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唐玄宗李隆基,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与杨贵妃的旷世爱情,是葬送了大唐帝国蒸蒸日上盛世的安史之乱。但也正是这个人,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这一大唐帝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巅峰。

他下生在他的奶奶武则天权势熏天之时,彼时武氏崛起,皇族李氏中德高望重者、材质俱佳者全都被斩草除根,几乎就要被斩断龙脉。

更加危险的则是随着皇族凋零,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兄弟全都没有能力、魄力摆脱自己的母亲武则天留下的巨大阴影。中宗时候的韦后、睿宗时候的太平公主都是翻云覆雨的“女权臣”,都以武则天为榜样觊觎着最高权柄。

武氏家族则如野草般烧不尽春又生,甚至在武则天死后还一度继续成为了唐帝国中枢最大的政治力量。在这样纷繁复杂的局面下,逃过了武则天迫害的李氏皇族最年轻一代的成长,成为了改写历史的最大变量,而以李隆基为代表的睿宗李旦的五个儿子成为了复兴李氏最核心和坚定的力量。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使用了三个年号(唐玄宗李隆基惊心动魄的登基史)(1)

所以,李隆基的登基绝不仅仅意味着未来将有一个大盛世和一个大转折在等待着唐帝国,李隆基的登基,同时还意味着,一度可能丢掉统治地位的关陇李氏,重新站在了帝国之巅。

01 腥风血雨-李氏皇族的千钧一发

首先下路符想请大家注意的一点就是,大唐帝国,或者准确地说皇族李氏在武则天当政时期确实已经到了悬崖边缘。在武周时期,皇族李氏一族之中德高望重的、材质俱佳的成员几乎被武则天网罗殆尽,家族成员凋零到了非常恐怖的地步。

尤其是在武则天称帝前期,她的目标已经非常明显的瞄准了那座唯一的龙椅,让双方的矛盾迅速激化。李氏皇族成员也许一开始是错愕或者不敢相信的,毕竟在那个时代,一个女人攫取了如此巨大的权柄已经是不可想象了,更何况是要赤裸裸登上那帝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皇族成员终于反应过来了,即使千万个不相信,他们也不得不正视武则天可能要真正的成为李唐天下的主人了,所以开始了激烈的抗争。

而武则天也正走到了最终称帝的最关键几步,剪除李氏皇族的骨干,扫除登基之路上的最大障碍成了她重要的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的斗争如同火星撞地球一般迅速从暗潮涌动变成了惨烈的正面厮杀。

垂拱四年(688年)八月,琅琊郡王王冲以及他的父亲越王贞率先掀起了大旗,起兵反武。这一事件就如同一根炮仗丢进了火药桶,瞬间点燃了最激烈的斗争。

越王贞,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算是大唐帝国的顶尖贵族了。李贞作为皇子,从小受到比较良好的文武教育,史书称他擅长骑射,爱好文史,年轻的时候有多段地方治理经验,是李氏皇族中比较有能力、地位也比较高的成员。

但李贞毕竟远离中枢多年,起兵之前他虽曾多方联络,许多皇族成员也都表达了一同起事的意愿,但古代交通不便,消息滞后,等到越王李贞和他的儿子李冲起兵的时候,却发现其他皇族成员并没有按照约定起兵,不到两个月,起兵便被武则天扑灭。

李贞的起兵让武则天及武氏家族找到了借口,之前武则天便有心“稍(逐渐地)除宗室”,武氏家族其他成员当然大力支持,现在越王起兵又兵败,屠刀便朝着李氏皇族头上砍下。

与越王贞有关联的皇族成员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东芜郡公李融、长乐公主等全都被勒令自杀或者处死,随后霍王元轨、纪王慎也被废黜并勒令迁往今天的巴蜀之地,并在不久之后身亡。

在第一波清洗中,虽然主线还是顺着越王李贞起兵而来,但看着被屠戮的名单,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这波清洗中,越王李贞是李世民第八子,纪王李慎是李世民第十子,而韩王元嘉、霍王元轨、鲁王灵夔更分别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一子、十四子和十九子。

而纪王李慎史书记载在越王李贞起兵过程中“独不预谋”,也就是没有参与前期的勾连,所以这一波清洗的目的也就很清楚了,那就是李氏皇族中辈分较高、德高望重之人,这波清洗之后,李渊、李世民之子几乎凋零殆尽。

李渊和李世民的儿子被清除干净,下面就是李治非武则天所生的儿子了。天授元年(690年),武承嗣指使周兴诬告李治第三子泽王上金和第四子许王素节谋反,最终泽王被逼自杀,素节被缢死,皇族李氏最核心的血脉只剩下了李治与武则天所生的李显、李旦两支。

但这并不是最坏的结果,在武则天于天授元年(690年)称帝之后,她并没有停止对宗室成员的迫害。在嫡系血脉已经被剪除之后,她的目标对准了那些被打散流放的散乱宗室成员。

《资治通鉴》长寿二年(693年)条下记载:

长寿二年二月,有补阙李秦授上奏说:“陛下自登极,诛斥李氏及诸大臣,其家人亲族流放于外,以臣所料,且数万人。如一旦同心,招集为逆,出陛下不意,臣恐社稷必危。谶曰`代武者刘',夫刘者流也,陛下不杀此辈, 臣恐为祸深焉!”

李秦授上奏说,陛下登基以来,贬斥了不少李氏宗族和大臣,他们的家属流散在蛮荒之地开枝散叶,少说也得有上万人。如果这些人一旦聚集起来起事,对陛下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且谶语说,替代武氏的是刘氏,“刘”流也,陛下不把这些人赶尽杀绝,臣心里可是非常担心啊!

这件事就是后来被称作“六道使大屠杀”的大规模的清洗李唐宗室事件。在这次清洗中,由武则天任命的各路监察御史前往岭南等地区,通过伪造罪状、捕风捉影等手段大肆捕杀流放到此的李唐宗室成员和大臣家属。

更为惨烈的是,首个被委派参与此事额酷吏万国俊因清除流放之人手段狠辣,而受到了武则天的奖励,之后其他五个各道监察御史更是争相效仿,少则四五百,多的近千人,真的是株连甚广。

“六道使大屠杀”是一次更加彻底的清洗,许多前期已经被贬斥废黜的李唐宗室成员,尤其是他们的后代遭遇到毁灭性打击。而此时的唐朝中央,武则天的亲儿子,李显和李旦兄弟二人在武则天强硬的手段面前毫无招架之力,兄弟两人都有被武则天从天子废黜,以及被监管的经历。

忠于李氏的大臣更是被随意处置,剩余大臣被武则天严格禁止与李显、李旦等皇族成员接近,以避免他们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

同时武氏一族则尽享荣耀,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权势滔天,其他武氏家族成员有12人被封为郡王,所谓“武家子侄,咸树封建,十余年间,实亦荣极”。

所以,这个时候的李唐皇族可以说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武则天距离彻底改朝换代,以武代李只剩最后一层窗户纸了。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使用了三个年号(唐玄宗李隆基惊心动魄的登基史)(2)

