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培训行业的同志给学童们第一堂启蒙课,往往会告诉孩子们一个常识,象棋执红先走,红先黑后,这源于楚河汉界对垒期间,身着红色的刘邦军队先行发难,身着黑色的项羽军队随之应对。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简单。

在诸多明清古谱中,并非都是红先黑后,而是黑先红后,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步正式规则即五六规则开始,一直到七九规则,都规定“每局棋,由执黑一方先走”。

这种情况持续到1980年,直至海外的一封信件改变了规则。

象棋先出白的还是先出黑的 曾几何时象棋黑先红后(1)

1980年8月2日,国家体委办公厅接到一封信,来自菲华象棋协会名誉会长、亚象联副秘书长谢添顺。谢提出“黑先红后”的质疑,要求更改为“红先黑后”。谢说,自古以来,都是红先黑后,海外棋坛沿袭古制,当今棋规则与之相悖,对局颇为不适,阅读也不适,希望尽快修改。

信件转到国际司与业务司,下传到体委棋类处,刘国斌着手处理此事。

刘国斌查阅古谱,包括《事林广记》、《三才图会》、《适情雅趣》、《橘中秘》、《百变象棋谱》、《韬略元机》、《百局象棋谱》、《心武残编》、《渊深海阔》、《竹香斋》、《梅花泉》、《象棋满抄谱》等,绝大部分都是“红先黑后”。

为什么会有黑先红后的规则呢?刘国斌经过翻箱倒柜,查历史资料,最后终于发现一则新闻,解开了历史谜团。

1950年10月22日,上海个人锦标赛举办前夕,棋坛总司令谢侠逊受邀,在上海华府饭店发表演说,提出三大要论:提倡万国象棋、规定全国统一施行黑先红后、统一南北棋例规则。

谢侠逊德高望重,一言九鼎,众人皆服。1956年初,为迎接首届全国锦标赛,体委将制定第一步象棋规则,邀请董齐亮、徐家亮、谢小然等组建起草小组,充分借鉴谢侠逊、陈松顺、屠景明、贾题韬等见解,融合南北精粹一炉,形成初稿。谢侠逊提出“黑先红后”,因为残排局都由红先,为表示区别,把全局定为“黑方先走”,多方统一意见,五六规则印刷出版。

此事延续到1980年9月,四川乐山全国联赛期间,中国象棋协会技术委员会召开会议,经过反复推敲,将黑先红后改为红先黑后。

至此,黑先红后的规则结束,与海外规则统一为红先黑后,一直维系到当今。

象棋先出白的还是先出黑的 曾几何时象棋黑先红后(2)

(此文部分参考刘国斌《弈林志和棋例人生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