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得名于鲁国编年史《春秋》,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共二百四十四年历史,也有以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为始,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为终,成为春秋时期。之后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便称战国。

春秋时期跟战国时期有什么不同(春秋战国如何区分)(1)

公元前770年天子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周实行“共主制”,天子是所有诸侯的老大,势力、实力在各诸侯中有明显的优势,各诸侯需向天子进贡、朝见,除此之外,天子和诸侯在各自的封国内行使职能一般无二。西周后期,西戎俘获周幽王,镐京陷落,天子大部分土地陷于敌手;东周建立新天子登基,朝局不稳,诸侯国开始互相侵吞,天子的土地慢慢减少,诸侯国慢慢变少,角逐后诸侯国实力异常强大,早已远超天子的势力、实力。

春秋时期跟战国时期有什么不同(春秋战国如何区分)(2)

纷纷上演春秋时期各大霸主会盟诸侯而朝见天子,带头尊天子并朝贡,实际上这个时候的霸主实力已经很强,取代天子或者统一天下都有可能,但是确实没有向前进一步,因为大家都遵守周礼。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天子之实,无天子之名;各诸侯国互相征伐,但很少相互杀伐,只要臣服或投降就不会被杀头,贵族战败后还是贵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直到三家分晋,让各诸侯看到可以以下犯上,也可以用暴力夺取政权,诸侯纷纷放弃了限制言行的周礼,逐渐开始三国相王、五国互王,战争也以杀人取地为主。再也没有春秋时期邦交为主、征伐为辅场面,也没有言有信会盟、盟约,取而代之是纵横家、军事家、法家等强国强兵杀伐的战场。

春秋以周礼从精神层面约束人的言行,而战国主要以法治约束人的言行。然法不诛心,便有了谋篡、弑君、屠杀的血腥场面,所以便有: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