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苟不懈,克勤小物”,这是曾国藩的做事准则。不苟,即不苟且、不随意,态度端正、一丝不苟;不懈,即不松懈,不拖沓,不懒惰。对待每一件小事都勤勤恳恳,做得一丝不苟,这样每一件小事都做成了,大事也就成了。

曾国藩人贵以恒事成于敬(做事当不苟不懈)(1)

关于做事不苟不懈,曾国藩曾给家里写过一封家书:

男近来身体不甚结实,稍一用心,即癣发于面。医者皆言心亏血热,故不能养肝,热极生风,阳气上肝,故见于头面。男恐大发,则不能入见,故不敢用心,谨守大人保养身体之训,隔一日至衙门办公事,余则在家不妄出门。现在衙门诸事,男俱已熟悉,各司官于男皆甚佩服,上下水乳俱融,同寅亦极协和。男虽终身在礼部衙门,为国家办照例之事,不苟不懈,尽就条理,亦所深愿也。

意思是,儿子我近来身体不太好,在政务上只要稍微用心,脸上的癣便发了出来。医生都说这是心亏血热,以至不能养肝,热极生风,阳气上肝,所以表现在脸上。我担心癣疾大发,不能入见皇上,所以不敢用心。我每天都在谨守您对于我保养身体的训示,隔一天到衙门去办公事,其余时间在家不随便出门。现在衙门的事,儿子我都熟悉了。属下各个部门官员对我非常佩服,所以做起事情来是上下水乳交融,同龄人之间也很和谐。儿子我虽然终身在礼部衙门,为国家办照例之事,丝毫不敢马虎松懈,一概按规矩办理,也是我很愿意去这样做的。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在朝廷当差的办事原则:做事不苟不懈。不苟,就是不苟且、不随意,态度端正、一丝不苟;不懈,就是不松懈,不拖沓,不懒惰。尽就条理,一切都有有条有理。

曾国藩一生做事不苟不懈,即使是小事,他也是勤勤恳恳,做得一丝不苟。在一则题为《克勤小物》的读书笔记中写道:“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百尺之栋,基于平地;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万石之钟,一铢一两之所累也。”自古以来成就大业的人,大多是从克勤小物而来的。万丈高楼,始于平地;千丈锦帛,是一尺一寸所积累起来的;万石之钟,也是一铢一两积攒起来的。正应了那句“层台起于垒土,抱木生于毫末”的意思。

曾国藩人贵以恒事成于敬(做事当不苟不懈)(2)

曾国藩的举例,都是从克勤小物而成就大事。什么是“克勤小物”?不难理解是指做事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事,即使是小事,也要一丝不苟、坚持不懈地做好。这样每一件件小事都做好了,大事业就自然而然地成就了。

曾国藩认为眼高手低最易坏事,“流风相扇,高心而空腹,尊己而傲物,大事细事皆堕坏于冥昧之中。”所以,他认为作为主政官员务必做事勤奋笃实,事必躬亲,如果能够把一件件小事都做好做顺,那么大事自然而然地成就了。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那些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人,而且这种人身上又就坚持不懈的精神,所以这类人成功是很容易的。家庭里面如果有个这样的人,基本你就不用操心什么了,很多事情他都会安排好,就像曾国藩一样,作为家中的老大,为父母的健康操心,为弟弟们的前途担心,为家族的兴旺操心。真是有这样一个人,曾家才能够得以兴旺。虽然有点夸大曾国藩在曾家的作用,但是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曾国藩人贵以恒事成于敬(做事当不苟不懈)(3)

从曾国藩的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一人一家之兴旺,必然与兢兢业业、不苟不懈有关,即做事做人的态度和准则,时间越长,越要看这一点是否做得足够好,越到最后一个人长期养成的这种态度、习惯和准则,往往决定了一个成就的大小。

品读曾国藩(pinduzgf),修身、修心、治学、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