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茜公主大概是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欧洲公主。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1)

电影《茜茜公主》中罗密·施奈德 Romy Schneider饰演的茜茜公主让大家印象深刻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2)

《茜茜公主》是一个童话般的王子与公主之间的故事

1988年,电影《茜茜公主》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引进国内,一经推出便轰动一时,茜茜公主立刻成为那个时代里女孩们心中的偶像和男孩们的梦中情人。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3)

恩斯特·马里施卡 Ernst Marischka导演的电影《茜茜公主》成功塑造了一个童话中的公主形象

的确,她是美丽的天使、古怪的精灵、上帝的宠儿,但她的一生并不如电影中所表现的那样风光,童话般的茜茜公主恐怕只属于电影。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4)

电影《茜茜公主》罗密·施奈德饰演的茜茜完美演绎了一个俏皮可爱的公主

1854年4月24日,面颊绯红、双唇紧闭的茜茜公主乘船从家乡巴伐利亚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来到维也纳。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5)

真正的茜茜公主,也就是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女公爵,全名是伊丽莎白·亚美莉·欧根妮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6)

巴伐利亚在普鲁士王国中的东南部,茜茜公主属于拥有巴伐利亚王室血统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

在霍夫堡宫,等待她的除了欢呼的人群,还有奥地利帝国的统治者弗兰茨·约瑟夫。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7)

18岁加冕为王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

霍夫堡宫坐落在维也纳的市中心,它是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宫。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8)

维也纳市中心的霍夫堡宫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9)

代表哈布斯堡王朝的双头鹰帝国文章

作为欧洲最为壮观的宫殿之一,整座宫殿里有1400间装饰奇异的房间,镶嵌在一个四字形庞大的建筑群里。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10)

霍夫堡宫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11)

霍夫堡宫内景

宫里最奢侈的地方就是珍宝馆,里面存放着历代帝王的服饰珍宝,最有名的当然是耶稣的四件圣物。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12)

左上:耶稣受难的血 右上:耶稣受难时右手铁钉 左下:最后晚餐的餐桌木头 右下:耶稣的玛瑙脸盆

其中一顶镶满宝石、珍珠的皇冠,就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象征。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13)

象征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三件宝

此时,这位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继承人,18岁就加冕的皇帝已经24岁了,他在这里与茜茜举行了热烈而隆重的婚礼。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14)

24岁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

只有16岁的茜茜成为了奥匈帝国的王后。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15)

奥匈皇帝和茜茜公主的隆重婚礼

他们的婚礼冲淡了王室和人民之间的敌意,看上去,这朵巴伐利亚含苞待放的玫瑰代表着新的幸福。

实际上,茜茜公主并不幸福,她与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爱情,并没有电影中描述得那么完美。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16)

茜茜与奥匈皇帝的爱情,并非童话故事中的完美结局

茜茜公主在历史上扮演的更多是一种悲剧性的角色。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17)

美丽的茜茜公主

茜茜从小在巴伐利亚秀美的湖光山色中自由自在地长大,无拘无束,整天忙于骑马、遛鸟,她与她的8个兄弟姐妹都不爱读书,也没有受过刻板的贵族教育。

因而,从一开始茜茜公主就很难接受哈布斯堡王朝宫廷内所使用的严格的宫廷规矩,她在皇宫里非常孤立。

她本人喜欢骑马、读书和艺术,而这些又是维也纳宫廷无法理解的。

而她那痴心的丈夫也好不到哪里去。

电影中的弗兰茨英俊、潇洒、忠贞,但事实上,他是一个比较保守、拘谨的人。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18)

弗兰茨·约瑟夫虽从小被培养成一名军人,并且终生穿军服,但他并非一个很好的政治家

尽管他是奥匈帝国的缔造者和第一位皇帝,但在68年的统治生涯中,他经历的实际上是一个强大帝国漫长而痛苦的衰落和崩溃的过程。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19)

混乱的欧洲局势,这个时候的奥匈帝国已逐渐衰弱,走向岌岌可危的局面

弗兰茨的母亲苏菲皇太后来自巴伐利亚的威斯特巴赫家族,这个家族以“出产”各国王后而在欧洲王室小有名气。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20)

