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多付出的时间,有一部分获得了应试成绩的提升,但另一部分却是低效、甚至没有回报的。
曾经和一个北大的学生聊天,他说刚进北大的那天,辅导员问他们有什么才艺。他的同学们各种回答都有,唱歌跳舞看星星,而他问了一句:“会做题算不算是一种才艺?”
当时我还在上高中,正在应试的题海中翻滚,自然觉得这回答有点凡尔赛。当然,那个时候还不流行“凡尔赛”这个词。进了大学后,我才体会到那位北大学生说这段话时脸上的失望:明明最后考到了一个学校,为什么有的人高中生活丰富多彩,而我的高中却只有做题、做题、还是做题?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对比带来的落差感太过于普遍和强烈,微博上那个“北大附中的一天”的视频才会获得千万次点击。北大附中是“朝八晚六”的作息,更多高中则是“朝七晚十”;北大附中的实验课可以使用高精密仪器,更多高中的实验课可能基本在于课后作业……最后,在应试的规则下,大家进了同一所大学,但更常见的情况是,北大附中的学生会进入到更好的大学。
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有个人禀赋、家庭环境、教育资源优劣等等。这固然也是很多人羡慕的点。但倘若仅仅是羡慕,北大附中也不会隔一段时间就成为热议的焦点。名校与非名校,此地区与彼地区,教育资源的不均早就是老生常谈的。教育的绝对公平是一个美好的梦想,相对公平也需要久久为功的努力。所以,更多的人关注这个话题,是因为有着和那位北大做题生一样的疑惑和遗憾。
疑惑并非没有答案。经济学有个“边际效益递减原则”,即当投入的成本达到一定比例时,再继续投入,获得收益的增量反而会减少,直到不再增长。高考题目大致是90%的中等及以下难度的试题。所以哪怕高中三年不舍昼夜,大多学生的时间都只是花在了重复演算这90%的题目上。
换句话说,那些多付出的时间,有一部分获得了应试成绩的提升,但另一部分却是低效、甚至没有回报的。
这就是大多数人的遗憾,遗憾在最宝贵的青春年少时没有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遗憾让自己的学生时代回忆起来只有一种颜色,遗憾那个本有着无限可能的年纪变成了不愿意再回首的记忆。
这种遗憾并不是无解的。在边际效应的原则下,让学生适当地少刷些题,少一些挑灯苦读的夜晚,像那个暂停讲课让学生欣赏晚霞的高三老师一样,像那个保证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的唐江澎校长一样,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多接触些自然和人文的美,保留住他们的无限可能性。能做到这一点,再面对北大附中时,网友的情绪也许就没那么复杂了。
既能把学生送到远方,也让学生感受到诗的美,这才是我们遗憾的、羡慕的,也是不难改变的东西。
作者 张雨龙(第一季红星新闻高校评论新秀挑战赛参赛选手)
编辑 尹曙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