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恕是魏朝名臣杜畿之子,西晋名将杜预之父。其人在《魏书 卷十六》中占据了极长的列传篇幅,比同卷的其余四位传主(任峻、苏则、郑浑、仓慈)的篇幅总量还长,然而他受到的关注却相对较小。

近年关于杜氏家族的相关研究,有刘静夫的《京兆杜氏研究》、文慧科的《杜预研究》以及黄兆丰的《杜恕研究》。在杜恕的问题上,文氏侧重于论证杜恕与司马懿的个人矛盾;黄氏则侧重分析杜恕的学术理念与著述校勘。

本文想就杜恕在魏朝的政治立场问题,论述他与曹爽、司马懿的矛盾起源,以及杜恕死后其子杜预再度发迹的历史契机。

本文共 5000 字,阅读需 10 分钟

杜恕的立场问题

杜恕出身京兆杜氏,来自当时望族。这一宗族可以追溯至西汉御史大夫杜周(籍贯南阳),杜周之子杜延年举宗迁至关中,遂成京兆杜氏之祖。

京兆杜氏在关中影响力极大,自两汉至隋唐长盛不衰,杜甫、杜牧均出自这一宗族(杜甫籍贯已经改易)。

杜甫在诗歌《赠韦七赞善》中有“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之句,注解则引用当时俚语,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侧面佐证了京兆杜氏的地位。

由于杜恕之父杜畿因公殉职,因此杜恕不仅是士族子弟,还是勋烈后裔,在魏朝理所当然享受到特殊待遇。明帝初年,杜恕以散骑、黄门侍郎出仕。

(杜畿)受诏作御楼船,于陶河试船,遇风没。--《魏书 杜畿传》

(杜)恕字务伯,太和中为散骑黄门侍郎。--《魏书 杜畿传-附传》

黄、散官职,是曹丕钦定的历练职务,属于魏晋时期的“清途”,一般作为出任尚书、郡守的跳板。

天下之士,欲使皆先历散骑,然后出据州郡,是吾(指曹丕)本意也。”--《魏名臣奏》

曹爽为什么相信司马懿不杀他(四面树敌论杜恕与曹爽)(1)

曹丕:欲使先历散骑,然后出据州郡

然而杜恕之后的仕途却十分坎坷,长期在郡守任上平级调动,得不到任何升迁机会,前后将近二十年。好不容易升任幽州刺史,又在任上被征北将军程喜弹劾,贬为庶人,郁郁而终。

这便不得不谈一谈杜恕的立场问题。

由于杜恕“不结交援,专心向公”,因此他既不被士族认可,也不被寒门接纳,只有极少数臣僚、类似“性刚而专”的辛毗与杜恕友善。

(杜恕)不结交援,专心向公。每政有得失,常引纲维以正言,于是侍中辛毗等器重之。--《魏书 杜畿传-附传》

(辛)毗实亮直,然性刚而专。--《魏书 辛毗传》

与此同时,杜恕又特别热衷于议论时政,发表个人见解,而且指名道姓,毫无避讳。

有鉴于此,杜恕在明帝一朝,同时得罪了浮华党人与地方督军、还兼带得罪了曹爽与司马懿,最终为自己的悲剧埋下祸根。

杜恕与浮华党人的矛盾

杜恕年少时曾与卫尉李义之子李丰友善,后来分道扬镳。时论认为李丰“名过其实”而杜恕“被褐怀玉”,即李丰高调张扬,杜恕低调内敛。

(杜)恕少与冯翊李丰俱为父任,总角相善。及各成人……当路者或以丰名过其实,而恕被褐怀玉也。--《杜氏新书》

实际这番记载存在立场倾向。因为李丰在嘉平年间(249-254)曾谋划废黜司马师,因此被司马师所诛(见《夏侯玄传》)。换言之,李丰的负面记载,很大程度上受到魏晋历史背景的影响。