维斯特巴赫是一个作风严谨,拥有最古老礼仪的家族,血统纯正,所以能够培养延续王室血统女子做王后

茜茜嫁入哈布斯堡皇室后,明显很不适应。

首先她来自一个热闹温情的七兄妹大家庭,父亲巴伐利亚公爵马克斯思想开明,广游世界,博览群书,家里的孩子在他影响下接受的都是平民化的教育,远离礼仪程式的桎梏。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21)

茜茜公主的爹:巴伐利亚的马克斯公爵(Herzog Max in Bayern)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22)

茜茜公主的外公:做了20年巴伐利亚国王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约瑟夫(Maximilian I Joseph)

尤其是茜茜,善骑马、游泳、钓鱼,在巴伐利亚的群山之间无忧无虑地长大,简直就是一个自然之子。

皇宫推行的是传统的西班牙礼仪,她处处受到限制,倍感压抑。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23)

传统西班牙礼仪的开创者,完成西班牙统一的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Isabel I la Católica)

而约瑟夫从小在宫中长大,把刻板的繁文缛节视为理所当然,索菲甚至从小刻意避免孩子们与其他家庭成员过于亲密,这样“能让他们树立比别人更多的权威,并保护他们不受别人的影响”。

此后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两人性格差异日益明显,“对大自然的热爱,是他们之间为数很少的共同点”。

虽贵为皇后,但在维也纳宫廷,茜茜常常四面楚歌。

宫廷贵族们讲出身讲血统,上溯16代都得家世“纯净”:要求是王室而不仅仅是贵族。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24)

从文艺复兴开始,贵族之间的联姻就讲究血统和家室

茜茜达不到这一标准,只有外公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因为选侯而成为巴伐利亚的国王,家里的财富也远远算不上显赫,甚至被人嘲弄是“乞丐家业”。

茜茜读过很多书,但因不会说宫廷通用的法语,跳舞并不出色,对礼仪也知之甚少,而直接被划归缺乏教养。

所有的这些都让年轻的她不得不承担侧目与微词。

姨妈索菲也是一个颇为强势的婆婆。

她是保守派与教权的维护者,头脑果断,手腕刚硬,当时欧洲人称她是“哈布斯堡唯一的男子汉”。

1848年革命中斐迪南一世退位,把王位传给他的弟弟,也就是约瑟夫的父亲。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25)

哈布斯堡王朝开宗立派人,奥地利大公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约瑟夫是他的四重孙

索菲要求病弱低智的丈夫主动放弃继承权,让18岁的约瑟夫登上帝位。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26)

奥地利的弗兰茨·卡尔大公,原本要接替哥哥斐迪南一世继承王位,在妻子索菲劝说下让位给长子约瑟夫

皇帝对母亲言听计从,在整个50年代,索菲被公众认为是奥地利的“幕后女皇”。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27)

曾做过拿破仑情人的索菲夫人政治手腕自然不一般

最初几年中,茜茜不免遭受她的挑剔,屈从她的意志,而随着年岁渐长,茜茜显露出自己的主见,婆媳矛盾就日渐公开化。

尤其是茜茜的头三次生育,孩子出生不久就被索菲抱走,放在身边养育,声称“茜茜自己就是孩子,带不了孩子”,甚至未经允许茜茜无法自由探望自己的亲骨肉。

这让她分外痛苦,但得不到皇帝的支持。

茜茜的身体在这种精神紧张、沉闷中每况愈下,1860年一度传闻皇后得了绝症,生命垂危。

借着生病需要休养,她逃离了哈布斯堡宫廷。

神奇的是,她一离开皇宫,状况就开始好转,而一回到宫廷,便旧病复发。

此后多年,她一再使用这个借口远离让她厌恶的维也纳。

而在近两年驻外养病的时间里,年轻的皇后变得自信和坚定,慢慢积蓄反击的力量。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28)

茜茜与婆婆索菲之间的不和众所周知,索菲越是被看作强硬推行皇权专政的代表,茜茜就越被民众当作是她的反面,而被赋予美好的寄望:希望她能影响皇帝,推动政治的改革等。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29)

茜茜一家合照,前排左一茜茜,居中是她的婆婆索菲,后排左一就是一战被刺杀的斐迪南大公,后排左二约瑟夫

比如1855年军队中一直沿用的鞭刑被取消,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茜茜向丈夫请愿的结果,但实际上并无证据可证实这一点。

匈牙利在1848—1849年反奥革命后,被削去了锋芒,宪法被剥夺,完全置于维也纳的中央集权之下,民众情绪不满,始终骚乱不断,成为帝国的麻烦。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30)