圣历元年(698年),以武承嗣、武三思等为首的武氏家族眼见武则天越加年迈,一方面为了自保,一方面为了谋求更加稳固的地位,开始轮番游说武则天,请求她立武氏家族成员为太子,彻底完成以武代李的最终目标。

史书虽然并没有明确记载武则天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但我们从后面的多番细节来看,武则天一定是曾经有过以武代李的想法的。比如之前她大规模清除李氏皇族成员,以及她在面对武承嗣等人的游说时候的犹豫不决,都昭示着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帝,晚年目光之中一定是在“武氏”和“李氏”之间流连犹豫良久的。

但事后的我们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来看,以武代李虽然近在咫尺,但其实也远在天涯,原因就在于武则天没法跳脱出她独一无二的身份:即使她是九五之尊,她也依然是李家的媳妇,她的儿子血管里面流淌的是李氏的血。

这一点在狄仁杰那句著名的话中显露无疑。《资治通鉴》圣历元年条下记载:

武承嗣、三思营求为太子,数使人说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太后意未决。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狄仁杰在武则天最犹豫的时候站了出来,他首先说道:“这天下是文皇帝等人流尽血汗才打下的,要流传给文皇帝的子孙的”。这是告诉武则天,不管如何,这天下是文皇帝李世民打下的,是姓李的,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说完这层意思,狄仁杰知道这个尸山血海中进出了大半辈子的女帝武则天看来还不够分量,所以他又进一步说:“陛下,姑侄关系和母子关系谁更亲密您难道不知道吗?陛下把天下还给李氏,也就是您的儿子,千秋万世之后,依然还能够配享太庙。可是你立武氏为皇帝,从古至今从来没听过有哪家的侄子会给姑姑立庙祭祀的!”

未闻侄为天子而衬姑于庙者也,这句话成了影响武则天最终选择一个关键点。

在享受了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荣耀之后,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人也许终于看清了许多东西,别人趋之若鹜,甚至不惜付出全部去苦苦追求的权力和财富对她而言就如同白米饭一般寻常,所以她终于决定不再去追逐那些虚无的东西。

圣历元年(698年)三月,流放十余年的中宗李显被武则天秘密接回洛阳,预示着继承人的问题有了最终的答案。

李显被接回虽然预示着天下会再次回到李氏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李氏就能高枕无忧。强势的武则天留下的遗产太过沉重,并不是李显能够解决的,武氏家族势力、外戚公主势力等多方力量继续纠缠在一起,威胁着天下的安宁。

真正结束后武则天时代混乱局面的,是中宗李显弟弟,睿宗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

02后武则天时代的巨大混乱和李氏新一代的崛起-李隆基登上历史舞台

李显被接回洛阳预示着大唐继承人问题终于有了最终的答案。也许是因为终于做出了这样一个艰难的抉择,女帝武则天顿时也轻松了下来,在生命最后的五六年中尽情享受着奢靡的生活。

但在歌舞升平的皇宫之外,局势却依然紧张,甚至可以说暗流涌动。被接回洛阳的李显足足被幽禁流放了十四年,流放期间他和自己的皇后韦氏相依为命,对韦氏非常信任,同时又很愧疚。而回洛阳后他为了巩固地位,有意和此时朝廷中最大的势力,武氏家族接近。这两件事为后武则天时代的混乱埋下了伏笔。

随着武则天的年迈,复唐势力的活动愈加频繁起来。其实即使在武则天完全掌控朝政的时候,拥护李唐的大臣和民众就依然是占据大多数的。武则天依靠着超绝的个人能力,或者说个人魅力控制着朝政。

但朝廷中的许多人,尤其是以狄仁杰等为首的一大批文臣武将更多的是出于对武则天个人的认可,也就是认为武则天执政可以确保天下稳定这个角度出发来尽心尽力辅佐她的。而在李唐近百年统治下的民众,对李氏的认可是非常高的。所以从上到下的拥护李唐的势力即使被武则天一时强力压制,也依然是最大的公约数

所以随着武则天逐渐年迈和李显被接回洛阳,各方势力又开始了迅速的站队洗牌,为皇宫中的那个女帝千秋之后的局面做准备。

在这个过程中,武则天的面首(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两人胡作非为引起公愤成为了一个意外的导火索。在男权时代,武则天公开选那些面容姣好的年轻男子陪伴左右是一件为人所不齿之事,虽然不好对武则天评头论足,但把火气撒到二张头上却轻而易举,加上二张兄弟又非常的跋扈,他俩便成了复唐势力一个最完美的集火点。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使用了三个年号(唐玄宗李隆基惊心动魄的登基史)(3)

长安四年(704年),已经81岁的武则天生病了,以张柬之等人为首的复唐势力再一次开始谋划,准备除掉二张,重新拥立李显,神龙元年(705年),机会终于到来,这年正月,宫中传出消息,武则天病重,张柬之等人当机立断,在右羽林卫、左威卫等禁军配合之下,冲进玄武门(没错,又是玄武门),杀掉了二张。史称神龙政变。

此时的武则天知道已经没什么好再挣的了,先让李显监国,第二天便正式把皇位还给了李显。随后,李显正式复位称帝,大赦天下,是为中宗皇帝。

李显复位称帝之后,首先就是把自己的难兄难弟,相王李旦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同时,又给自己的亲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镇国太平公主的称号。大家注意,左右从武则天退位,到李隆基正式登基称帝的三股重要的势力:也就是武氏势力、韦后势力和太平公主势力,正式全部出现。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张柬之等五位大臣为首的从龙重臣也理所应当地获得了李旦的重赏,全部获封郡王,号为“五王”。同时李显还复国号为唐,把自己的亲妈武则天时期改掉的各种制度、官职名称全都恢复成了自己父亲李治永淳之前的旧例,大唐正式回到了李氏手中。

五王以拥立之功,风头一时无两,张柬之等人本想借着这个机会,彻底剿除武氏势力。但是事情却出现了意外。

在他们看来,甚至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中宗李显之前受尽了武氏的威胁伤害,他继位之后清除武氏势力,彻底恢复武则天称帝之前的局面是信手拈来的事情。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中宗李显心态的变化。

前面说过,李显确实受到了自己母亲武则天巨大的伤害,幽禁流放,不允许他接近大臣,武氏家族都是帮凶。这产生了两个后果,一个是李显由于对大臣不了解,而且很没有安全感,所以对朝中大臣是有很强的防备心理的,而前面提到的李显刚回洛阳的时候有意通过联姻与武氏加强联系,所以此时的武氏对李显而言不是迫害自己的帮凶,相反是儿女亲家,是比朝臣更能信任的存在;第二点则是他对于和自己一同度过艰难的流放生涯的妻子韦氏,以及儿女们有非常强的补偿心理,想方设法要弥补对她们的亏欠。

但是“五王”却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他们心中只有一点,那就是诛杀武氏恢复大唐天下正常的秩序,而且他们对于女主摄政有非常强的警惕心理,武则天夺权历历在目,再来一个韦后,他们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和韦氏搞得很僵。

这两点简直全都扑在了李显的逆鳞之上了。五王只以为他们是为了李显“清君侧”,是为了大唐天下的安宁,从后来看,他们确实没错。可是在中宗李显看来,五王是咄咄逼人,反而隐隐有威胁他的统治的意思在。

