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辽北地名中的街(jiē)字为何读作街(ɡāi)

江北带数字的地名(辽北地名中的街)(1)

西丰县明德满族乡横街村,为交通要道

辽北有带“街”字的地名

比如,西丰县明德满族乡有横街村,开原上肥镇有河南街屯,林丰乡湾子沟村有栾家街。

这些“街”字在民间都读作“ɡāi”,而不读作“jiē”。

江北带数字的地名(辽北地名中的街)(2)

抗日将领栾法章的老家栾家街

为何“街”字地名减少了

本以为带“街”字的地名会很多,可是翻遍了地图,很费劲地在辽北找到了上述三个。

莲花镇莲花村,明代的时候是镇北关前的交易市场,交易以棉花为多,所以叫“棉花街”,后来改称“莲花街”。但老百姓并不买帐,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民间仍称“棉花街”,读音为niaohuɡāi。

可是在现在的地图上,再也看不到“莲花街”三个字。因为无论是在这里设村、设乡,变大队、变公社,都把这个“街”字省略了,而只以“莲花”称之。

再如,莲花镇的孤榆树村,原来也称“孤榆树街”或简称“孤榆街”,读音仍然是ɡāi。

江北带数字的地名(辽北地名中的街)(3)

莲花街老建筑:莲花村学校旧址

由此向东,现归四平管的杨木林子,也称杨木林子街(音ɡāi),四乡简称“街上”(音ɡāi上)。现只称杨木林子,有的人为了省事,干脆只称“杨木”,也有一些年岁大的人仍称之为“街上”。

叶赫镇称叶赫街(音ɡāi),因曾设驿站,也称叶赫站。

这些地名都在清代修筑的北京通往吉林的驿道上,因为交通发达,成为四乡的中心,形成集市,购买生活用品,销售农副产品都要到这里进行。

四平市,原名“四平街”,现简称“四平”。

这些被称作“街”的地名,现在都省略了“街”字。这就是“街”字地名减少的原因。

威远堡因为有柳条边通过,并在这里设有边门,叫威远堡门,周边民众称之为“门街”,这里的“街”也读作ɡāi。但知道这一古老称谓的人越来越少了。

江北带数字的地名(辽北地名中的街)(4)

莲花学校校舍房樑

江北带数字的地名(辽北地名中的街)(5)

房屋的檩子都是双的

民间“街”字地名的遗留

直接称为“某某街”的地名虽然减少了,但在民间“街”字读作“ɡāi”的情况却还是存在。

比如,用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前街、后街来称呼一个村落的不同方位,还是很常见的,其读音仍然是ɡāi。

历史研究学会会长王义在《上肥镇地名由来、历史遗迹及早期党组织活动》一文中写到:“上肥地村习惯分为六个区域,分别为前街、后街、大后街、东街、西街和柴河南岸的河南街,“街”字在这里读音为“gāi”。”

江北带数字的地名(辽北地名中的街)(6)

上肥地前街(gāi)和东街(gāi)图,知青拍摄于1969年左右,王义会长图片

在一些农村,上街jiē,仍然叫上街ɡāi。如果读成上街jiē,那一定是城里人或者是学生和教师。

为何“街”字在民间被读作ɡāi

街ɡāi来自满语,是“嘎善”的音变。

嘎善,是满语,汉语的意思是“乡镇集市”,就是“街”的意思。“街”字由“嘎善”这一满语音变而来,ɡa的读音和ɡāi很像,ɡa音在长时间演变汉化过程中就变成了ɡāi。这就是街(ɡāi)字地名的由来。

文章发表后,广大网友热烈讨论,街字在全国各地都有gai的读音,显然再说这是满语的音转已不合适。

又有网友说gai是古音的遗留,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非常欢迎网友发表观点,共同探讨,共同提高。非常感谢!

邱树友写于2021年6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