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疫情后消费复苏的机会,借由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完成城市能级跃升,是杭州城市层面关注的重大课题。杭州市政府在《三年行动计划》和2022年11月最新《若干政策意见》中明确提出,商圈提升改造、夜间消费激活、“元宇宙”新消费场景和新电商等举措,是建设新型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但我们认为,深度推进文商旅建设以树立特色文旅之下的“杭州消费”标签,更是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思考。

杭州 消费中心城市(诗画杭州打造特色消费中心城市)(1)

杭州 消费中心城市(诗画杭州打造特色消费中心城市)(2)

“出圈”方式一:文化载体与商业场景结合,以新消费撬动老城商圈改造

1、南宋御街/河坊街:老城文化景区提升,传统商业迸发亮点

南宋御街是南宋文化和杭州“老底子”的发源之一,以其为核心的“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于2008年初正式启动。

文化氛围上,工程引入了中国美院院长王澍的大师作品,此外,承载着南宋老城历史的载体建筑与创新老字号、代表新生活方式的茶饮等业态相融,塑造了大井巷等周边区域的本地生活新消费场景,推进传统旅游贴近城市生活与消费。

杭州 消费中心城市(诗画杭州打造特色消费中心城市)(3)

杭州 消费中心城市(诗画杭州打造特色消费中心城市)(4)

杭州 消费中心城市(诗画杭州打造特色消费中心城市)(5)

2、德寿宫:数字化赋能传统景区建设,文旅消费融入生活

“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在线上线下技术融合、新场景“元宇宙”赋能方面,也不断创新消费方式,让传统文化走出景区,深度融入生活。

德寿宫的重建,充分利用了AR/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活化历史遗迹,以全新的表现形式重现南宋历史文化;同时,相关文创周边延长了文旅消费链,亦使短时文旅行为融入日常生活。

杭州 消费中心城市(诗画杭州打造特色消费中心城市)(6)

“出圈‘方式二:文化塑造片区,打造住客共享消费生活

1、景区与生活联动,融入在地化生活

引领具有城市气质的消费、在此基础上激活消费欲望、培育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和商业审美,已成为杭州独有的商业标签和气质。

大运河文化艺术带通过对在地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形成生活氛围,塑造了融古通今现代的文化生活带。

● 步行街串联旅游资源:串联大运河沿线博物馆、工业遗存与历史建筑。

● 改造历史街区:老街区改造秉持“修旧如旧”的理念,拓宽道路、升级绿化以增加游逛性。

● 主客共享的生活氛围:以大兜路为代表,咖啡馆、西餐吧等人气轻餐逐渐集聚在此,让日常生活与打卡游乐同时成为可能。

杭州 消费中心城市(诗画杭州打造特色消费中心城市)(7)

杭州 消费中心城市(诗画杭州打造特色消费中心城市)(8)

2、树立精神符号,形成中产消费生活社群

利用自然与人文资源吸引文化相关从业者,而后随着生活配套成熟,吸引大量具有价值认同的城市中产阶级,如今良渚文化村社区已成为衔接城市与远方的标杆示范。

● 树立精神符号:以良渚文明为窗口,树立“诗与远方”的精神符号。

● 大师设计公建:从良渚博物院、美丽洲教堂,到安藤忠雄的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公共文化地标相继落地。

● 构建未来社区:“微更新”和“微治理”推动未来社区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活社群的凝聚。

杭州 消费中心城市(诗画杭州打造特色消费中心城市)(9)

以文化为魂、文旅为引,以文化自信丰富和创新消费场景与业态,并充分利用数字科技赋能,方能打造文商旅融合的杭州特色消费中心城市。在中国城市的发展进程中,仲量联行也致力于推进商圈规划、文商旅提升,并深度参与了湖滨路步行街等特色商业步行街的改造,期望未来继续参与城市共建,为实现更加美好的都市生活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