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起陇西》这些历史古装戏中,古代各种官员称谓经常让我们头晕,比如里面出现的中书监,给事中,加官等等,傻傻的不清楚都是些什么官员头衔,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东汉末年长安最高的官职?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东汉末年长安最高的官职(从风起陇西出现的中书监)

东汉末年长安最高的官职

在《风起陇西》这些历史古装戏中,古代各种官员称谓经常让我们头晕,比如里面出现的中书监,给事中,加官等等,傻傻的不清楚都是些什么官员头衔。

下面就简单聊一下两汉三国时期的一些常见官职称呼,比如三公九卿,丞相,尚书,中书,给事中,侍中,黄门侍郎等,以及什么是加官? 看看它们都是什么级别,有那些权力,顺带了解古代官职发展‬的一点‬历史。看看能否理顺一下这些复杂的古代官名,帮助大家轻松入戏?

古代官职,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类。三公九卿,丞相,尚书,中书,给事中,侍中,黄门侍郎这些都属于朝廷中央官职而太守,州刺史,州牧,县令等等,是地方官职。今天主要聊中央官职。

[三公九卿]

关于朝廷中央的官员制度,可以从大秦说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君主专制,实行丞相总揽朝政,太尉掌管兵权,御史大夫作为副相和监督的制度。这就是常说的三公,为级别最高的官员。朝廷俸禄为秩‬一万石

九卿为先秦时期就有的中央官员,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加上少师、少傅、和少保,负责朝廷各种具体事务,俸禄为秩二千石。秦汉各朝代具体配置可能超过九个,名称叫法也‬不同,但习惯上还是都叫九卿。东汉时期,一公管三卿,三公管九卿,合为三公九卿制,这是秦汉的中央官制。

三国关于袁绍的描述,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所以,当十八路诸侯起兵讨董卓,袁绍就自然被推举为盟主了‬,刘备三兄弟也积极投靠。

西汉初,继承秦制,丞相就是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百官之首。“掌承天子,助理万机”。当时,除了皇帝的未央宫有议事大殿,在宫廷外面的丞相府也有朝会殿供官员开会议论。甚至,皇帝和丞相讨论国家工作,不一定是在未央宫,也可能出宫亲临朝会殿的。

三国时期,著名的丞相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任汉朝丞相;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蜀国丞相。

[尚书起源]

汉武帝年轻的时候,帝舅田蚡以外戚身份拜相,权力从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到官员考核任免,甚至可以随意用人,凌驾于君主之上。汉武帝非常不满,引发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促使武帝限制丞相的权力。

武帝挑选宫廷御用少府里负责发文书的小官吏‬,即尚书,成为私人秘书,来处理丞相的天下章奏。原来丞相都是自己处理各种事务,然后直接给皇帝汇报,现在要经过尚书来传递。这样,尚书就逐渐揽权了,而丞相的地位大不如前了。

[中朝官和加官]

尚书是在宫中办公,于是和外面的丞相府,形成了外朝与内朝两个办公制度,内朝也叫中朝。尚书是中朝官,而丞相是外朝官,这个制度就是汉武帝开启的,目的就是削弱丞相权力。

中朝,或者内朝,主要由尚书、中书、侍中、散骑、给事中、中常侍等组成,成为实际上的中央决策机关,因为是‬近臣,地位渐高。起初‬,中朝官,一般都是通过“加官”来实现的。

加官就是在本职之外,再兼任别的官职,也经常作为皇帝奖赏大臣,给予升迁的官职。成语“加官进爵”,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曹真,就是“拜中军大将军,加给事中”。

《风起陇西》中的给事中,是秦汉为列侯、将军等的一种加官。他们一般侍从在皇帝左右,皇帝有什么问题,他们即刻应对解答,同时也参议政事。因执事于殿中,故名。

当时这些中朝官,并没有实权,但能够在皇帝身边参与议论政事,审议奏章,帮助起草皇帝诏书,所以实际影响力超越许多的外朝官,升迁机会也多,是皇亲士族特别追求的。

[宫禁,省]

后来,武帝越来越享受生活了,经常“游宴后庭”,就是在后庭一边玩乐,一边处理朝廷工作。这又苦了尚书,他不方便进后宫给皇帝传递文书了。为什么呢?