不过李丰“名过其实,能用少也”的记载,却确实符合当时勋戚子弟的普遍特征。

(明)帝崩后,(李丰)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魏略》

魏明帝太和(227-233)、青龙年间(233-237),以何晏、李胜、邓飏、夏侯玄、诸葛诞为首的一个青年贵戚团体,相互标榜,邀取声望,被冠以“浮华”之名。

南阳何晏、邓飏、李胜、沛国丁谧、东平毕轨咸有声名,进趣于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魏书 曹爽传》

曹爽为什么相信司马懿不杀他(四面树敌论杜恕与曹爽)(2)

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

所谓浮华,便类似东汉的清谈,指士人通过议论时政来博取名誉,即曹丕口中的“位成乎私门,名定于横巷”。

浮华党人声势浩大,连司马师也参与其中。杜恕的好友李丰“砥砺名行,以要(邀)世誉”,从描述推断,无疑也是浮华党人的一员。

初,夏侯玄、何晏等名盛于时,司马景王(司马师)亦预焉。--《魏氏春秋》

(李)丰砥砺名行以要世誉,而(杜)恕诞节直意,与丰殊趣。--《杜氏新书》

杜恕当时“诞节直意”,因此“为李丰所不善”,也由此与浮华子弟结下了梁子。

(杜恕)由此为(李)丰所不善。恕亦任其自然,不力行以合时。--《杜氏新书》

虽然在曹叡的训诫之下,浮华党人很快便被一网打尽;不过曹叡死后(239),他们再度粉墨登场,并相继依附于曹爽、司马懿,把持了齐王时代的权柄。这也预示着杜恕未来的悲剧。

杜恕与地方督军的矛盾

曹魏在州郡实行一种较特殊的制度,即由重号将军兼领地方,而本负有监察权的州刺史,反而受到督军的牵制。

比如《崔林传》便记载,崔林出任幽州刺史时,涿郡太守劝说幽州别驾(高级州吏)主动拜见北中郎将吴质(吴质后升任镇北将军,见《晋书 后妃传》),因为吴质“仗节统事,州郡莫不奉笺致敬”。

涿郡太守王雄谓(崔)林别驾曰:“吴中郎将,上所亲重,国之贵臣也。仗节统事,州郡莫不奉笺致敬。”--《魏书 崔林传》

杜恕当时针对这一现象,上书进谏,称镇北将军吕昭兼领冀州,权势既重,又可能因为军务而耽误农事,不利于发展经济。

俄而镇北将军吕昭又领冀州,(杜恕)乃上疏曰:“……陛下复以冀州宠秩吕昭。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又有桑枣之饶,国家征求之府,诚不当复任以兵事也。”--《魏书 杜畿传-附传》

不仅如此,杜恕还着重强调,吕昭能力有限,类似他这样的人才不难获得,如果“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势不独多”,近似于指名道姓地辱骂对方。

然(吕)昭于人才尚复易(即相对容易获得);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势不独多。--《魏书 杜畿传-附传》

曹爽为什么相信司马懿不杀他(四面树敌论杜恕与曹爽)(3)

杜恕:吕昭于人才尚复易

虽然《魏书》没有记载吕昭的反应,但他必然怀恨在心。同时,明帝也并未因为杜恕的上疏而改变督军兼领地方的制度,可知杜恕这封奏疏,不仅没有获得任何正面回应,反而替自己广树仇敌。

杜恕晚年在幽州刺史任上,被征北将军程喜弹劾致死,这与他昔日弹劾镇北将军吕昭存在明显的因果联系(得罪了地方实力派),基本可以视作自掘坟墓。关于程喜的问题,后文还会详细谈到。