1848年的匈牙利反奥革命

匈牙利人一直试图让约瑟夫在重新接受宪法的基础上,加冕为国王,恢复应有的民族地位,否则叛乱不可避免。

推动这项事业的代表人物戴阿克与安德拉西伯爵,尤想借力于茜茜来促成此事。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31)

匈牙利政治家费伦茨·戴阿克(Ferenc Deák)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32)

1851年被缺席裁判,用模拟像处以绞刑,被誉为“英俊的绞刑犯”的久洛·安德拉希Graf Andrassy

茜茜1857年随皇帝到匈牙利巡视时,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就对这片国土抱有好感。

维也纳的宫廷显贵们大多是波西米亚人,拥护索菲女亲王,压制匈牙利,更是直接将她推入对方的怀抱。

茜茜开始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事务。

被宫廷认为没有语言天赋的她,学习匈牙利语堪称神速。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普鲁士的军队逼近维也纳,茜茜带着皇子鲁道夫到匈牙利避难,政治含义不言而喻。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33)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奥军被击败,被迫放弃荷尔斯泰因

约瑟夫因战争负荷焦头烂额,写信恳请妻子回来陪在他身边,茜茜却常利用这一点向他施压,在外则每天给丈夫写来措辞强硬的信,希望他答应匈牙利的要求。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34)

茜茜公主周旋于丈夫皇帝约瑟夫和匈牙利的领袖人物安德拉希之间

普鲁士最终打败了奥地利,后者放弃了对于德意志诸邦的领导权,内外交困下,约瑟夫终于做出了让步。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35)

普鲁士打败了奥地利,普鲁士王国的成霸之路渐成

1867年,一个二元的奥匈帝国诞生了,它有维也纳与布达佩斯两个首都,各自拥有议会与内阁,约瑟夫既是奥地利皇帝,也是匈牙利国王。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36)

自从皇帝约瑟夫接受了妥协,成为了匈牙利的国王,最高统治者而非皇帝,奥匈帝国的分裂就开始逐渐显现了出来

这一结果使匈牙利人与奥地利的德意志人一同成为统治民族,但势必造成实际占据大多数人口的斯拉夫民族的强烈不满,要求同等的待遇。

茜茜一跃为“当今全匈牙利最受爱戴的人物”。“从此,匈牙利人把每―次政治上的松动都归功于年轻皇后的善意干预。”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37)

茜茜公主盛装华服

而她回报丈夫的礼物,便是答应再生一个继承人。

1868年小女儿瓦莱丽出生,这个孩子再也没有交给祖母抚养,充分享受到了茜茜的母爱。此前在鲁道夫的教育问题上,茜茜也有力回敬了索菲。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38)

茜茜最疼爱的女儿玛丽·瓦莱丽

6岁的鲁道夫被祖母、父亲安排了高强度的军事化教育,教官“想用水淹和恐吓的方法,将一个6岁的孩子变成英雄”,宫中不少人看出,“皇子会被折磨死或至少变成傻子”,但没人插手敢管。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39)

奥地利王储鲁道夫

鲁道夫性命攸关之际,皇帝不想违背母亲的意志,茜茜出手了,她最后下了一道通牒:“我要求掌握一切有关孩子问题的决定权,他们的环境,居住的地方,受教育的方式,一句话,这一切都由我一人决定,直至他们成年。此外,我还要求,一切涉及我个人的事务,包括对我周围人员的选任、停留的地点、内宫一切部署,全部由我做主。伊丽莎白。于伊舍尔,1865年8月27日。”

堪称是一篇茜茜的独立宣言。

茜茜最终取得了胜利。鲁道夫为此一生感激他的母亲。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40)

年轻的鲁道夫

茜茜依据学识水平来挑选教师,而不仅是军人、神职人员或贵族,这对当时的宫廷而言,“无疑是一场革命”。

在当时,实现这一系列胜利的最大砝码,便是茜茜名扬海外的美貌。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41)

茜茜公主

比起初进宫时的稚嫩,20多岁的茜茜出落得妩媚多姿,她最终长到1.73米,比约瑟夫还高出几厘米。

茜茜以纤腰闻名于世,她喜欢强力束腰,腰围终生保持在令人瞠目的50厘米。出席一些重大活动时,皇后往往是压倒性的艳惊四座。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42)

