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时光编辑部的@小伙纸

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2020年6月初的一天,几乎全世界都还在隔离的夏日,新版《东京爱情故事2020》在日本播出了最后一集。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1)

故事结尾,赤名莉香在花火之夜突然离开,永尾完治最终选择和里美在一起,从此再也没见过莉香。

这样的结局,比29年前原版《东京爱情故事》似乎更为现实,就像原著作者柴门文在漫画后记里所写的:

关于爱情,唯一能确定的那就是,爱情必然结束。

中国网友通过互联网的“神秘方法”,和日本观众几乎同时经历了这次经典复刻。

而在25年前,中国观众则是迟到4年,才看到铃木保奈美、织田裕二、江口洋介主演的《东爱》。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2)

《东京爱情故事》

那时没有字幕组,大家在黄金时段守在电视机前,听着莉香和丸子讲配好音的普通话。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外剧在国内电视台黄金时段已消失10余年。

如今中国剧迷看日剧,主要还是通过互联网,虽然是主动选择,但相对小圈子化。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3)

《东爱》1995年在上海电视台黄金时段首播,在这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各个地方电视台轮番播出这部剧集。

虽然在《东爱》之前,中国观众早已通过《血疑》、《排球女将》对日本电视剧有些了解,但这部剧算得上是中国观众的“偶像剧”启蒙

今年刚好是《东爱》在中国播出25周年,当年看这部剧的中国观众长大/变老了,很多人也从类似爱媛的小县城,闯入了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开始理解永尾完治面对东京时的困惑。

当年只是喜欢看赤名莉香笑容的懵懂少年,如今对爱情甚至人生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4)

中国观众迟到四年赶上日本偶像剧风潮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观众接触日本影视作品有三个阶段。

1981年,日本电视剧《姿三四郎》在上海电视台译制播出大受欢迎,中央电视台1983年引进《排球女将》、1984引进《血疑》、1985年引进《阿信》等,均创下极高的收视率。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5)

《血疑》

相信年满45岁以上的网友,肯定记得日剧在中国的黑白电视机上曾经多么火爆。

在这一阶段,家庭剧是日本电视剧的主导类型,上述的作品也以家庭剧为主。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6)

1990初,日本的电视台开始トレンディドラマ(直译为:潮流剧或趋势剧)的制作,主要以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年轻男女间的爱情、友情等关系的现代电视剧。

当然在大中华地区,大家更喜欢把它们叫做“偶像剧”。

“偶像剧”主要在黄金时段播出,主演均为当红明星演员,观众主要以主妇、白领阶层、社会人为主的20-35岁的新世代女性为主。

出场人物的职业主要是流行的广告公司或电视台等的媒体、宣传、企划部门。

1991年的《东京爱情故事》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7)

《东京爱情故事》

“偶像剧”在日本取得了极大的反响,慢慢也在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赢得人气。

迟到四年之后,上海电视台于1995年起播出的《东京爱情故事》,引发内地观众追捧,也让日剧在中国的影响力达到一个高峰。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8)

《悠长假期》

1990年代是日本偶像剧的黄金时期,除了《东京爱情故事》,还有《在爱的名义下》、《悠长假期》、《恋爱世纪》、《同一屋檐下》等剧也让木村拓哉、铃木保奈美、松隆子等红遍东南亚。

进入21世纪后,“韩流”在中国内地流行文化领域逐渐强势,韩剧是韩流海外传播的 “排头兵”。

由于受众群体相似高、版权售价低,韩剧取代日剧成为国内海外剧引进的中心。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9)

最近10年国内电视台播出最具影响力的日剧《大奥》

第三阶段也就是最近这10年,日剧主要通过字幕组网络传播,也有部分视频网站有正版引进,但整体而言日剧在内地趋于小众化。

2012年广电总局禁止海外剧在黄金时间播出后,日剧几乎和国内电视台渠道绝缘。

在禁令出炉之前,2009年的夏天,上海东方卫视重播了《东京爱情故事》、《恋爱世纪》和《悠长假期》,短暂刮起过怀旧风,但这三部剧多年后只能在深夜23点和中国观众见面。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10)