杜恕与曹爽、司马懿的矛盾

杜恕的性格非常顽固,虽然屡树强敌,却孜孜不倦地上书言事,而且毫无避讳,得罪了一批又一批的同僚。

(1)曹爽

当时有一个与杜恕性格相似的大臣廉昭,“以才能拔擢,颇好言事”。廉昭得罪了曹爽的叔叔曹璠,因此受到处罚。

乐安廉昭,以才能拔擢,颇好言事。(杜)恕上疏极谏曰:伏见尚书郎廉昭奏左丞曹璠以罚当关不依诏,坐判问。--《魏书 杜畿传-附传》

杜恕遂奔走疾呼,替廉昭申冤。

廉昭得罪的人既然是曹爽家族,那替廉昭申冤的杜恕,也理所当然地被曹爽所憎恶。齐王时代杜恕长期不得升迁,恐怕与他和曹爽的矛盾脱不开干系。

曹爽的心胸十分狭隘,昔日吴质曾在宴席上公开侮辱曹真(爽父),曹爽遂怀恨在心。

上将军曹真性肥,中领军朱铄性瘦,(吴)质召优(即倡优),使说肥瘦。(曹)真负贵,耻见戏,怒谓(吴)质曰:“卿欲以部曲将遇我邪?”--《吴质别传》

吴质死后(230),被上谥号曰“丑”。曹爽掌权的十年间(240-249),吴质之子吴应多次上书申冤,要求改变谥号,均被驳回。直到曹爽死后,吴质的谥号才被改为“威”。

(吴)质先以怙威肆行,谥曰丑侯。质子(吴)应仍上书论枉,至正元中乃改谥威侯。--《吴质别传》

不难想象,得罪了曹爽的杜恕,势必没有好果子可吃。

(2)司马懿

杜恕不仅得罪了曹爽,还得罪了司马懿。

在替廉昭申冤的奏疏中,杜恕提到了“选举不得人”的问题,即任人唯亲的弊端。结果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杜恕竟然选择了司马懿的同胞兄弟作为负面案例。

当时司隶校尉孔羡,征辟司马懿的弟弟司马通为从事,而司马通的能力、性格均不达标。

当然,有司马懿的关系撑腰,有关部门对司马通走后门的行为均保持沉默态度,甚至“望风希指,甚于受属”。

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指司马懿)狂悖之弟(指司马通),而有司嘿(默)尔,望风希指(揣摩上级心意),甚于受属!选举不以实,人事之大者也。--《魏书 杜畿传-附传》

曹爽为什么相信司马懿不杀他(四面树敌论杜恕与曹爽)(4)

司隶校尉孔羡,辟司马懿狂悖之弟

杜恕看不下去,遂指责有司“选举不以实”,还大骂司马通“狂悖”,狠狠弹劾了司马家族。

大将军,司马宣王也。《晋书》云:“宣王第五弟名通,为司隶从事。”疑(杜)恕所云狂悖者。--裴松之

司马懿其人,在《晋书》中被称作“外宽内忌”,他对杜恕的行为无疑极端不满,不过当时尚处于明帝之世,因此司马懿也便隐忍未发。

当然,司马懿未对杜恕施加报复行为,还有一层关系在。这就是杜恕是司马懿的亲家,杜恕之子杜预娶了司马懿之女。

文帝(司马昭)嗣立,(杜)预尚帝妹高陆公主。--《晋书 杜预传》

不过考虑到两家的联姻关系,杜恕如此不留情面地指责司马懿,便显得更加不近情理,可知其“不结交援,专心向公”的记载应该完全属实。

杜恕的覆败

杜恕在明帝一朝把满朝文武得罪了个遍,因此到了齐王时代,便只好蹲冷板凳,长期在郡守任上平级调动,蹉跎岁月。

杜恕晚年,终于得到出任幽州刺史的机会,不过这也正是他悲剧的开始。

(杜)恕在朝廷,以不得当世之和,故屡在外任。复出为幽州刺史。--《魏书 杜畿传-附传》

杜恕早年曾弹劾过镇北将军吕昭“都督河北”的问题,因此他还没来及上任,便被同僚提醒,让他小心被征北将军程喜弹劾。

时征北将军程喜屯蓟,尚书袁侃等戒(杜)恕曰:“程申伯(程喜字申伯)处先帝(指魏明帝)之世,倾田国让(田豫字国让)于青州。足下今俱杖节,使共屯一城,宜深有以待之。”--《魏书 杜畿传-附传》