茜茜公主以纤腰以及如画一般的美貌而闻名

出访的奥地利公使常被问到的问题是,皇后是否像传说中那样美丽。

1873年世博会在维也纳召开,每位来访的君王都想一睹这位“欧洲第一美人”的风采,但茜茜照例讨厌喧嚣而以身体不适为由躲得远远的。

远道而来的波斯国王无法接受这个理由,他宣称见不到皇后就不回去了,时间一长政府压力很大,最后茜茜不得不亲自为他举行告别晚会。

女官记下了当时有趣的情景,波斯国王拿出金边眼镜仔细打量着皇后,从发梢看到脚尖,最后不由自主地喊了一声:“啊,多么漂亮啊!”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43)

亲欧派的纳赛尔丁·沙是卡扎尔王朝的第四王者,是伊朗卡扎尔王朝的第四任君主,永袭的波斯国王。

最让茜茜公主引以自豪的是一头拖至脚踝的丰美秀发,她每天花在头发梳理上的时间长达3个小时,极度依赖女理发师,甚至到了后者如果生病或请假,就拒绝参加礼仪活动的地步。

传奇的美貌除了天生丽质难自弃,也来自于她一生自律甚或苛求的结果。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44)

茜茜公主拥有传奇一般的美貌,盛装时丽光四色,无可匹敌

你很难想象一位帝国的皇后每天摇摆在单杠与双杠之上。

在住过的每一座宫殿里,她都让人安置体操器械:双杠、吊环、哑铃,每日几小时地不懈锻炼。

茜茜严格节食,吃得很少,到后来几乎只靠肉汁、牛奶生存,体重常年都在50公斤左右。

在19世纪,一位超过30岁的女性已被划为半老徐娘,茜茜美貌的名声却持续了30年之久。她深知美丽也是一种力量,皇帝一直是她的爱慕者中最坚定的一位。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45)

对于茜茜公主来说,美丽不是流星一闪即逝,而是如恒星一般照耀整个欧洲皇室

但茜茜并不享受人们的注目和赞美,她天性不喜欢人群。

一次贴身女官说:“人们如果能够看到皇后陛下,是何等幸福”,她回应道:“他们看我就像去看一只会跳舞的猴子。难道这是热爱吗?”

1872年,茜茜最大的对手索菲女亲王逝世。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46)

在强硬的手腕也拼不过时间的力量,茜茜公主的婆婆:日渐衰老的索菲女大公

但在70年代,她却不再参与任何政治事务,而是痴迷于骑马。

有传记作者将其解读为,这是茜茜对皇帝不再让她干预政治的一种抗议。

对匈牙利的偏爱,以及政治明星般的影响力,她可以明显感到贵族内部对她的反对,也就愈加不喜欢待在王宫。

她热爱运动的天性发展到了顶峰。骑马几乎成为她唯一的活动。

她对匈牙利的格德勒不满足,狩猎季节太短,又专门跑到英国的怀特岛、爱尔兰开辟新疆域,一掷千金买最好的马匹,在英格兰与爱尔兰大手笔购置马场。有报纸指责皇后挥霍无度。

骑马追猎是一项极消耗体力的运动,前进速度很快,又要跳跃猎场障碍,当时的女性还是穿长裙侧骑,受女式马鞍的限制,只有极少数人能胜任这种活动。

“茜茜骑马时跑在所有骑手的前面,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段。

”骑友中不乏摔断脖子的先例,她本人也曾从马上摔下来,出现轻微的脑震荡与短暂休克,但这些都无法阻遏她的激情。

茜茜立志成为所有人中最优秀的一位,她曾是19世纪70年代欧洲多项骑术竞技的冠军。

茜茜的骑场便是她的王国,来访者不以身份等级论高下,评价标准唯有骑马技术。

有传言暗示茜茜与她多年的陪骑、英国最好的骑手米德尔顿关系暧昧。但就像另外两位流言男主人公,安德拉西与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其实都没有证据。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47)

作为赛马运动的起源国家之一,英国有许多极为优秀的骑手

茜茜一向鄙夷肉体关系,她和安德拉西终生都保持着柏拉图式的彼此爱慕。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48)

安德拉希伯爵

她曾对许多人不无骄傲地谈道:“是的,那是一种忠诚的友谊,它没有被情爱所毒化。”

每当狩猎季节结束,她就会对自己皇后生活表达极度的厌倦:“我为什么又要回到牢笼呢?我为什么不把自己的骨头摔断,让一切都宣告终结!”