有关国语配音的回忆

可能现在一些日剧迷不太知道,以前观众在电视上看日剧都是国语配音版。

为了接近日本人说话的语气,配出来的声音都比较客气,经常出现“请多多关照,拜托了”这样词汇,和好莱坞电影译制腔“看在上帝的份上,狠狠地踢你的屁股” 各具特色。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11)

1995年引进的《东京爱情故事》由上海电视台译制片部出品。

据上海当地媒体报道,为“莉香”配音的是上海著名配音演员梅梅、为“完治”配音的是夏志卿,为“三上”配音的是上海电视台主持人刘家桢。

1990年代的上海电视台录音棚条件艰苦,顶棚上还有缝隙,里面偶尔会出现老鼠。演员们在下面录音,一有动静,老鼠就出来。

等到真的实录,老鼠一出动,就算白录。大家只好苦中作乐:“那么好看的电视剧,连老鼠也忍不住从窝里出来看了。”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12)

据说,译制版播出时,另外一个频道还在同步播出原版的“东爱”,原版、配音版一起放,细心的观众们竟然感觉是一模一样。

这归功于配音演员的认真态度,他们先看剧本,然后进棚,看两遍原版,一边无声试配,然后实录,反复琢磨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电视剧播出后,为莉香配音的梅梅收到很多观众的来信。

但她本人表示:“这是原片人物塑造得出色,观众津津乐道的是片中铃木保奈美塑造的赤名莉香,我只是尽可能少走样地还原罢了,也就是一个字:贴。”

《东京爱情故事》引发的热潮对国内电视剧制作也产生很大影响,1998年播出的《将爱情进行到底》,从演员选择、剧本结构、到制作手法都有着日本偶像剧的影子,故事和铃木保奈美《在爱的名义下》(1992)很相似。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13)

《将爱情进行到底》

《将爱情进行到底》文慧、杨峥几个大学同学是田径接力队,《在爱的名义下》则是赛艇队。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14)

《在爱的名义下》

前几年,张一白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1990年代末凤凰卫视“偶像剧场”播放的日剧对他影响很大,他第一次完整看完的日剧是《悠长假期》,觉得很新鲜。

当时,拍MV认识了歌手谢雨欣,对方正好有笔钱问他要不要拍电视剧,于是就开始了。

虽然风格上受到日剧影响,但张一白却透露,故事情节大多参考朋友们在学校经历的感情故事。

这部电视剧的编剧刁亦男(没错,就是《白日焰火》《南方车站的聚会》导演)也曾对时光网表示,剧本写作过程中确实有参考张一白喜欢的日剧。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15)

《东京爱情故事》在日本的深远影响

相比较《东京爱情故事》在国内的影响,在本土日本更是现象级。一切的源头都来自柴门文1988年发表的同名漫画。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16)

《东京爱情故事》同名漫画

《东爱》同名漫画于1990年推出单行本之后,富士电视台便开始筹划真人剧集的拍摄,1991年1月7日到3月18日推出,平均收视率22.9%,最高收视率32.3%。

这不仅引发了一轮观剧热潮,也成了富士台“月九档”的黄金时代之端。正是从《东爱》开始,“月九”这个名词,成为用以指代富士台周一晚九点开播剧集的专属名词。

不过,今年推出的《东京爱情故事2020》和29年前的冬季剧不同,它变成了春季剧,服装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17)

1991版《东京爱情故事》中的莉香和丸子

1991版《东京爱情故事》故事结构相比较漫画简化很多,删掉了一些次要人物

不同于漫画从永尾完治的角度讲述故事,改成以赤名莉香的角度。

在柴门文的画笔下,女主角赤名莉香比1991年电视剧版更具有独立意识,人物设定在非洲长大,性格敢爱敢恨,爱心泛滥,做事不依常规。

她爱上一个人会完全奉献,也要求对方如是,这成为了永尾离开她的导火线。

原著中,完治在莉香暂离日本时,与关口里美确定了彼此爱意而交往,对怀了非自己的孩子的莉香仍十分关心,为遵守约定而到爱媛找寻莉香。

当时的莉香因为怀上主管的孩子,在爱媛与完治重逢时,孩子都快要生了。

而在1991版电视剧中,删去了莉香个性中较为负面的设定,包括怀孕生子,是为了成全完治与里美而自己退出。

显然编剧坂元裕二这样的改编,将莉香塑的个性塑造得更为讨喜,也让扮演她的铃木保奈美一炮而红。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18)

