗又叫《阳关曲》。自从王维写了这一首送别的好诗以后,唐人告别时,就唱这首歌。唱一遍觉得绵绵情意还没有充分表达,于是就再唱一遍,觉得还不够味,再重复唱一遍,以后这首歌曲就被称为《阳关三叠》。

二,唐人送别之际要饮酒。

送别时为什么要喝酒呢?主人请要走的人喝酒,因为酒这东西有一种振奋作用,本来两个人告别心情就压抑,喝点酒可以高兴一点,消解一些离别之愁。我们看李白在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在一个酒店里写的诗。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风吹柳花就是杨柳飘絮,已是春末夏初之际。吴姬,一个江南姑娘。压酒,唐代的酒要把酒糟压掉才能喝,劝客人尝尝。 南京的一帮年轻人来送我,欲行,是指将要走的人,不行,是指留下来的人,大家都举杯,喝干杯中酒。最后两句是,请你问问滔滔东流的长江,我们离别的情意,跟这长江水相比,谁为更长?

三,唐人送别之际,要折一支杨柳枝,送给上路的人。

白居易有两句诗: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在长安的路边上,有各种各样的树,只有杨柳树,它是管别离,管送别的。再看一首王之涣的诗《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杨柳是春天长的树,在东风中成长,青青的垂着,夹着一条御河,河两岸全是杨柳树。近来杨柳不停地被人一枝一枝折走,因为别离的人太多,把杨柳枝全给折完了。古代,凡是在送别的地方,一般都要种很多的杨柳树,给送别的人攀折。据说这杨柳的“柳”字,与“留”是谐音,折一枝柳枝送给你,意思是你还是留下吧,干嘛走得那么急?送柳枝是挽留客人之举。唱别离歌,饮酒,折杨柳枝送别,这是唐代人,不仅是诗人,而且是唐代的普通人,一般老百姓,在送别之际,一种惯有举动。这确实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美丽的行为艺术。

唐朝人这种送别的行为举动,植根于生活,是自然的,一点都不矫揉造作,因此,就是唐人的诗歌中,得到了非常好的表达。我们读唐诗,经常会读到这些,只要是送别,一般都离不开这三项行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