皇后沉浸在娱乐与体育活动中,却往往敷衍、缺席一些国事礼宾应酬,这引起非议不断,但她毫不在乎。

最关键的因素大概是,皇帝从未对她有任何管束或限制。

1882年,失去顶尖同道米德尔顿的陪骑后,茜茜感到乐趣全无,很快全盘放弃了这项运动。

下一个十年,她又倾情投身诗歌创作之中。

茜茜是一个狂热的文学爱好者,最爱的偶像便是大诗人海涅,“海涅的诗中,出现的每一个字母,都是一颗宝石”。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49)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的犹太诗人,诗歌是海涅的武器蕴藏着他对德国的爱

她背诵海涅的诗信手拈来,潜心研究过诗人的生平,并坚信自己可与1856年死在巴黎的诗人灵魂沟通,“他无时无处不和我在一起”。

曾有柏林的文学史家拿出三首海涅未发表过的遗作向皇后请教。

她在回信中指出其中一首并非海涅所作,后人的研究发现她是正确的。

音乐剧《伊丽莎白》中有一句民众骂茜茜的台词:“这个女人不喜欢歌德,不喜欢席勒,她迷恋海涅!”

因为海涅是犹太人,而德意志的反犹思潮日益明显;海涅在诗歌中抨击君主制,讥讽专制贵族,一位皇后偏偏喜欢这样一位诗人,当然分外扎眼。

罗马尼亚的王后卡门·西尔维娅也喜欢写诗,两人结为了诗友,她很理解茜茜为什么在众多诗人中最爱海涅,“因为他对这个世界的虚伪感到绝望,而且坚贞不渝地用笔鞭笞这些空虚!”

茜茜视海涅为精神导师,她完全以一种超脱的局外人视角,彻底站到自己阶级的对立面。她甚至在诗歌中无情地批判丈夫和他的政策。不过她对利害关系也看得很清楚,在诗中写道,如果这些诗行被公之于众,她肯定会被关进疯人院。

生前她将自己庞大的财产,大部分转移到瑞士的银行——认为共和政体比一个帝国王朝要安全得多,以供“流亡时使用”。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50)

瑞士银行拥有当时欧洲最顶级的军事保护力量,因为众多欧洲皇室的财富都在这里

大概也因于此,茜茜放弃了与同代人交流的尝试,她认为自己的诗歌是为“未来人”而作,只有他们才能理解自己。

她将自己的诗集托付给亲信绝密保存起来,限定发表时间不得早于1950年。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51)

茜茜公主为自己的诗集倾入了不少心血

1984年茜茜的诗集首次问世,动摇了此前人们所熟知的形象。她在诗歌中对厌恶的人大肆嘲讽,不乏刻薄。

如今看来这600页厚厚的诗稿,写得平庸无奇,并没有成为她所期望的畅销书。

不少人批评茜茜,作为妻子和国母她严重失职。

约瑟夫执政的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帝国,民族斗争纷起,68年的统治生涯中战争不断,但茜茜很少作为有力的伴侣支持皇帝,为他分担解压。

约瑟夫多年来就像一名勤勤恳恳的公务员,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茜茜常年不在家四处远游,疲惫的皇帝缺乏家庭温暖。一切礼宾负担也都落在他的身上。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52)

承担重担的约瑟夫

从一些诗歌可以看出,茜茜对此也有负疚感。

1883年,53岁的约瑟夫爱上了皇宫剧院女演员卡塔琳娜·施拉特,后者比他小20岁。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53)

皇帝约瑟夫的情人,皇家歌剧院的女演员卡塔琳娜·施拉特

茜茜非但没有生气阻拦,反而成为这段恋情的最大支持者。

当然这不是皇帝第一次坠入爱河,但茜茜看中施拉特不是宫廷命妇,不会搅和政治;另外她希望善解人意的女演员,带给皇帝一些安慰与快乐。

施拉特对外的正式身份是“皇后的女友”,皇帝出门拜访不便,茜茜多次邀请她来美泉宫;甚至当两人发生了争吵,还会出面调解安抚。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54)

