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芮城县的永乐宫是我国最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永乐镇上传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诞生地,宋代在其故居建有吕公祠,金代升祠为观,元代又升观为宫,营建了110余年,几乎与元王朝相始终永乐宫成为全国最为著名的吕祖庙,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道教七十二正神?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道教七十二正神(道教尊神之二四御)

道教七十二正神

山西芮城县的永乐宫是我国最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永乐镇上传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诞生地,宋代在其故居建有吕公祠,金代升祠为观,元代又升观为宫,营建了110余年,几乎与元王朝相始终。永乐宫成为全国最为著名的吕祖庙。

永乐宫称著于世的道教文物,是各殿中多达960平方米、画有394尊神像的元代壁画。其中宫内主殿三清殿的壁画为《朝元图),反映的是诸神朝拜道教第一神元始天尊的情景。场面浩大、气势不凡,以八位帝后装的主像为中心,四周拥以金童玉女、天将力士、帝君星宿、仙侯仙伯、左辅右弼,共计290余尊,脚踏云气,头顶祥瑞,一派仙境气氛。主像有3米多,其他神像2米多。

主像为南极、北极、东极、玉皇、勾陈、木公、后土、金母,其中玉皇、北极、勾陈和后土四位,就是道教除三清以外最尊的神明——四御。四御被说成是辅佐三清尊神的四位天帝。他们的全称是:一、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二、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三、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四、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所谓“御”是对帝王的敬称,“四御”就是四帝、四天帝。

四御中的玉皇大帝、后土皇地祇,我们在后面有专节介绍,下面介绍一下另外二御。

四御中第二御是紫微中天北极大帝。这个神名来源于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极就是北极星的简称,又叫北辰,天枢。星体的存在和运行、在远古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不少帮助,如观察星体确定方向,利用星体的运行变化来划分节气,根据节气安排农事播种耕耘,但同时,古人对星体的存在和运行也产生了极大的神秘感,有些天文现象难以被当时人所理解。于是自然把星辰神化加以崇拜。

以后,星辰崇拜为统治者所利用:被当作社会神来崇拜,他们把社会上的阶级划分,统治机构和制度这一套,全部搬到了天上。《史记.天官书》中的一部分内容颜像“封神榜”——“星辰官职表”,有人还将天上星座与人间帝王将相相配合,称北极星为帝王星,又叫紫微、紫恒、紫宫。《后汉书》说:“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所以后人多以紫微垣比喻帝居,称禁中为“紫禁”,至今人们还称明清北京皇官为“紫禁城”。

道教吸收了这些说法,设立紫微北极大帝名目,尊为四御之一,说他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北极大帝产生后,受到历代帝王的礼祀,作为第一等大神常与玉皇大帝合祀。明代宫廷还专门建了紫微殿,设像祭告。

四御中的第三位天帝勾陈大帝,亦由星宿演变而来。勾陈,即“钩陈”,星宿名,共有六颗星。《星经》说:“勾陈六星在五帝下,为后宫,大帝正妃。又主天子六军将军,又主三公。”道教吸收这些说法,设立了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尊为四御之一。但职权已超过后宫,称他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在一些拜告天帝、祈祷降雨的呈文中,勾陈与玉皇、紫微同列榜首。

在著名道观中,主要大殿除三清殿、玉皇阁外,还设有专门供奉四天帝的四御殿。四御神像头戴冕旒,身着朝服,为人间帝王模样。三清、四御作为道教尊神群体,常被合称。《西游记》中,玉帝请如来降伏了孙大圣以后,办了个“安天大会”,宴请的各路高真圣仙中,就有三清、四御。

“四御”的组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四御即“四极大帝”:他们的名称和职掌是:北方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太极皇天大帝总御万神,东方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此说与传统说法不同,少了最重要的玉皇大帝。

此外,又有“六御”之说,这是按中国古代“六合”(即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设神造像。分别为玉皇大帝、勾陈天皇大帝、北极大帝、东极救苦天尊、南极长生大帝和后土皇地祇。其组成也有一些不同说法,因各道派传承不同,故造神也有些出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