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历史著作历来为中国人所重视,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华文明其实是与历史记载相关的文明,离开历史的记载中华文明的成色会大打折扣。甚至有人提出,认为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有“历史情节”。
这种说法或许并不够准确,但是其实确实也反映一些实际问题,那就是中国人对于历史的偏爱。
要说中国历史就不能不提史书,提到史书就不能不提《史记》,这部开启了中国古代史书新里程碑的著作,流传久远影响深刻。
那么,太史公司马迁是怎么创造出这部旷世大作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史记》的故事。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的父亲也是太史令,负责管理国家高级档案和文件,司马迁早年做皇帝侍从从事过外交工作,后来受父亲遗命从事文学和历史研究,司马迁做太史令大约是汉武帝太初年间。
司马迁自幼便博闻强记,聪明好学,由于家学渊源以及工作的便利,使得司马迁掌握史书的撰写方法和大量的历史材料。
司马迁曾遭受“腐刑”,成为一个“刑余之人”,但此事反而激起了一股创作的锐气,司马迁发愤图强,越发努力的完成自己的作品。
《史记》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记载了自上古三皇五帝时代直到汉武帝时代的三千多年的历史,成为了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皇皇巨著。
《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先秦时代的编年体史书不同,纪传体通史以人为本,司马迁用类似“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历史记载。由于司马迁拥有详尽的史料和天才的文笔,所以他笔下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典故。
比如著名的《项羽本纪》,在司马迁笔下失败者项羽俨然成为了一个悲剧英雄,虽然司马迁记载了项羽残暴的一面,但千百年之下,人们对项羽在反抗暴秦的过程中的英雄形象仍旧念念不忘,以至于后世诸多人以项羽类比,比如李清照所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名句。
司马迁写卫青霍去病,纵横大漠,辟地千里,成为后世青年军官的梦想,如曹操的儿子曹彰就说“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
又比如司马迁撰写汉初将相,将楚汉群英的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
司马迁在撰写“为人不齿”的刺客时,以浪漫而悲壮格调描写了荆轲这样的经典形象,一个为知己者死,勇于反抗强敌的人物跃然纸上。即便是后世人对荆轲的所作所为颇多争议,但这丝毫不影响《史记》对荆轲的形象塑造的成功。
史书在中国古代肩负着十分特殊的历史责任。它既是一个王朝的“记事本”,又是为后人提供借鉴和警示的“百科全书”,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又所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史书在中国古代地位比较崇高。
中国古代有些王朝禁止私人撰史,而官方撰写的史书自唐代以后便为皇帝所控制,往往颇多删改,所以与事实大有出入。不过,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相对而言尊重史实,所谓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可为后世师。
司马迁的作品不仅史料详尽可信,而且他还有自己的一套完备的价值观体系,这就是所谓的“天命观”。
司马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重新解构了他之前的历史,形成了一套以天命观为核心的史书,这种观点与儒道思想契合,成为了后世史书的主流价值观。
《史记》这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史书为后世史家所追慕,千百年以下人们都或多或少地遵循司马迁的足迹编纂史册,以能够望其项背为荣。
司马迁距离今天已经2000多年,但是他创作的《史记》早已成为永恒的经典著作,这部书中体现出的奋发图强,不屈不挠,仗义执言的精神为已经渗透到中华文化的血液中,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一部分。
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大家可以多读读这部中国古代的伟大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