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作为行步的工具,在中国历史十分悠久。

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们离不开车,随着时代的发展,车也渐渐变成了一种制度,即用车舆来区分等级,判别尊卑。

古代宫廷的代步工具和奢侈品的区别(古代宫廷的代步工具和奢侈品)(1)

黄帝是古代的造车能手,因其车造得好,故称之为轩辕氏。

谯周考辨古史以后说,黄帝制造车“引重致远,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加马”。

意思就是黄帝造出车以后,少昊时期(五帝之一)出现了牛拉的车,夏禹时期就出现了马拉的车。

于是在中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关于车的记载不可胜数——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车既载,乃弃尔辅;公车千乘,朱英绿滕,等等。

造车代步,车有不同的规格。

“天子大路,诸侯路车、大夫轩车、士饰车”。

唐尧(五帝之一)曾经就是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

古代帝王们封禅泰山,用的就是蒲车,即用蒲草裹轮的车,为的是不伤土石草木。

《后汉书·舆服志》云:“后世圣人观于天,视斗周旋,魁方杓曲,以携龙、角为帝车,于是乘牛驾马,登险赴难,周览八极。故易震乘乾,谓之大壮,言器莫能有上之者也。.......至奚仲为夏车正,尊卑上下,各有等级。”

战国时期礼坏乐崩,车服制有所破坏,秦汉时期在古代车服制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自己的车舆大法。

古代宫廷的代步工具和奢侈品的区别(古代宫廷的代步工具和奢侈品)(2)

天子所乘坐的车叫作路。天子是五路,以玉为饰。所谓五路指的是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

自夷王以后,周室衰微,各路诸侯开始越级乘坐下路。秦国吞并天下,一统六国,秦始皇制作金根之车,也就是用黄金装饰车。

汉朝承袭秦制,“御为乘舆,所谓孔子乘殷之路也”。

乘舆、立车、金根、安车,车轮都是“朱班重牙,贰毂两辖,金薄缪龙,为舆倚较,文虎伏轼,龙首衔轭”,构造极其别致。

天子驾六马,诸侯、九卿四马,大夫三马,士二马,庶人一马。

秦始皇“以水数制乘六马”。汉朝天子也是六马。

乘舆法驾的时候,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将军参乘。属车八十一乘,备千乘万骑。西都行祠天郊,甘泉备驾,称为甘泉卤簿。

东都只是大行乃大驾。大驾由太仆校驾,法驾由黄门令校驾。

古代宫廷的代步工具和奢侈品的区别(古代宫廷的代步工具和奢侈品)(3)

乘舆法驾的时候,公卿不在卤簿之中,河南尹、执金吾、洛阳令奉引,奉车郎御,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

前驱是“九游云罕,凤凰闟戟,皮轩鸾旗,皆大夫载。”

行天郊的时候用法驾。祠地、明堂等仪用十之三,祠宗更简,称为上驾。每次出祠,太仆奉驾上卤簿,中常侍、小黄门为副;尚书为主,则郎令史为副;侍御中为主,则兰台令史为副。均执注,以督整车骑,秒为护驾。春秋上陵级别更低,只直事尚书一人随从,其余令官以下,都先行后罢。

应劭《汉仪》记载,天子法驾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龙以御天下也。有五色安车,有五色立车各一,皆驾四马,是为五时副车。

舆很早就已产生,《易经》中就有舆的记载。

秦汉宫中也使舆。

辇也产生很早,也就是挽车,《诗经》上有云“我任我辇”。

古代宫廷的代步工具和奢侈品的区别(古代宫廷的代步工具和奢侈品)(4)

秦汉时期的帝王日常以辇代步。《汉书》记载,汉文帝在位时期,每每遇到郎官上言,总是停下辇,听其进奏。

汉武帝时期建造明光宫,选燕赵美人二千充实宫中。汉武帝常常坐在辇上,随辇同行的是16个美子。

武帝有一次坐辇到郎署,见一郎官白发苍苍,衣服不整。汉武帝问他,你什么时候做的郎官?郎官回答说,臣叫颜驷,江都人氏,文帝时就做的郎官。汉武帝又说,这样老哇!郎官恭敬地回答,文帝时皇帝好文,而我却好武:景帝时皇上好老,而我却年轻;到了陛下,陛下好少,而我却已老,真是三世不遇!

傅昭仪很得皇上宠幸,生定陶恭王。恭王很有才艺,皇上十分喜爱,常常是坐则同席,行则同辇。同辇而坐、而行,看来在官中已是爱幸、见宠的一种标志。

古代宫廷的代步工具和奢侈品的区别(古代宫廷的代步工具和奢侈品)(5)

汉成帝还发明了一种代行的宫殿,叫作飞行殿。此殿结构较小,但与官殿一样,长宽各一丈。以禁中健壮的卫士扛在肩上,平步疾行,奔走如飞。汉成帝坐在殿中,只觉得满耳风声。

看样子古代帝王也喜欢玩车,还玩出了新花样,古今男人都爱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