2020版《东京爱情故事》里的莉香和丸子

29年后,2020版《东京爱情故事》还原了漫画里这些剧情,改成从永尾完治角度讲述故事。

石桥静河扮演的莉香更具有个性,可能如今的日本观众,也可以接受更为独立的女性吧。

漫画的作者柴门文曾经说过:“莉香的雏形,是大约十多年前,我身边的某位女性。她很难在爱上一个人同时而不伤害到对方。虽然有人认为她是让人讨厌的女人,但是我却喜欢她,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19)

时年25岁的铃木保奈美,在最初接到剧本时并不太想演莉香,她不太喜欢这类过度重感情的可爱型角色。

24岁的织田裕二,原本也不是完治扮演者的首选,他是在原本男主角绪形直人临时开天窗的情况下,才作为候补上阵的。

阴差阳错之下,这帮年轻人在一起成就了经典角色。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20)

编剧坂元裕二和铃木保奈美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21)

25年后的你我在哪里?

对于90后或者更年轻的观众来讲,可能很难理解《东京爱情故事》对当时正值青春期观众的冲击。

这部日剧播出25年后,依旧有人会在国内互联网询问和回答与这部剧相关的话题,寻找着爱情和生活的答案。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22)

白色的风衣曾是很多年轻观众向往的时装

多年后回看《东京爱情故事》的剧情线:“从小城爱媛县来到东京打拼的永尾完治,遇到活泼善良的都市白领赤名莉香,被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感染。

虽然对同事莉香怀有好感,但他同样忘不了年少时的初恋、如今也在东京当幼儿园老师的关口里美。同时,儿时好友、为人风流的三上健一也同样喜欢里美,所以几人陷入了两段复杂的三角恋中。”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23)

莉香等待的海边

应该说,这样的剧情更适合当下的中国,25年前都市白领还是个稀奇的事物,从小城市去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并不多见。

那时的少男少女很难理解婚前性行为,更无法回答为何如此相爱为何不能在一起。

很多年后,那些来自小城市的自卑男孩,和大城市的自信女孩相爱或者结婚,在国内互联网有更现实的说法——“凤凰男”

当年被《东京爱情故事》影响的年轻观众,或多或少都能在剧中角色的爱情中找到共鸣: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24)

永尾完治不敢爱得浓烈,总是冷静和理智地去打算,或许和他来自爱媛县这样的小城市有关。可能在这段爱情里头,他更多时候是爱自己。

关口里美的爱情摇摆不定,不轻易替自己的爱情找到归属,以友情当挡箭牌,游走在两者之间。归根结底她需要是可靠的伴侣,最终选择了永尾完治。

三上健一爱情观倒是坦坦荡荡,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典型代表。

赤名莉香对待爱情,像是拿人生作筹码的豪赌,奋不顾身的同时也相当有自己的立场。

东京爱情故事分别镜头(偶像剧启蒙东京爱情故事)(25)

2016年漫画原著作者柴门文为《东爱》创作了短篇续集《~After 25 years~》,很多观众花了25年刚读懂了《东爱》的前半部,而续篇面对人生的描述更为残酷。

50岁的永尾完治和关口里美的婚姻慢慢变得不幸福,自己的女儿认识的男朋友竟然是赤名莉香的儿子。完治来到千叶县的乡下寻找莉香,这25年她在乡下的农场独自将孩子带大。

他们俩依旧没弄明白当初为何会分开,可能就是命吧。

分别时,莉香的说法却戳中了完治的内心:“想出人头地,就奉承上司欺压下属,背负着贷款,忍受着拥堵的交通,对妻子感到厌倦,却又没有出轨的勇气,完治你一定过的不是这样的生活!”

曾经喜欢过《东京爱情故事》的朋友们,你们现在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