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中国古代文化不断发展,服饰领域也达到了高度的繁荣,每一个朝代典型的女装特征都有所不同,而唐朝更是其中一个翘楚,荟萃着极其明艳的色彩文化,唐朝服饰之美,与大唐的强盛与文化的自信力密不可分,也可以完美地体现出唐代工匠高超的织造技术,时至如今,我们重新去回顾当年那段历史,依然会为当年唐朝的服饰发展,感到惊艳。

唐朝服饰的变化看出唐朝文化 从女性服装文化(1)

一、女性服装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女子所穿着的曲裾袍式深衣,曲裾像现在的睡衣;秦汉时期,女子服饰承袭了商周的款式,但衣襟层数增加,宽度变大,魏晋南北朝女子们的穿着以襦、衫、裙的组合为主,这些服装一直发展到唐朝,在唐朝达到了一个小巅峰,唐朝女子服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服饰特征是颜色非常多,而且色系非常漂亮。

唐朝服饰的变化看出唐朝文化 从女性服装文化(2)

宋朝服饰发展则没有承袭唐朝的服装,由于宋朝崇尚心学,人民禁欲,服饰趋向于清淡简朴,服装变得窄、瘦、长、奇,作为唐朝以后的服饰发展,它的服饰也保留了一定的唐朝元素,衣服虽不如唐朝开放,但花色繁多,花纹缤纷,元代女子受到蒙古人的影响,在服饰方面也带了一丝少数民族的意味,彻底革除了唐代服饰的影响,在此之后,唐代女性服饰的元素渐渐消亡,历经元、明、清三代以后,在现代人们重视考据古代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再度重现光芒。

二、唐朝服饰文化的特点

唐代裙子色彩丰富,裙子样式主要有间裙、花间裙、条纹裙,唐初兴盛于年轻妇女之中。从色彩上来看,唐朝长裙有石榴花练染而成的大红色,郁金香晕染的粉色,不过,虽然大唐服饰华美,但服色不可为所欲为。当时黄色、金色是皇帝的御用服饰颜色,普通庶民不可用,五品以上官员都是穿紫色长袍,六品以下都是穿绿色,庶人穿白色。

唐朝服饰的变化看出唐朝文化 从女性服装文化(3)

唐代的长裙褶皱较多,形状较为繁复,现代的百褶裙正是由此衍生而来,唐代流行的长裙有湘裙,长可曳地;裥裙,拥有多条褶皱,百褶裙的裙摆比普通的裥裙更多,有大于一百条褶皱,此外还有千褶裙、羊裥裙等,也是裙褶极多,繁复秀美。

唐朝服饰的变化看出唐朝文化 从女性服装文化(4)

唐代妇女服饰的材料也具有丰富性,常见的材料有布匹、锦绣,而很多名门望族还会用鸟兽的羽毛编织成裙,为此去山林里捕捉很多奇珍异兽,而这类型的羽毛裙对工艺编织要求较高,也对生态环境起到了破坏作用,是唐朝服饰文化中的一大糟粕。

《朝野佥载》记载:“安乐公主造百鸟毛裙,以后百官百姓家效之。山林奇禽异兽,搜山满谷,扫地无遗。”

唐朝服饰的变化看出唐朝文化 从女性服装文化(5)

在唐代服饰中,有一个充满特色的名字叫做“霓裳”,“裳”其实是一个多音字,它的两个读音各有不同的指代意义,作“cháng”音时,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不能单独作为衣服;读作“shang”(轻音)时,其释义可指,神仙的舞衣,也可作为汉服的美称。因为唐朝服饰采用绫罗绸缎,非常华美轻柔,所以它也拥有着“霓裳”这个美称,被后世一直沿用了下来。

唐朝服饰的变化看出唐朝文化 从女性服装文化(6)

服饰表现时代的是审美倾向,跟当时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这一点在唐朝服饰身上也可见一斑,由于唐朝的对外贸易较为发达,涌现出很多胡风文化,胡人们的审美入侵中原,也让中原妇女们接受了胡文化的审美,开始崇尚华丽的色彩,大红大蓝等颜色拥有着来自西域的风情。与此同时,由于唐朝崇尚以胖为美,推崇丰腴、圆润、飘逸的体态,大多数女子都会选择穿更加宽大的衣服,衬托得体态更为丰腴,也因此唐朝服饰皆为宽衣大袖,裙裾飘飘,整体都很宽松飘逸,宛如敦煌壁画。

结语

中国女性服饰文化中的色彩美学起源于中国唐朝,唐朝以它独特的盛唐气象,在中国服装演变史上留下了极其华丽的一笔,现代人所熟悉的羽衣霓裳,也是出自唐朝,唐朝的服饰美学就像是一道绚烂的飞虹,盛唐的浮华和美丽,与服饰的大气磅礴交相辉映,引人入胜,堪称是一道历史奇观。

参考文献:

《朝野佥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