所以在双方存在巨大的认知错位的情况下,悲剧发生了,在李显登基不久之后,尤其是在武则天去世之后,五王张柬之、敬晖、崔玄暐、桓彦范、袁恕己五人或因进谏得罪,或因韦后联络武氏陷害,先后被贬斥,张柬之、崔玄暐在被贬途中病死,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则在被贬途中被杀,直到几年后睿宗李旦登基之后才获得平反。

五王获罪是一个巨大的信号,预示着后武则天时代权力格局发生了进一步的巨大变化。之前我们说过李显回洛阳之后补偿妻女、联姻武氏埋下了混乱的伏笔,到此开始显现。既武则天之后,另一个权后韦氏崛起,开始大肆干涉朝政,任用私人,一步步照着武则天的路子,隐隐有再成女帝的苗头,朝政又开始混乱起来。

而此时,有一个李氏皇族的少年却在安静的看着这一切,中央宫闱之中的血雨腥风似乎与他关系不大,他只是默默的开始积聚着自己的力量,这个人就是李隆基。

李隆基,根正苗红的大唐龙裔。他的父亲李旦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所生的第四子,武则天是他的亲奶奶。李隆基出生于垂拱元年(685年)八月的洛阳,那个时候正是他的奶奶武则天准备登上最高宝座的时候,整个皇族李氏都深陷风暴,几年后就爆发了越王贞起兵反武的事件。

而李隆基虽然因为父亲李旦的缘由没有遭受株连,但也依然吃尽了苦头。在他出生之前的一年,他的伯父中宗李显继位不久被废,父亲李旦继位是为睿宗皇帝,可是徒有其名,不仅被武则天安排在别殿,权力也全部被武则天掌握,和傀儡无异,五岁那年(690年),父亲睿宗更是直接被废,幽禁在东宫。

一年之后,七岁的李隆基获准出阁。所谓出阁,一般指的是皇族的皇子获得“开牙建府”的权力外出就藩,是让他们获得一定政治权利和话语权的重要一步,但对此时的李隆基等皇子而言,这不过是在洛阳另辟居所而已,每月还是要朝拜武则天。

出阁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这天李隆基照例进宫朝拜武则天,车驾到了宫门口,担任金吾将军的武懿宗看到李隆基的车驾严整威风,此时武氏和李氏的关系很差,武懿宗看到李隆基一个小屁孩仪仗威严心里不爽,想要羞辱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使用了三个年号(唐玄宗李隆基惊心动魄的登基史)(4)

没承想李隆基当面责骂他说:“吾家朝堂、干汝何事!”一口气把武懿宗堵了回去。事情闹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没有生气,反而对这个孙儿“特加优宠”。这里能看出李隆基英武非凡的性格,当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武则天可能真的很喜欢果决的人,这和她自己杀伐果断也有关系。

但当年八月,因为有大臣私自接触李旦,被武则天知道后雷霆震怒,大臣被诛杀,李旦也被严禁再与朝臣接触,李隆基几兄弟也被武则天命令再次“入阁”,也就是再次进入了幽禁状态,这次幽禁直到李隆基十四岁(708年)才结束。

在幽禁期间,还发生了两件事,那就是李隆基的生母窦氏被构陷杀害和太常工人安金藏大义剖腹。

长寿二年(693年)腊月,《旧唐书》记载,李隆基的生母窦氏因武则天身边奴婢的构陷,就被秘密处死埋于宫中,甚至地点都不知道,幸亏李隆基身边还有自己的姨母照拂。而在李隆基登基为玄宗后,也对外祖父母一家非常重视,“玄宗以早失太后(窦妃),尤重外家”,后来封外祖父家里的舅舅等人为国公,待遇优渥。

同年八月,有人诬告李旦有异谋,武则天竟然直接命令酷吏来俊臣审理李旦。来俊臣的名号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命他来审理自己亲儿子虚无缥缈的“谋反”一事,可谓冷酷。来俊臣不负酷吏名号,使用各种酷刑,把皇子李旦一家往死里逼供。

这个时候,一直陪着李旦一家的太常工人安金藏站出来竭力为李旦一家辩护:“公(来俊臣)既不信金藏言(李旦没有谋反),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接着竟然用佩刀剖腹,血流满地。这件事被捅到了武则天那里,武则天亲临探望,眼见事情闹到了如此地步,她终于下令不再追究李旦一家,这件事终于度过。

李隆基登基之后也没忘掉安金藏,“追思金藏忠节,下制褒美”。开元二十年(732年,事情已经过去了近40年)又封安金藏为代国公,并赞扬他“忠义奉国,精诚事君,往属酷吏肆凶,潜行谋构,当疑惧之际,激忠烈之诚”。

出阁时怒斥武懿宗,入阁幽闭时生母被残害、借着身边仆人剖腹才躲过一劫,这一桩桩一件件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首先李隆基和其他皇子不同,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历了非常残酷的政治斗争,甚至连自己亲生母亲被杀害都不知道埋藏在哪,自己的父亲身为皇嗣被构陷逼供,依靠着太常工人剖腹作证才逃过一劫。

所以李隆基内心是非常强大的,而且杀伐果决从不拖泥带水,这像极了他的奶奶武则天。这一点在后来李隆基主导的政变中显露无疑,挡在他前面的人,不管是姑姑,还是什么其他亲戚,全都被连根拔起,一点都没有犹豫。

但同时李隆基又是一个很感性的人,非常重感情。他年幼的时候见多了人性的黑暗,但珍贵的是,还有不少闪耀着人性光辉的人陪在他身边,让他依然还相信着人性的美好,也因此非常重视那些一直陪伴着她,或者对他好的人,这也许也是一种补偿心理吧。这在他四十年后依然还记得当年安金藏大义剖腹一事也可以看出来。

另外多说一句,李隆基的音乐舞蹈天赋也是在幽禁期间培养的。在随着父亲幽禁期间,因为不能接触大臣,身边的人只有太常府的乐工,平时除了读书写字,就是吹拉弹唱,所以李隆基“梨园之祖”的名号不是白给的。

在最孤独的时候,是那些美妙的音乐舞蹈陪伴着他,这成了他身上挥之不去的一个符号,这一点甚至绵延到了他宠爱杨玉环这件事上,但这不是本篇的重点,就略去不提了。

欲成大事者必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身为儿子却无力保护自己的生母,身为皇嗣却遭受刀笔吏的折辱,这样的经历放在谁身上都很难忍受,但李隆基和他的几个兄弟熬过来了。

随着伯父李显接回洛阳,幽禁中的李隆基等皇子终于被放了出来。圣历二年(699年),李隆基再次获准出阁,而且这次形式大变,奶奶武则天年事已高,伯父被接回也预示着李氏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

随后,李隆基被任命为右卫郎将等职务,开始真正的积累起他的政治资源,一个对他而言,对大唐而言,崭新的明天逐渐出现在众人面前。

03 金鳞并非池中物-从潞州别驾到再回长安

圣历二年十月(699年冬),“相王诸子复出阁”,相王李旦的五个儿子,宁王李成器、申王李成义、临淄王李隆基、岐王李隆范、薛王李隆业等五人离开禁宫,在洛阳积善坊分院同居。