原来,宫廷里面还分为禁外和禁内,或者分宫、省两大区域。省和禁外是一般士人能够进出的地方,而宫和禁内就是后宫禁地,士人无法进出。如果加上皇帝办公的大殿,皇宫就进一步明确划分了宫中、殿中、禁中三个管控区,每个区都有宫墙环绕,分别由宫门、殿门、禁门出入,由不同的卫士来把守。

尚书虽然是内朝官员,但也只能够在宫中的禁外区办公,还进不到禁内。

[中书起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在晚年又增置了中书,与少府的中书谒者合并,由宦官担任,这样就可以方便进出后庭禁中了。第一个担任中书令的就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因为司马迁在天汉二年(前99年)被处罚了宫刑

在汉武帝时期,丞相三公,尚书,中书都是同时存在的。

[汉武帝后的尚书]

自武帝后,尚书作为皇帝身边的枢密机构,地位日益重要。武帝临死,诏权臣霍光,即霍去病的弟弟,领尚书事辅佐少帝。首创“领尚书事”, 让外朝官有权处理机密政要。

尚书设置‬了‬令,仆射(副令)等官名。尚书官职级别不高,尚书令俸禄秩一千石,远低于丞相三公的一万石,但因为在皇帝身边办公,实际权力和影响力就高于三公了。这正是皇帝限制丞相府相权的手段。

到东汉时,尚书才‬有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名称了,叫尚书台,也称尚书省。同时,开始分诸曹来管理众多的事务了。随着尚书台成为皇帝的主要办公机构,就逐步凌驾于丞相三公之上了。

但‬尚书掌管出令,还‬负责日常行政,即‬一方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权力极大,也引起君主的担忧。

[完善中书]

当时的中书,仅是以宦官身份在禁中办公的尚书人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机构。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受封魏王(汉朝原来是不封异姓王的,这是要篡位的征兆),设置秘书监,“典尚书奏事”,即尚书的奏事也需要过手秘书监了。

到曹丕继位,改秘书监为中书,掌管诏令,就‬是‬帮助‬皇帝‬写‬诏书‬了,进一步弱化尚书的权力。分设中书监和中书令,作为中书的首脑官员。中书正式成为一个中朝的独立机构,因为中书也是在宫中省内这片禁外区办公,故称中书省

三国名将钟会,任中书侍郎,协助修改文书;另一位西晋大臣张华,是中书令,“当时诏诰,皆所草定”。同时期荀勖,在司马炎伐吴时,为中书监。后改任尚书令,勖曰:“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耶!”,因为中书省内有一水池,名凤凰池。可以看出来,中书监的权力远高于尚书令了,以至于荀勖非常不开心这次工作变动。

[门下和侍中]

汉代的禁门涂以黄色,故称黄门。能够进入黄门禁地,都是皇帝非常亲近信任的人,一般是皇亲少年,贵游子弟,经过加中朝官,如散骑侍郎、侍中等,才能够方便出入。

汉武帝很喜欢霍去病,就给他加侍中,让他能够经常出入黄门和武帝见面。侍中是皇帝的近臣,在皇宫中服侍君主,掌管皇帝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给皇帝端尿盆,故极得皇帝的信任。

东汉末年,侍中和黄门侍郎已经成为定职定员,这是门下机构的开始。刚开始,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评审尚书的奏事。

因为当时尚书省已经成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一切事务都要通过尚书省来禀奏皇帝。尚书台官员众多,工作效率很高。但皇帝精力不够,奏章堆积,无法及时处理,需要有人来帮助。

门下这些亲近皇帝的侍中,侍郎,散骑,给事中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皇帝的助手,门下省就发展起来了。

“门下,省尚书事”,就是说门下这个机构具备对尚书的奏章有封驳权了,可以对尚书的工作进行审议和纠错。同样,也对中书省代表君主下达的诏令有封驳权。这样,门下的作用,就是在尚书和中书之间,帮助君主进行监督评议,保证下达的诏书、往来的奏章不会出现错误。

侍中和黄门侍郎是门下省的正副官员,散骑常侍地位要低一些。

[三省制度]

尚书发源于汉武帝,东汉时期完善;中书虽然也起源于汉武帝,但真正让它变成实质性官职还是在曹操曹丕的曹魏时期;门下在主要是魏晋司马时期建立完善的;

到西晋,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基本上就成体制了,宣告古代官员制度中有名的三省制度诞生了。

中书省作为决策部门,负责政策拟定,类似朝廷中央秘书处;

门下省作为审核督察机构,负责政策制定正确无误,核实后才正式颁布,类似稽查和盖章双重作用;

尚书省就是行政执行机构了。以后,还要分出许多的部委分管各项具体事务,就和今天国务院的功能相当了。

所以,中国早在一千多年前,通过实践摸索,发明了三权分立的管理体制。各个机构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围绕君权,合理工作,让帝王管理整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变得顺畅有效,从而实现政通人和,民生兴望的统治。

这里有一张考古专家绘制的北魏时期洛阳都城图,里面可以清楚看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个省台的办公地点。从办公区域与皇帝的距离远近,基本上可以感觉到那个机构的重要性和权力。

这样,就形成了尚书管理行政工作,处理奏章事务;中书帮助皇帝起草‬颁发诏令文书;门下对中书诏令和尚书奏章进行审议;这样一个比较有效的、分‬权‬又‬平衡的中央管理制度。

[三省六部制]

隋朝,尚书省下属开始‬分部,最后到了唐朝,最终形成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尚书。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这就是完整的三省六部制。该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框架都保留下来了。

因此,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最成熟的中央官职系统,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延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