茜茜理解约瑟夫所承担的重负,但她并不想一同承受,她希望自己远离宫廷,得到她所期望的自由

作为一个母亲,茜茜也许仍然称不上合格。

她对自己抚养长大的小女儿瓦莱丽,倾注了“近乎歇斯底里式”的母爱,让后者有时感到窒息。

而对婆婆带大的二女儿吉塞拉与儿子鲁道夫,则格外淡漠,也从未试图修复与他们的关系。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55)

不幸夭折的大女儿索菲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56)

童年时的次女吉塞拉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57)

次女吉塞拉与儿子鲁道夫

皇子鲁道夫激情、爱幻想、有头脑,个性与茜茜如出一辙,他崇拜热爱母亲,每每向她倾诉但都被忽略。

茜茜反贵族的立场同样也遗传给了儿子,鲁道夫和母亲一样崇拜安德拉西,反教权,赞成共和制政体,经常化名在报纸上发表抨击特权与专制的文章,这些茜茜从不知晓。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58)

与父亲约瑟夫政见不合的鲁道夫其实内心很崇拜自己的母亲茜茜公主

茜茜在宫廷受到排挤而选择漫游,但鲁道夫无从逃避,作为继承人他被父亲压制,不仅观点截然相左,也不让他插手政治事务。

除了瓦莱丽受母亲支持,按照自己心愿恋爱结婚,两个大孩子都是传统的政治联姻。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59)

鲁道夫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女儿斯蒂芬妮公主在维也纳的奥古斯丁教堂内结婚,这是一桩政治婚姻

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个人感情上,鲁道夫都苦闷而毫无出路。

1889年1月30日,精神上陷入绝境的鲁道夫与情人玛丽·韦采拉共赴黄泉,先开枪打死了她,然后饮弹自杀。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60)

鲁道夫遗容,头部为掩饰自杀的伤口而包裹头巾

为了维护王室尊严,这件事最后被定义为皇子一时的精神失常。

他的死,给这个飘摇帝国更添一份末世色彩。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61)

奥匈帝国已呈现颓废不前的末世景象

这一悲惨事件对茜茜打击极大,但她始终不知道儿子自杀的真相,而是由此对家族遗传精神病这一点看得更重,自叹自怜,抱怨命运。

有人因此直指茜茜的自私。一位比利时的公使夫人对此评价:“如果她少考虑一点自己,多想一想她应尽的义务,那么这个灾难就不会发生。”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62)

茜茜公主

1889年底,茜茜把所有彩色的服装,各种名贵的珠宝饰品都送人了,一身全黑的丧服,保持这种“悲伤的圣母”形象直到生命终结。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63)

全黑丧服的茜茜

生命最后的十年,她心灰意冷,漂泊是唯一的宗旨。她带着几个随从漫无目的地周游列国。

她在横穿欧洲时,在苏黎世、卢塞恩等地逗留,最终到了日内瓦。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64)

茜茜一身黑衣(左),横穿欧洲,派遣内心的郁意

“瑞士的人民哪,你的山是如此美丽,你的表真准时。但对我们来说,对皇室的复仇之心又是如此危险。”

茜茜公主在纸上写下的寥寥数语,已经可以洞悉她对于自己命运走向的预言。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65)

茜茜公主惯常用抒情诗来记录自己的日常

婚姻中热情与爱意的干涸,儿子的过早逝世带来的愧疚,以及旅途的疲惫,让这位皇后对生命产生了倦怠,她开始不耐烦地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66)

一身黑衣已成为茜茜的惯常打扮

她的女儿瓦莱丽写道:“妈妈早已不是以前的妈妈了,她甚至日夜渴望死亡的到来。”

她不断表达对生命的厌倦,以至于拒绝护卫的保护,阴郁厌世的情绪让身边所有人都开始为她忧虑。

尽管瑞士警方一直在提醒时局的紧张督促她加强防护,她假装什么也没听到。

茜茜非常热衷于沿着日内瓦莱蒙湖漫步或是在山间行走,她最爱这一片地区的宁静。

也许她真的想静一静。

1898年9月10日中午,茜茜公主准备乘船离开日内瓦。

她走出旅馆,仆人拿着行李,女官陪伴在身边,她们缓步向码头走去。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67)

远处,一名男子在遮遮掩掩地观察着女士们。

这个名叫卢伊季·卢切尼的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为了“一鸣惊人”,想刺杀一名贵族。

他本来想刺杀奥尔良公爵,但奥尔良公爵临时将他的行程改变了。

而茜茜当时虽然匿名在日内瓦逗留,但报纸上还是报道了她的行踪,因此卢切尼决定把奥地利皇后选作靶子。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68)

卢伊季·卢切尼的刺杀行动

卢切尼终于等来了茜茜,他向她走去,待到了近前,他猛然拔出锥子,对着茜茜公主的胸口戳去,锥子又尖又细。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69)

茜茜公主被刺杀的瞬间

茜茜甚至没有感到什么痛感,她的最后一句话是:“出了什么事?”