和当年他们初次出阁相比,此时的情形已经好了许多:伯父李显已经是皇太子,而且是真正准备接替皇位的皇太子,自己的父亲是相王,而且更重要的是,此时李氏新一代的家族成员成长起来了。以李隆基等五人为代表的五王子,不仅正值青春,相互之间也关系密切相互扶持,而且都材质俱佳。

大足元年(701年)十月,年迈的武则天率领太子、相王以及宗室子弟浩浩荡荡西入关中,进入阔别二十多年的长安。在称帝之后武则天长居洛阳,以洛阳为神都,但叶落归根,在她年迈之后,还是对长安别有一番思念。

在长安的两年多时间中,武则天和皇太子居住在巍峨的大明宫,李隆基等诸兄弟则随着相王居住在兴庆坊。兴庆坊,也叫作龙庆坊,传说这里的宅院原先属于平民王纯家,后来王家的井水长长外溢,就形成了一个大池塘,被称作龙池。

李隆基在长安期间的活动记录缺乏记载,但《旧唐书》记载“长安中(701-704年,长安也是一个年号,就在武则天回到长安之后改元),历右卫郎将、尚辇奉御”,这两个职务可能在西京长安期间就担任了。

同时,长安是记载李氏辉煌的地方,李隆基的太爷爷李世民正是在这里开创了贞观之治,大唐荣耀泽被苍生,武德四溢远至塞外。作为李氏龙裔,身处其中,想来正值青春年少的李隆基心中一定波澜四起。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使用了三个年号(唐玄宗李隆基惊心动魄的登基史)(5)

随后不久,武则天病情加重返回了洛阳,李隆基也一同返回洛阳,而几年之后,著名的神龙政变爆发,张柬之等人以诛杀二张的名义发动兵谏,武则天终于放下了所有执念,把江山交回到了自己的儿子李显手中。

史书上对于神龙政变期间相王李旦的行动记载很少,但在这场关键的政变中,作为中宗李显最为亲密的弟弟,相王李旦不可能置身事外,李显继位之后立刻便加封李旦为安国相王,加拜同中书门下三品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同时,参与神龙政变的关键人物,也就是五王之一的袁恕己就曾经“兼任相王府司马”;而另一个后来的著名人物,玄宗朝前期名相姚崇,在长安二年(702年)就曾经担任相王的僚属,在他2年后任灵武道安抚大使之前,力荐张柬之为宰相,而张柬之成为宰相之后便开会策划神龙政变。

总之,种种迹象表明,相王李旦虽然因为李显在前,而且他本人被称作“宽厚恭谨、安恬好让”,但在武则天晚年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尤其是神龙政变等这样巨大的行动中,他一定也是关键人物。而作为最为优秀的儿子,李隆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可能没有直接参与密谋,但也绝非局外人。

比如他在开元六年的《以桓彦范等配享中宗庙庭诏》就赞扬张柬之等人“德惟神降,材与运生,道协台岳,名书谶纬。寅亮帝载,勤劳王家。参复禹之元谋,奉昇唐之景命。虽殂谢既久,而勋烈益彰。”表彰五王匡扶李唐的功绩,说明对于这段历史他很是了解。

本来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只不过是一个刚获自由的皇亲国戚,虽然不排除他内心有什么相反,但中宗皇帝,也就是自己的伯父也有几个儿子,而且再退一步自己前面还有父亲李旦,希望其实并不是很大,但没想到意外再次发生。

首先就是中宗李旦只算是完成了让李氏重新统治天下这一个目标,至于摆脱武则天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以及稳定甚至带领李唐步入下一个时期这样艰巨的任务他实在干不来。

中宗李显在位期间,一手造就了另一个巨大的隐患,那就是陪伴他度过流放生涯的韦后的崛起。

前面说过,流放期间韦后一直默默陪伴着李显,李显时常感慨,假如能够重新拥有天下,一定会给自己最爱的妻子所有她想要的。今天的我们不知道韦后陪伴着李显到底是不是真的因为爱情亦或是什么其他原因,总之李显当年的誓言到了兑现的时候了。

李显没有食言,先是立韦后为皇后,并让韦后参预朝政,随后大肆加封韦后家族成员为官,甚至连韦后的父亲都被封王。张柬之等人看了心底一凉,他们刚刚拼了命推翻了上一个女皇帝,这眼看着后宫干政的教训就在眼前,皇帝就义无反顾的扶起了另一个“武则天”。

事实确实如张柬之等人所担忧的那样,她确实心里有了不轨之心,李显当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武氏大肆结亲,几个公主,尤其是两个人最爱的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在皇族之外,韦氏和武氏成为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此时唯一能制衡这股力量的,就只剩下另外两股势力,也就是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这两个李显的亲兄妹了。

但还没等相王和太平公主有所动作,一个意外发生了:中宗李旦的皇太子李重俊造反了。

李重俊是中宗的第三个儿子,但他的母后不是韦后。在神龙二年(706年)七月被立为太子之后,成为了韦后势力眼中的巨大障碍。尤其是安乐公主和武崇训夫妻,仗着有李显和韦后撑腰,多番侮辱重俊, “常呼之为奴”,甚至多番鼓动中宗李显废掉李重俊,立她自己为“皇太女”。

太子李重俊本身并不是什么英武果决之人,但受到这样的侮辱甚至威胁,他也不能不没有动作,而且他的对头正好是武氏势力,这也是朝廷中一大批倒武势力的目标。所以在这样内外的形势之下,李重俊收买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发动了叛乱。

李重俊快刀斩乱麻,首先就杀掉了武三思和武崇训等人,随后便冲入宫中,准备向父皇要个说法,但李重俊总之准备不足,其叛变最终被中宗和韦后所镇压,李重俊也被杀。

李重俊死后不久,属于武三思一派的大臣状告相王李旦,说“安国相王及镇国太平公主亦与太子连谋举兵!”但是朝中又有不少大臣竭力维护相王,在这种情况下,中宗李显甚至都没法继续追查下去。

李旦有没有参与李重俊的谋反是一场罗生门。从当时的局势来看,韦后和武三思依靠儿女姻亲结成了一派,在觊觎着最高权柄,受到威胁的除了皇太子李重俊,当然还有李旦和太平公主,所以他们是有动机参与,或者通过某种渠道支持李重俊的。

但状告之人属于武三思一派,这份状纸是不是韦后借着机会打压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也值得探究。不过从这件事能够明显看出来,在女强人武则天去世之后,李显显然不能掌控局势,唐朝中枢一直没有一个压倒性的力量出现,造成了一种多方势力角力的僵持局面,这非常不利于帝国稳定。

虽然相王因为树大根深并没有被深究,但中宗李显已经有了戒心,便以外任的方式陆续安排相王李旦的几个儿子到了京外,李隆基便是其中之一,他被任命为潞州别驾。这件事在当时还算比较引人瞩目,李隆基不少亲友都来相送,看来几年的经营还算是有结果。

潞州别驾任上对李隆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心态的转变。我们很难知道李隆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夺位的想法的,但作为一个经历了残酷政治斗争的皇族青年,李隆基明白身处这个位置,必须有所准备。而后来许多在潞州任上出现的“祥瑞”,虽然很可能是后人附会,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此时二十多岁正值青春年少的李三郎目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皇子那样简单了。

