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说##古史传奇#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由于发源地与入海口的落差太大,尤其是每逢汛期,滚滚江水一路奔腾向前,冲击力巨大。就在这水流湍急的长江之中,却有一处古建筑史上的奇迹,泡在水里近700年,却能屹立不倒,比较完好地保存至今,那就是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历经了670多年沧桑的鄂州观音阁。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座建筑物能够保存完好,始终昂首挺胸于长江激流之中的呢?
地处长江之中的观音阁,又称为“龙蟠矶寺”,位于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小东门外的长江龙蟠矶之上,始建于元代至正五年,即1345年。鄂州观音阁坐东面朝西,逆水而立,阁长24米,宽10米,高14米,基座用条石垒建而成,阁身以青砖砌就,是典型的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物。阁内有一亭三殿二楼,总面积300多平方米。整个观音阁布局合理得体,构筑极其精巧,特别是朱槛回廊,重檐飞楹,充分显示出典型的江南民间古代建筑艺术特色,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此阁集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不愧为古建筑的精品,文化艺术的瑰宝。
科学已经发展到了今天,相信大家一定不会再去相信观音阁的如此存在,是观音菩萨以及其他什么神仙的法力所致。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屹立于滚滚长江大水之中而不垮塌的呢?
首先,这要得益于它的建筑结构的科学与精巧,也就是说,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鄂州观音阁的整体建筑群落,与阁下的长江龙蟠矶紧密结合,依势而筑,巧夺天工,浑然融为一体。观音阁下,修建了如船舷一样的弧形石墙,使它就像是条巨大的船舶停泊在长江之中,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防止江水的冲击,减缓水势,又能顺势泄流。即使到了汛潮,江水猛涨,有时漫过楼阁,只剩下高层的窗口,甚至只剩下阁的顶部露在长江洪水之中。但是,等到汛期一过,水落阁出,继而矶出,观音阁又会横空出世,威镇江心。因此,这一奇迹般的建筑,既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科学精神,又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艺术。
其次,观音阁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更是受益于历朝历代的保护与维修。早在宋朝时,人们就曾在龙蟠矶上先后修建过庙宇,而且只要被水冲坏了就会重新修建或维修。到了元代,观音阁的前身建成。而自明朝到清朝,直至民国,无论是当地的民众还是官员,以及朝廷或者政府,都很关心和关注观音阁的存在状况,并采取各种方式,不断进行各方面的筹资修缮。当然,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更是高度重视这“长江第一阁”的保护工作,对其进行过多次重大的维修,并把它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才让这观音阁得以屹立长江激流之中近700年,都还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
观音阁作为鄂州的地标性建筑,既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又是文化艺术的积淀,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精神的象征,难怪人们称之为“长江最牛钉子户”的“阁坚强”,并常常为之由衷地点赞。大家以为如何呢?
说明:参考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欢迎评论,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