当时程喜负责都督河北,他在青州曾经构陷过田豫,导致对方“功不见列”,是个十分险恶的人物。

(田)豫以太守督青州,青州刺史程喜内怀不服,军事之际,多相违错。--《魏书 田豫传》

杜恕既然曾经针对“重号将军都督州郡”的问题感到不满,那他此时担任幽州刺史,恰好处在程喜的管辖范围,便显得尤其危险。相当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果不其然,杜恕上任未久便被程喜弹劾。程喜称杜恕擅杀鲜卑大人之子,破坏了统战工作。

至官未期,有鲜卑大人儿,不由关塞,径将数十骑诣(幽)州,州斩所从来小子一人,无表言上。(程)喜于是劾奏(杜)恕。--《魏书 杜畿传-附传》

曹爽为什么相信司马懿不杀他(四面树敌论杜恕与曹爽)(5)

程喜劾奏杜恕

朝中政敌抓住机会,如获至宝,立刻将杜恕的案件作为大案要案,从严从重处理,于是杜恕“下廷尉,当死”。

恰逢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249),曹爽倒台。司马懿念及两家的联姻关系,便把杜恕的判决从死刑改为流刑,“免为庶人,徙章武郡”。

(杜恕)下廷尉,当死。以父(杜)畿勤事水死,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即高平陵之变同年)。--《魏书 杜畿传-附传》

章武郡靠近冀州渤海,虽然不是极端苦寒之地,但相比于杜恕之前养尊处优的生活,也不啻为天上地下了。杜恕在此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四年,“卒于徙所”。

注:按《晋书 地理志》,章武郡始置于西晋泰始元年(265),杜恕被流放时(249),章武郡尚不存在,陈寿大约是指渤海郡章武县。

杜恕死于司马懿去世(251)的翌年(252),可知终身未被赦免。

从司马懿的处理手段看,他对杜恕应该是极端憎恨的,甚至连两家的通家之好也不顾。

实际杜恕被流放时(249),司马懿已经年过七旬,其女婿杜预也已经年近三旬,司马懿连这层情面都不顾及,可见他对杜恕有多么失望、多么痛恨。

《晋书 杜预传》称杜恕“与宣帝不相能”,也是在隐喻这一问题。

其父(杜恕)与宣帝(司马懿)不相能,遂以幽死,故(杜)预久不得调。--《晋书 杜预传》

小结

在三国史上,杜恕是个相对冷僻的人物,不过在陈寿笔下,杜恕却是个篇幅占比极重的人物。

陈寿素来以惜墨如金著称,但他在《杜畿传-附杜恕传》中,却连篇累牍地记载了杜恕的三篇奏疏,前后三千余字,是《出师表》篇幅的四倍有余。

不难看出,在陈寿眼中,杜恕的三篇奏疏,完整、客观、全面地反映出曹魏的政治风气及相关弊端,是研究当时社会制度的宝贵材料。

不过也恰恰是因为杜恕的直言敢谏,让他得罪了魏朝的上下臣僚,就连“总角相善”的李丰,最终也与他分道扬镳。

凭借一己之力,杜恕不仅先后得罪了李丰、吕昭、程喜、曹爽、司马懿,甚至在晚年仍不知收敛,最终“思不防患,终致此败”。

(杜)恕倜傥任意,而思不防患,终致此败。--《魏书 杜畿传-附传》

退一步说,如果没有京兆杜氏的族望依托、没有杜畿“死于国事”的余荫庇佑、没有与司马懿通家往来的联姻关系,以杜恕的顽固性格来看,他很有可能活不到齐王时代便死于非命了。

从一个封建士大夫的角度来看,杜恕可谓一把好牌打得稀烂的范例;但从历史的宏观层面来看,杜恕的“论议亢直”却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当时社会制度的一手材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大概便是如此吧!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