李隆基在潞州期间继续广泛的结交各路英豪,而且不问出身,只看本领,因为政治斗争就是实打实的实力之争,而掌握了人才能有实力。到了景龙三年(709年)冬天,中宗李显因为要祭祀天地,就把李隆基等人召回了长安,也许潞州的这段时间让李隆基更加清楚的看清了当前的局势,所以他加紧活动了起来。

此时皇帝李显虽然已经继位多年,但明白人已经看出来了,皇帝的权力已经逐渐地被他的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抓到了手中,一个“小武则天”就近在眼前。不过与当年不同的是,韦后不是武则天,而李氏宗族也不是当年那般天真松散,世殊时异,也预示着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回到长安隆庆坊的李隆基一刻也不耽误,继续暗中联络各路人物,所谓“属中宗末年,王室多故,上(李隆基)常阴引才力之士以自助”,尤其是长安城重要的军事力量,北门禁军万骑,更是成为了他的重点,李隆基经常给万骑的帅长和豪骏金帛,获得他们的信任。结果是很明显的,万骑中的几个将领,包括葛福顺、陈玄礼等人都被拉拢了过来。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使用了三个年号(唐玄宗李隆基惊心动魄的登基史)(6)

除了军事力量,李隆基还广泛结交各路反感此时朝政和韦氏擅权的有识之士,在他的身边逐渐聚集一股越来越大的力量。

但下路符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李隆基拉拢长安城中的万骑和其他有识之士如此顺利,除了厚礼和个人魅力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那些文臣武将都知道,李隆基背后站着的是相王这株顶天大树。

相王李旦虽然个人能力堪忧,但他作为李治和武则天的嫡子,是皇族李氏最核心的血脉,放眼当时整个天下,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就是“宽厚恭谨”的安国相王了,是十足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别说相王本身就曾经位列龙座,也就是睿宗。

这份政治合法性是一面压得韦氏和武氏家族透不过气的大旗帜,如果说当时有谁能够继承大统而获得最广泛的支持,或者与韦后势力作对,相王李旦绝对是第一人选,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后来的唐隆政变才能够顺利完成。

形势比人强,正在李隆基暗中不断联络的时候,又一件意外发生了,那就是中宗李旦死了。

史书记载,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初,中宗李显死于宫中。对于中宗李显的死因,有记载认为是韦氏和安乐公主忌惮中宗李显开始对她们产生戒心而毒死了中宗,但也有人分析称这件事可能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炮制出来的。中宗之死不是本篇重点,所以略去不说,但中宗之死在当时却成为了又一个巨大意外,导致局势发生了剧变。

李隆基(相王李旦)以及太平公主的李氏皇族势力和韦后(武氏)势力的矛盾迅速激化,最终导致了唐隆政变的发生,让李旦二次登临帝位,并为最后李隆基称帝打下了基础。

04 一遇风云便化龙-从唐隆政变到先天政变,李隆基的登基之路

中宗之死是个意外事件,与之关联的所有人都抓紧行动了起来。《旧唐书》记载,中宗死后韦后命令“秘不发丧,皇后亲总庶政”,而且纠结她的党羽,迅速立中宗小儿子重茂为帝,韦后知政事,同时借着宗楚客等人之口,以叔嫂不便想通的理由,停掉了相王李旦辅政的权力,继而大肆安插亲信党羽,掌握军权。

这一步步简直就是照着武则天而来,甚至连武则天通过舆论营造继承天命合法性以及防止李氏宗族威胁权力这两招也几乎一样,比如宗楚客秘密上书,说根据图谶韦氏宜革唐命,亦或者令左屯卫大将军率兵监视中宗次子李重福等等操作,简直和武则天一模一样。

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韦后只以为她照着婆婆武则天一步一步走过,就能和婆婆一样成为第二任女帝,却对目前和当时的形式全然没有认识。武则天代唐之前她已经确实掌握唐帝国最高权柄十余年,而且个人能力非常出众,李氏宗族也警惕性不高,在长安没有什么重量级有实力的皇族成员。

可此时的韦后不过是名义上干预政事几年而已,完全没有到当年武则天与李治并称二圣的地步。而且此时长安城里依然还有庞大且有组织的李氏力量,那就是相王和太平公主。

但韦后等人依然按照密谋开始了步步紧逼。六月四日,韦后于太极殿为中宗李显发丧,同时宣布“中宗遗制”,罢免了相王的辅政职责;六月七日,皇太子李重茂继位,皇太后韦氏总览朝政。

眼见韦氏临朝称制就只剩宣布而已,李隆基等人也迅速行动了起来。从后面来看,从中宗李显去世,到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只有十九天的时间,在这样短的时间中就完成了一次改天换日的政变,既能够看到李隆基等人行动之迅速,也能够知道李隆基等人为此已经准备了良久。

为了反制韦后一党,李隆基也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首先面对韦后挟天子以令天下的不利局面,李隆基大造舆论加以弱化(这也是有人质疑韦后毒杀中宗是李隆基等人炮制的原因)。第二就是凝聚力量,拉拢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的嫡女,武则天在世的时候她就以聪颖深受母亲喜爱,权势滔天,同时她丈夫是武氏家族成员,也让她更多了一个链接李武两大势力的独特优势,她是一股独立的政治力量。最后则是确认直接参与政变的军事力量和各方势力。

两派人马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一方面,六月十二日,宗楚客、武延秀等人上书“共劝韦后尊武后故事”,加紧做舆论准备,另一方面,韦氏集团也注意到了长安城中的军事力量,开始派遣亲信党羽韦温等人接管禁军。

韦温等人素来没有大的功劳,在军中根基很浅,同时他们只知道榜棰(采用强力)取威,引起了万骑的普遍不满,营长葛福顺、陈玄礼等人“相与见玄宗诉冤”,诉说韦氏的胡作非为。

在这种情况下,大的势头已经开始逐渐朝着李隆基一方倾斜了:韦氏虽然擅权,但是她没有意识到,她的权力是寄居在中宗李显的身上的,而不是她本身所具备的,这是她和武则天最本质的区别。

眼见时机成熟,李隆基决定明白告诉禁军自己起兵诛灭诸韦的意图,并且获得了禁军踊跃的响应,随后,史称唐隆政变的景龙四年(710)夏天的这场大行动就开始了。

六月二十日,李隆基悄悄换上了平民的衣服,离开了隆庆坊五王宅,秘密会见了自己的亲信刘幽求,以及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等人。到了傍晚时分,李隆基一行人潜行到了靠近皇宫大内的禁苑,与苑总监钟绍京会面。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使用了三个年号(唐玄宗李隆基惊心动魄的登基史)(7)

此时情况有了一些小状况,钟绍京也是李隆基早就联络的人物,可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他却有些退缩了,毕竟干的事情是非常危险的“谋反”,但他的妻子告诉他,到了今天这一步已经没有了退路,还不如跟随临淄王干一番大事业,终于坚定了钟绍京的信心,率领兵丁把迎接李隆基。

