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遗迹和文物中,寻找历史的记忆

在文明的解读、还原和传承中

增强自信心与自豪感

黑龙江地处祖国边疆,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遗存丰富,文物资源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经过几代文物考古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省考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成果,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东北远古文明的起源、疆域形成、民族融合与迁徙和近代化进程。

“十三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努力做好大遗址保护工作,在完成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课题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主动性考古发掘和研究有序开展。

遍及全省各地的20余处遗址的科学发掘工作,为构建黑龙江区域考古学文化序列,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丰富的考古学资料和依据。

本报特选取其中的10项重要成果,展现黑龙江流域文明的独特魅力,从旧石器时代走来的璀璨辉煌。

1、大兴安岭呼中北山洞遗址

北山洞遗址位于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镇西北约2公里的北山半山腰上,南距呼玛河支流约250米。该遗址于2013年调查发现,2014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试掘。2016年对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40余平方米。依据地层叠压关系以及出土遗迹遗物的差异,将发掘所获的文化遗存划分为四个时期: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新石器晚期、汉代鲜卑文化遗存。发掘基本明确了呼中北山洞遗址各层堆积的文化内涵及年代,初步确立了大兴安岭地区史前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黑龙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文物(黑龙江流域十大古遗存)(1)

北山洞遗址出土石镞

2、饶河县小南山遗址

小南山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乌苏里江左岸,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2015~2020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展连续考古发掘,取得了黑龙江流域考古研究历史性的新突破。一是确认发现连续多时期的文化遗存,跨度15000余年,其中第一期文化遗存距今约17000~13000年,对构建黑龙江下游乃至滨海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意义重大。二是发现东亚地区系统用玉的最早证据。三是小南山遗址诸时期的考古学遗存,一脉相承,稳步发展,显示了持久的生命力和爆发力。饶河小南山遗址考古发掘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黑龙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文物(黑龙江流域十大古遗存)(2)

小南山远眺(自东向西)

3、穆棱市泉眼河南遗址

遗址位于黑龙江省穆棱市穆棱镇泉眼村南约250米,穆棱河左岸与泉眼河交汇处的二级台地上。2017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黑龙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文物(黑龙江流域十大古遗存)(3)

泉眼河南遗址Ⅱ区M1(新石器时代)出土玉斧。

此次发掘是首次在穆棱河上游地区开展大规模、正规的考古工作,填补了这一地区田野考古工作的空白,对发掘区所含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汉魏三个时期文化遗存的揭示,对于初步构建及完善穆棱河上中游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体系,以及深入开展该区域文化谱系、生业方式、生态环境及人地关系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4、抚远市亮子油库遗址

遗址位于抚远市西南约6公里处蛇山西坡的二级台地上,北距黑龙江约4公里,南临浓江河。2016~2018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黑龙江大学考古系联合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00余平方米。遗存堆积包括新石器、汉魏、辽金等多个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陶器遗存根据纹饰可分为三类。该遗址内涵丰富,层位堆积复杂,对于建立黑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考古学文化编年序列尤为重要。

黑龙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文物(黑龙江流域十大古遗存)(4)

亮子油库遗址出土陶罐(新石器时代)。

5、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

洪河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洪河村南约1公里处。遗址文化层堆积深厚,是嫩江流域目前发现堆积最厚、保存最好的遗址。

黑龙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文物(黑龙江流域十大古遗存)(5)

洪河遗址房址(新石器时代)

2013~2019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洪河遗址进行正式发掘,明确了洪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与昂昂溪文化属于同一类遗存,是昂昂溪文化的中心聚落,对于中国史前考古的聚落研究具有特定的意义,为“考古中国”研究提供了难得的黑龙江流域案例。洪河遗址考古发掘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9年度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6、依兰县临江城址

城址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宏克力镇宏克力村临江屯西南约500米、松花江右岸的一级阶地上。2018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城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1340平方米,清理房址11座、灰坑32个、灰沟3条、灶址7处,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铁器、铜钱等文物标本200余件,包含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晚期、靺鞨、唐代、辽金五个时期文化遗存。

黑龙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文物(黑龙江流域十大古遗存)(6)

临江城址出土石斧。

临江城址文化遗存的揭示,对于初步构建和完善松花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体系,以及深入开展该区域文化谱系、生业方式、生态环境及人地关系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7、东宁市南道口遗址

遗址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市大肚川镇太平川村东南约4000米,东北距东宁市区31000米。2018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发掘面积1100平方米,发现了早、晚两个时期的遗存,清理出属于早期遗存的半地穴式房址8座,灰坑2个;属于晚期遗存的灰坑1个。出土了陶、石、铁等不同质地的遗物200余件。

黑龙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文物(黑龙江流域十大古遗存)(7)

南道口遗址出土陶罐(团结文化)。

该遗址的早期遗存时段应属于绥芬河流域广布的“团结文化”遗存。此次发掘为明确团结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以及与周邻地区其他考古学文化的联系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8、阿城李家马架子遗址

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蜚克图镇蜚克图村李家马架子屯南约250米的岗地上。2016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1300余平方米。共清理房址5座、灰坑31个、灰沟5条,出土陶器、石器、骨器及动物骨骼等文物标本共计200余件,可辨器形有罐、碗、壶、豆、砖、纺轮等。此次考古发掘对认识和了解松花江中上游地区汉魏、靺鞨、辽金时期部分遗址文化面貌,为该区域内历史文化演变、社会生产生活、自然环境变迁等方面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黑龙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文物(黑龙江流域十大古遗存)(8)

阿城李家马架子遗址出土陶罐。

9、大庆市九间遗址

遗址位于大庆市大同区太阳升镇九间村西南约1公里处。2019年~2020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黑龙江大学考古系联合对九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房址、灰坑、窑址等遗迹,出土遗物丰富,主要有陶器、铁器、瓷器等,并出土大量动物骨骼。

黑龙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文物(黑龙江流域十大古遗存)(9)

九间遗址出土陶器。

九间遗址的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如此大规模的非城类遗址,在黑龙江地区辽金时期遗存中是罕见的,通过发掘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此类遗存在辽金时期人类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九间遗址代表了辽金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的一个新类型。

10、阿城金上京城址

金上京城址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南郊2公里,是金王朝修筑的第一座都城。

根据上京城遗址的面积与遗迹、遗物分布情况,以及上京城的保存与研究现状,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了详细的考古工作计划,于2013年始开展了连续的考古工作。

黑龙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文物(黑龙江流域十大古遗存)(10)

金上京城出土龙纹瓦当。

近一个阶段开展的考古工作,拓展了对金上京城址形制结构特征和历史沿革的认识,将进一步推动金上京都城遗址的考古学研究,并为金上京遗址的有效保护提供学术支撑和依据。

记者:董云平(图片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