这一切乍看上去只是一番恶意的碰撞,在最初的惊吓过后,她从地上爬了起来,自己走到船上。

可是,刚一上船,她就倒了下去。

身边的女官连忙松开她的紧身胸衣,发现胸口上有一个很小的血点,但很快在心脏处就出现了一块血瘢。

船长命令船掉头回岸,人们用担架把她抬回旅馆,在旅馆里,医生切开了皇后的肘窝动脉,血不再向外喷涌。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70)

赶紧被抬回旅馆的茜茜公主,但在没有医生的情况下,缺乏必要而又及时的救护,她的生命已经走向了终结

茜茜死了。

卢切尼事后说:我只想要杀死一名皇室成员,不在意是什么人。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71)

刺杀者卢伊季·卢切尼遭到了逮捕.

他的话很简短,原因也很简单,看上去没有任何政治原因,就是为了出名,这是一个绝对疯狂的理由。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72)

刺杀者卢伊季·卢切尼的照片与供词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73)

刺杀者卢伊季·卢切尼刺杀茜茜公主的凶器

而从地缘政治的更深层次解读,这应该是来源于意大利人对奥匈皇室的嫉恨,因为茜茜所代表的哈布斯堡王朝,也就是她的丈夫的家族侵占了意大利的领土。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74)

奥匈皇室哈布斯堡家族与意大利领土之间的纠葛是这次不幸的根源

尽管茜茜对他们保持了最大的热情。但意大利人并不喜欢奥匈皇室,也连带仇恨上了这个美丽的公主。

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已经和茜茜公主没有关系了。

她死了,茜茜终于解脱了。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75)

茜茜背刺身亡成为震惊欧洲的头条,当然对于奥匈帝国来说,这只是开始

“你的生命,茜茜,终有一天会生活在海上,远离此处。”这是与茜茜最为契合的安德拉希公爵曾这样对茜茜说。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76)

与茜茜公主个性投契的安德拉希公爵

而法医在尸检时发现了茜茜手臂上的刺青图案:一只海锚。

也许这代表着茜茜的内心,希望这只海锚能够带着她永远出发,向着大海宽广的深处,向着自由。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77)

茜茜公主、奥匈帝国的伊丽莎白皇后葬礼

爱写诗的茜茜给世间留下了三百多页的诗作。

她曾说,必须把这些诗作公开发表,版权归于匈牙利被迫害者的后代。

她说,在这个地球上,接下来的日子不会比今天有更多的和平与幸福。

历史不幸为茜茜言中。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78)

历史的车轮滚动,席转整个欧洲的混乱即将开始

在她去世16年后的1914年,奥匈皇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遇刺,一战爆发。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79)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德大公及其妻子遭到暗杀

1918年,一战结束,在10月份的四天之内,曾经辉煌一时的奥匈帝国在顷刻间就分崩离析。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80)

奥匈帝国分崩离析,是欧洲历史上分裂得最为彻底的国家

1934年,奥地利内战爆发。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81)

奥地利内战爆发

接着,是席卷全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82)

人类的浩劫:席转全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茜茜公主的丈夫弗兰茨·约瑟夫在一战期间去世。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83)

弗兰茨·约瑟夫在一战中病死

他死时躺在嘉布遣会教堂的地下墓室里,身边正是他的皇后茜茜公主。

相比生前的聚少离多,也许死后他们就可以在另一个世界,抛开所有的俗世,甜蜜幸福,天长地久。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84)

生前聚少离多,约瑟夫与茜茜在死后终于能够长久的在一起

也许,这才是一个让世人都能够满意的美丽童话的结局。

林徽因曾说爱情的宿命(她的一生是否真的印证了童话里没有爱情)(85)

皇帝约瑟夫与茜茜公主的邂逅是否真的是童话般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