到了夜晚,漫天繁星,银河如带,长安城的夜晚静谧如水。万骑将领葛福顺等人也如约来到了禁苑,刘幽求等人见状认为动手的时候已经到来,便请求李隆基下令开始行动。

年轻的李隆基扫视众人,终于下达了起事的命令。唐隆政变和之前李重俊政变不同,更加缜密,目标也更加明确。当晚起事第一件事就是解决韦氏一党掌握的军事力量。葛福顺奉命带兵返回羽林卫屯守的玄武门,迅速斩杀了韦氏一党的韦跨、韦播、高嵩等人,瓦解了羽林军。

随后,李隆基命令葛福顺和李仙凫分别率领左右万骑攻打玄德门和白兽门,并约定在凌烟阁之前会和之后,就大躁为号。

左右万骑三军用命,很快就攻克了玄德、白兽两门,到了三鼓时分(约晚上11点-凌晨1点),李隆基听到了宫中传来了呐喊声,就立刻率人突入玄武门,直到停放中宗李显灵柩的太极殿。

攻入内宫之后,守卫内宫的武士纷纷临阵倒戈,韦后仓皇逃入飞骑营,反而被飞骑营军士斩首。安乐公主“方揽镜作眉,闻乱,走至右延明门,兵及,斩其首。”武延秀逃到了肃章门之后也被兵士所杀,宗楚客、上官婉儿等人也陆续被杀。

第二天,李隆基下令关闭宫门和长安城门,命令万骑全城搜捕韦后一党,韦后一党举族聚居于城南杜曲,《朝野佥载》记载“崔日用(李隆基的手下)将兵杜曲,诛诸韦略尽,绷子中婴孩亦捏杀之。”另有资料记载这次捕杀韦后一党,“凡是身高高于马鞭的韦后一党男性全部处死”。

总之,这次唐隆政变和之前张柬之等人发动的神龙政变,以及李重俊发起的政变有非常大的不同,李隆基杀伐果断、除恶务尽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六月二十一日,经过一晚的激战,海内澄澈、大局已定。李隆基骑马飞驰跑到了父亲李旦面前,请求李旦原谅他没有事先禀告的罪过。《旧唐书》记载,二十一日见到李隆基之后,“睿宗遽前抱上而泣曰:“宗社祸难,由汝安定,神祇万姓,赖汝之力也。”拜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进封平王”。

由汝安定、赖汝之力,这两句话读来,让人隐隐有李世民的感觉。当年大唐立国之时,李世民也是替李渊打下了大半个中国。近百年后,李世民的后代中又出现了一个极其相似的后代子孙,冥冥之中似乎是有天意,预示着大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盛世即将到来。

唐隆政变之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迫使李重茂把皇位禅让给了李旦,睿宗李旦便和他的哥哥李显一样,二次称帝。称帝之后,睿宗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太子是谁的问题。

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太子应该是睿宗李旦的长子李成器,而且李成器在睿宗第一次继位的时候就被立为皇太子了。但是李隆基在几个皇子之中最为突出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和当年李渊面对李建成、李世民二子的困境非常类似。

但和李建成不一样,李成器一方面因为和李隆基在内的几个兄弟共同经历了非常多的磨难,兄弟感情很好,另一方面,他非常清醒的认识到“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把皇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对他自己,对兄弟李隆基,乃至对家族和天下都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坚决地推辞太子之位:“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安则嫡长,危则有功,这句话读来质朴直接,用近乎大白话的方式点出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现在的局面只有让最有能力的人上位才能掌控。不得不说,李成器还是非常有气量和眼光的。

李成器的主动退让大大改善了局面,而且还堵住了太平公主在立储之事上盘桓交涉的空间。加上参与诛灭韦氏一党的功臣也大多主张立李隆基,睿宗李旦也就顺水推舟,在当年的六月二十七日,正式宣布以第三子,平王李隆基为皇太子,并正式改元景云。

但此时的大唐依然还处在黎明的前夜,因为距离一个新的最高权力者出现,还差最后一块绊脚石,那就是武则天的嫡女,中宗、睿宗的亲妹妹,镇国太平公主。

可以说,武则天时期到李隆基继位之间的几十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女主最为兴盛的时期,武则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以女人身份称帝,为她身后的许多女子树立了榜样,中国历史也出现了一股独特的“女性政治家”,不管是前面的韦后、上官婉儿等人,还是后面的太平公主,都是如此。

在配合李隆基除掉韦后一党之后,太子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的矛盾就迅速激化了,这是后武则天时代的最后一个沉重遗产。史书记载,太平公主极受父亲李治和母亲武则天的宠爱,而且武则天还认为这个小女儿特别像自己。在武则天称帝的过程中,太平公主接连出嫁薛绍和武攸暨,是李氏武氏的代表人物,史称“二十余年,天下独有太平一公主,父为帝,母为后,夫为亲王,子为郡王,贵盛无比。”即使在中宗二次称帝,韦后、安乐公主擅权的时候,两个人也忌惮太平公主的势力。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使用了三个年号(唐玄宗李隆基惊心动魄的登基史)(8)

到了睿宗景云年间,太平公主以拥立睿宗之功,地位权势越加强大。睿宗即位后,每逢遇到朝廷大事,都是先问:“这件事和太平公主商量了吗?然后再问,这件事和三郎(李隆基)商量了吗?”都商量过了,才会准许施行。一山难容二虎,在睿宗即位之后不久,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就开始激化了。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也是唐廷中枢最重要的两股势力对最高权利的斗争,这既可以说是二李姑侄之间的斗争,但事后来看,这也是后武则天时代唐廷中枢权力“真空”,无人能掌控大局局面的必然结果。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可以说都是被历次残酷的政治斗争“筛选”出来的最后候选人,不管是谁胜利,都能终结自从圣历元年(698年)开始的唐廷中枢权力“真空”。

在诛灭韦氏的过程中,由于李隆基的哥哥李成器百般推辞,而让李隆基顺利成为了帝国合法的继承者,这一阶段太平公主是失了先机的;但在李隆基成为太子之后,太平公主迅速开始了反击,太平公主本人处理政事的能力是超过睿宗的,加上武则天嫡女、睿宗元妹、武氏媳妇等诸多身份,让她在睿宗执政时期对朝政的控制能力甚至超过李隆基;最后一个阶段则是在李隆基监国、直到继位的最后决战时期,此时双方势力已经水火不容,最终还是以残酷的政变和清洗结束了两方的对峙。

景云元年(710年)唐隆政变,睿宗继位不久,太平公主自认为她是李隆基姑母,而且在政变中出力甚多,李隆基虽然是睿宗的亲儿子,但毕竟年轻无知,她觉得自己能够掌控局面。但随即她就敏锐地发现事情不是那样简单,在太子李隆基身边,逐渐聚集起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如姚崇、宋璟等人。这股力量主要是坚持传统儒家思想的文官,他们继承了张柬之等人的政治愿景,以革除弊病为己任,非常警惕外戚后宫干政,天然对太平公主专权抱有敌意。

反应过来的太平公主认识到了危险也开始了反击。很快,景云元年(710年)的十月份,就在李隆基成为太子之后不到四个月,长安城中开始流传一个“太子非长,不当立”的流言,始作俑者不是睿宗长子李成器,而是太平公主,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第一波较量正式开始。

