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狄仁杰

神探狄仁杰评分为什么那么高(各版本神探狄仁杰)(1)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人。他出生官宦世家,祖父曾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名臣,所以狄仁杰少年得志,青年为官,但初涉仕途的狄仁杰并非一帆风顺,因为为人耿直,得罪了不少人,被陷害入狱,后遇唐朝著名画家,也是他案件的主审官阎立本明察秋毫才得以昭雪平反,后来两人结成莫逆之交,成为一段佳话。出狱后的狄仁杰,因为为官干练,特别是擅长断案,很快就升为大理丞,掌管国家刑法,在此任间他亲躬审案,处理前任积案无数,纠正错案17000多起,颇得时人称赞,后来《狄公案》中的故事多是从这个时候狄仁杰的所作所为中而来。

狄仁杰被荷兰人传诵

神探狄仁杰评分为什么那么高(各版本神探狄仁杰)(2)

《狄仁杰断案传奇》———根据高罗佩的《狄公案》拍摄。因为当时的条件所限,只完成其中的四个故事,十年之后,又改编补拍了该书的九个故事,并根据清代《狄公案》与《唐书》部分史料拍摄了《狄仁杰与武则天传奇》,最早版本的《狄》拍摄于1987年,由5个故事组成,包括《黄金案》、《四漆屏》、《断指记》、《莲池蛙声》、《玉珠串》,由孙承政主演。《狄续》是继前者之后的第二系列,共有《铁钉案》、《汉家营》、《红阁子》、《御珠案》、《朝云观》、《紫光寺》、《狄仁杰与武则天传奇》、《京师案》、《棋谱案》、《铜钟案》10个故事。其中,《狄仁杰与武则天传奇》取材于《狄公案》;另外9个故事则取材于《狄法官的故事》。扮演狄仁杰的分别是太原话剧团孙承政和江苏人民艺术剧院的马昌钰。

观众评价:能想起这个版本的观众大都在35岁以上,他们对它的评价是,最忠实于原著,而且两位演员堪称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尤其是马昌钰版的狄仁杰不言自威,从外貌到神态那就是活脱脱的狄仁杰,虽然现在的梁冠华演绎也非常准确到位,但马昌钰更像正版。

《护国良相狄仁杰》

神探狄仁杰评分为什么那么高(各版本神探狄仁杰)(3)

电视连续剧《护国良相———狄仁杰》,分为《京都疑云》、《月沉江南》、《风摧边关》、《古墓惊雷》四部,各20集。四部剧围绕着不同的四个主题线展开:《京都疑云》剧以皇位的继承权为主线,以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为背景。《月沉江南》剧以朝中权贵假借赈灾救济为名贪污腐化的案件为背景。《风摧边关》剧则是以长城多年失修,内忧外患引起了边关战乱,对于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民众为报国、为生存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为背景的故事。《古墓惊雷》展现了狄仁杰为使国宝不被流失海外与外国侦探共同破案,展现了不同的中西文化和不同侦破手段的特点。

观众评价:寇世勋扮演的狄仁杰和王姬扮演的武则天,算得上“王牌对王牌”的演出阵容,但剧情还是显得太落俗套,《京都疑云》中狄仁杰身边有两个护卫陶甘、马荣,不但武艺了得,就是脸面也生得英俊,颇有观众缘,所以导演很“顺理成章”地往两人身边安了两个红颜知己东方雨和绯红,并且美貌柔情。类似的情节还有《风摧边关》中武官龙与青楼女子云里花等等,这些现代言情剧必不可缺的要素纷纷在《狄仁杰》中出现,不知是为了锦上添花,还是喧宾夺了主。

《月上江南———狄仁杰洗冤录》

神探狄仁杰评分为什么那么高(各版本神探狄仁杰)(4)

《月上江南———狄仁杰洗冤录》———先是江南赈灾的粮案,赈灾官员猝然死亡,把狄仁杰拖入了是非,本以为死去的恋人却为复仇而来,酷似亲生女儿的柳青青却认了马仁义为义父,这一切巧合让狄仁杰深深感到其中有蹊跷,一封柳元直的血书,让狄仁杰背上了劫持钦差的罪名,柳青青爱上了狄仁杰的贴身侍卫陶甘,前去找马仁义求情救出陶甘,出狱的陶甘很快查出,真正牵扯皇粮盗案的是柳元直,没多久还了狄仁杰的清白,却让柳直元锒铛入狱,柳青青认为是狄仁杰指使陶甘利用了她的感情查案,狄仁杰想利用辞官隐居为名,暗中查个水落石出。

观众评价:中国古代的两大断案高手狄仁杰和宋慈,都被欧阳震华演了个遍。也许是他那张略带黑色的面孔,让导演青睐,也让观众看着舒服,因为香港版《包青天》里的何超群实在是“黑”得让人喜欢,所以欧阳震华版的狄仁杰和宋慈也一定会有不少观众买账,尽管比起内地版狄仁杰,服饰和语言上都不考究,但欧阳震华毕竟也有特色,在港台地区也弘扬了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

《神探狄仁杰》

神探狄仁杰评分为什么那么高(各版本神探狄仁杰)(5)

《神探狄仁杰》———如果说前面的“狄仁杰”都是有根有据,有书可查的话,《神探狄仁杰2》则是由钱雁秋导演原创的,从来没有在任何传媒途径中发表过。导演钱雁秋曾在接受采访时说,《神探狄仁杰2》在制作上比第一部更加精良,80%的场景都是搭建出来的,弥补了第一部场景比较集中的缺陷,在视觉效果上更加的真实可看,制作成本虽然没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电视剧的成本大,但是置景量不比他们逊色。

观众评价:与《包青天》里的包公和展昭有点相似,狄仁杰跟李元芳的搭配也可谓经典出彩。两年前的第一部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关注,两年后的今天在没有任何炒作的情况下,第二部依然引得众人观看,但看过第二部后,观众普遍反映,因为导演太重视特技的运用,反而影响了正常内容的运行,剧情显得有些拖沓。不过观众对于这部戏的低调感到奇怪之外,就是赞扬了,“在这个‘呕像剧’遍地的年代,梁冠华和张子健的清新绝对是一奇。”看剧前很多人不能想像梁冠华的弥勒佛形象居然可以和狄公联系起来,但看后,其气定神闲、思维敏锐的形象深入人心,胖人一样能当干练的警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