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同事聊天说起有的地方过年有几天让放鞭炮了。春节已近在咫尺,再有二十多天就除夕了,很多离乡日久的游子们也将踏上归程,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幸福快乐时光。作为“年味儿”的重要元素之一,让不让放鞭炮,自然又成了近期最受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

过年二踢脚放鞭炮(年味儿鞭炮)(1)

不记得从哪年开始觉得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过年吃年夜饭、穿新衣服也没那么的盼望,可能平常都能吃上穿上了吧。在年味儿越来越寡淡的时候又禁止了放鞭炮,使得过年就更没年味了。于是每到快过年人们就想起了烟花爆竹带来的仪式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些从古代传承至今的诗句,是我们与祖先的共同记忆和跨越时空的紧密联系,却很难再传承给下一代人。换而言之,烟花爆竹对于中国社会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节假日的特色消费品,更是一种承载了民俗文化的精神产品。人们想念烟花爆竹也是想让过年更有年味。

过年二踢脚放鞭炮(年味儿鞭炮)(2)

记得小时候除夕夜饭前弟弟们就去放炮,那时烟花很少,都是鞭炮、二踢脚,我是不敢放的,每次都是站在房檐下捂着耳朵看着弟弟们放。从除夕到初五每顿饭前都要放炮,弟弟们还把鞭炮拆开再分配留着平时一个一个小炮的点,还经常因为分配不均大打出手。弟弟们多还尤其调皮,大铁盆放满水再把二踢脚放水里点着,大铁盆随着二踢脚起落再裂开,几个人拍手叫好才反应过来赶紧跑出去,怕被母亲追着打,弟弟们因为放炮没烧挨母亲的打。那时候身上挨几巴掌,心里还是挺美的。

现在的孩子们少了很多乐趣,禁止放炮好几年了,这波孩子也长大了,到了敢放炮的年纪却没有见过炮了,都不知道二踢脚上天是怎样的场景。

如果政策出来,真要能有几天让放炮,乐的不光是孩子,还有我们这些大人们。

过年二踢脚放鞭炮(年味儿鞭炮)(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