史书记载,当时立李隆基为太子的时候太平公主是没有异议,如今搬出嫡长子继承,不过是眼见李隆基志向不小难以控制,会影响她长久专权罢了。太平公主首先就是挑动李成器,意图让他主动和李隆基争斗,但李成器和李隆基兄弟情深,没有受到太平公主的挑拨。

随后太平公主准备暗中收买一些有名望的大臣为她制造舆论。比如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太平公主秘密接触老臣韦安石,想拉他一同大造舆论,没想到几次邀请韦安石都被韦安石拒绝。睿宗听说了这件事,也知道自己的小妹又开始不安分起来,怕出什么事情,专门提醒韦安石要他注意。韦安石反而说:“陛下何得亡国之言,此必太平之计,太子有大功于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称,愿陛下无信谗言以致祸也。”反而再一次表达了对李隆基的支持。

知道这件事的太平公主大为光火,准备惩罚韦安石,幸亏当时的宰相,同样支持太子的郭元振保护才让韦安石避免了一场灾难。

类似的事情还有许多,比如太平公主还曾经直接在宰相们去中书省值班的路上截住宋璟、姚元之、郭元振、张说等人,告诉他们想要更换太子,几位宰相听了大惊失色,宋璟更是当面顶了回去:“东宫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公主奈何忽有此议!”

可以说,经历了武则天时代、后武则天时代的混乱局面的唐廷中枢,已经困苦于变乱迭起的局面太久了。而宋璟所说的“真宗庙社稷之主”也道出了许多正直大臣的心声。大唐已经受不了再一次权力斗争了,大唐太需要一个有能力的皇帝来拨乱反正了,而经过了唐隆政变,他们知道,最好的、唯一的人选,就是此时东宫太子李隆基。所以除了攀着太平公主的高枝获取了权力的一批大臣之外,其他朝廷重臣大多支持李隆基。

但李隆基也知道自己不能被动防守,面对太平公主的进攻,李隆基同样展开了反击。第一步就准备从目前太平公主大力鼓吹的“太子非嫡子,不当立”入手,而关键便是睿宗嫡子李成器。景云二年(711)正月末,宋璟和姚崇秘密向睿宗建议,请让宋王成器、邠王李守礼等人外派为地方刺史。这里介绍一下李守礼,李守礼是李治的孙儿,其父就是李治与武则天所生的第二个儿子,章怀太子李贤,到景云年间他按照辈分算是李治的长孙了。

当年李贤因为谋逆获罪,年幼的李守礼随家人一同遭遇贬斥,直到垂拱元年(685年)才被允许返回,但返回之后就和李旦家人一同幽禁在宫里面,但也正因为如此,和李隆基等人交好。

不仅如此,宋璟和姚崇还进一步劝说睿宗,让李隆基的两个兄弟,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业担任太子李隆基的左右率,并把太平公主和她的丈夫安置到东都洛阳。应该说,这是李隆基及其支持者在太平公主大肆鼓吹“更易东宫”之后的一次有力反击。太平公主鼓吹更易东宫最有利的一点就是李隆基不是嫡长子,那假如嫡长子李成器和长孙李守礼都不在京城了,那她就失去了最大的着力点。

而让岐王、薛王担任东宫左右卫率,是为了把李隆基兄弟势力凝聚在一起,巩固东宫地位,安排太平公主到洛阳,则更是准备直接把她调离权力中心。

到了景云二年(711年)的二月初一,睿宗同意了宋璟和姚崇的前两天建议,以成器为同州刺史,守礼为幽州刺史,隆范、隆业分别为东宫左右卫率。只是让太平公主去洛阳之事,睿宗并没有同意,以“朕更无兄弟,惟太平一妹”搪塞了过去,只把太平公主就近在蒲州安置。

这件事让下路符感慨颇深。实际上,经历过了武则天残酷清洗的李氏皇族,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法。外派刺史,在当时来看基本和贬斥无异,更何况是贵为当今皇帝的嫡子以及高宗李治嫡孙的李成器和李守礼两王。但两个人明白残酷的政治斗争到底意味着什么,所以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两个人的态度,但既然最后还是外派,说明两个人至少没有进行强烈的反对。

但另一方面,睿宗皇帝那句“朕更无兄弟,惟太平一妹”下路符也相信同样是睿宗李旦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且在太平公主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个皇帝哥哥还曾经请求李隆基刀下留情,足见兄妹两人的感情。

同样也是因为残酷的政治清洗,李氏宗族之间也产生了更深厚的感情,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开自己,也就愈加珍惜身边还留下的人。李成器当时百般推辞太子之位,李隆范和李隆业担任李隆基的东宫左右卫率,乃至睿宗对太平公主的宠爱,大概也有这样的因素在。

把这些串起来,再看最后发生的事情,不禁让人唏嘘感慨。

话不多说,在温暖的感情之外,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依然是你死我活的。借着宋璟和姚崇李隆基扳回了一城,但他紧接着就开始了反击。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个支持李隆基的宰相张说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让太子监国。

在景云二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斗争进入了白热化,睿宗皇帝面对着亲妹妹和亲儿子之间的斗争,他也是无奈的,甚至连他自己也被夹在中间左支右绌,头疼不已。面对这样的形势,以中书侍郎行宰相事的张说劝说睿宗道:“陛下若使太子监国,则君臣分定,自然窥觎路绝,灾难不生”。唐廷中枢的姚崇、宋璟和郭元振等人也一致同意这个建议。

君臣分定,分的不是睿宗和李隆基,或者睿宗和太平公主。分的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假如李隆基以太子身份行监国之事,那他就具备了“君”的身份,而太平公主不管如何,变成了“臣”。如此一来,直接抹掉了太平公主一直纠缠的李隆基“太子非嫡子不当立”的困境。

也许是睿宗确实心痛手心手背都是肉,觉得如此一来自己的亲妹妹和亲儿子就能消停下来了;也许是睿宗在诸位宰相合力劝谏之下不得已为之,总之睿宗同意了宰相们的建议。景云二年(711年)二月初二,终于下制,令李隆基监国。二月监国的实现,是李隆基首次取得对太平公主的压制,也挫败了太平公主更易东宫的阴谋。

李隆基监国不是双方斗争的终结,反而是双方更加激烈斗争的开始。两个人便如同一起溺水一般,你压着我抬头出水面呼吸一口,那我便没法呼吸,所以必须要把你拉下来才行。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使用了三个年号(唐玄宗李隆基惊心动魄的登基史)(9)

太平公主被李隆基一套组合拳重击,但他迅速开始了反击,在离开长安去蒲州之前,太平公主亲自找到李隆基,责备他做的事情是在威胁皇族的团结,是一种严重过线的行为。太平公主毕竟是李隆基的姑母,而且此时依然权势滔天,李隆基就上奏说姚崇和宋璟等人离间骨肉,要将他们废黜,同时请求暂停宁王成器、邠王守礼外派的事情。

《旧唐书》记载这件事的时候说“玄宗惧,乃奏崇、璟离间骨肉”,而且最终姚崇和宋璟最终还是被贬斥到了外州,成器和守礼外派的事情也搁置了下来。但下路符觉得,这件事更本质的是一种交换底线之后的暂时休战更为妥帖。

见过滚滚人头的李隆基忌惮太平公主应该是有的,但因为害怕就主动要求贬斥姚崇宋璟说不过去。总之双方第一阶段的交手暂告一段落,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彼此你进我退相互纠缠斗争的局面并没有结束。

事情很快又出现了突发的局面。景云二年四月,睿宗皇帝突然动了要传位给李隆基的念头,这件事简直和晴天霹雳一样,一下子在整个唐廷中枢炸开,太子集团和太平公主集团全都吃惊不已。

李隆基害怕这是睿宗认为自己前段时间的一些动作太过火,赶紧令人上书推辞,而且连监国也准备推辞掉。太平公主更是着急不已,命令此时还在朝中的大臣上书说:“陛下(睿宗)春秋未高,为海内所仰,岂得遽尔!”苦劝睿宗不要传位。太子集团和太平公主集团出于各自考量,都在极力推辞睿宗让位之事。双方的极力劝阻,最终暂时打消了睿宗皇帝退位的念头,但这却为后续一系列事情埋下了伏笔。

对于睿宗皇帝继位七八个月就提出退位一事,历来还比较有争论,有人认为这是李旦在面对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两强相争,并威胁到自己地位的时候的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尤其是对太子李隆基而言,在睿宗皇帝提出退位之后,他不仅要辞去监国之任,要把太平公主接回长安,连太子之位都要还给李成器。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睿宗皇帝确实是走了一步以退为进的好棋,轻轻松松便把势头正猛的李隆基打压了下去。

但是,下路符却认为,睿宗李旦这个时候是真的想要退位了,甚至单纯的就是想逃避身处飓风漩涡中心那种巨大的精神压力。

景云二年,是公元711年,此时的李旦已经51岁。对于古人而言,这已经算是比较大的年纪了。李旦身为皇族贵胄,但回看他的人生道路,却让人不禁感叹唏嘘,从记事起就被强势的母亲全方位控制,长大之后身边就不断有亲人直接被杀,连妻子,李隆基的生母窦氏都被母亲所杀,而他自己甚至也遭受了不止一次死亡边缘的折磨以及暗无天日的幽禁和流放。

历史人物,他们也是人。今天的我们上了一天班之后,还想趁着夜色,安静的吸上一口烟,或者发一会呆,更何况大半辈子都处在高度紧张环境之下的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

坐在帝位之上的李旦,整天都要面对一群年富力强的人精,勾心斗角、你来我往,任谁都会有放弃一切的念头,而且李旦想来恬淡厚重,《旧唐书》记载:“自则天初临朝及革命之际,王室屡有变故,帝每恭俭退让,竟免于祸。”也就是说他自从母亲武则天掌权之后,在皇族多番动乱中一直恭谨退让,也因此没有遭遇祸患。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面对着咄咄逼人的儿子李隆基和亲妹妹太平公主,以宣布退位以退为进保留有自己的权力,是站不住脚,此时的帝位对睿宗而言,更像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而更重要的证据则来自于,不管李隆基如何推辞,不管太平公主如何苦劝,李旦还是决定让李隆基继承皇位,自己成为了太上皇。

延和元年(712年,也就会先天元年)七月,天空之中出现了异象,一颗彗星出现在了西边的天空。古人想来信奉天人感应,太平公主如获至宝,赶紧让人向睿宗皇帝报告,准备大做文章攻击李隆基。

《旧唐书》记载,太平公主的党羽向睿宗报告说:“据玄象,帝座及前星有灾,皇太子合作天子,不合更居东宫矣。”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记载,短短一句话,就从侧面揭示出了睿宗、太平公主,以至于李隆基在睿宗退位事件之中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首先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说,天象预示着会有灾祸发生,为了避免这件事,皇太子最好成为天子。大家可能奇怪了,太平公主怎么会主动提出李隆基做天子呢?秘密就在后一句,也就是“如果不合适,那李隆基连太子也不能当!”

712年距离睿宗首次提出退位之事只过去了一年,在睿宗退位之事中,如果按照正常逻辑来解读,太平公主其实是打了一个翻身仗的。不仅李隆基自己上书百般推辞,甚至主动提出了把太平公主接回长安,还提出不做太子。

太平公主是按照正常的帝王心术的逻辑去推测,睿宗皇帝也开始忌惮李隆基威胁到自己的帝位,因此采用“退位”来敲打李隆基。既然如此,那我就再推一把,让自己的额哥哥李旦觉得李隆基威胁更大,那睿宗不就可以更加疏远李隆基了吗。有哪个皇帝会允许别人来抢夺帝位,如此,那就能够达到“不合更居东宫”的最终目的。

如果按照正常的帝王心术来推测,结果理应如此,但经过我们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太平公主错看了自己的哥哥。太平公主自小娇生惯养,是没有经历过两位哥哥李显、李旦那样的磨难的。她对于权力还很痴迷,她以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拒绝权力。

可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哥哥李旦此时已经身心俱疲,他的退位不是以退为进,他的退位就是真的厌倦了尔虞我诈的斗争,所以听到太平公主这番精心设计的话术之后,睿宗竟然借坡下驴,既然你都说为了避免灾祸,就需要皇太子为天子,那正好,朕正有此意,那就传位吧!

《资治通鉴》记载:

(712年7月)壬辰,制传位于太子,太子上表固辞。八月,庚子,玄宗即位,尊睿宗为太上皇。上皇自称曰朕,命曰诰,五日一受朝于太极殿。皇帝自称曰予,命曰制、敕,日受朝于武德殿。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决于上皇,馀皆决于皇帝。

睿宗真的把帝位传给了李隆基了!

至此,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太平公主竹篮打水一场空,真的送李隆基登上了帝位,她只觉得天旋地转,仿佛一切都在梦里一般。这个聪明绝顶,精于权谋的女人,这个被李治武则天宠爱,被李显李旦宠爱的女人,终于还是算错了最关键的一步。

但即使李隆基已经登基称帝,距离他真正掌权还剩下最后一步,那就是扳倒太平公主这座大山。一个皇帝的称号没能够阻止已经越加疯狂的太平公主,依仗着聚集在她身边,和她有共同利益的仆从大臣,时刻威胁着李隆基的帝位。

此时,朝中局势千钧一发,身为天子的李隆基并非有十足的把握,反而是太平公主面上实力更强。比如《资治通鉴》就曾说这个时候:“太平公主依上皇之势,擅权用事,与上(玄宗)有隙,宰相七人,五(四)出其门。”当时位列宰相的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湜,中枢中是剩下郭元振、魏知古、陆象先等人支持李隆基。

在这样的局势之下,两个人关系越来越紧张。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刚继位不久的之后,李隆基的心腹刘幽求就秘密上报李隆基,准备联络右羽林卫诛杀太平公主的党羽,李隆基也准备趁此机会一举铲除太平公主势力。

万万没想到,这件非常秘密的事情却被太平公主探知,她立刻借机向太上皇睿宗报告,趁机将刘幽求等人打入大牢,经过李隆基亲自辩护才保住了他的姓名。但这件事让李隆基的局面愈加不妙,太平公主也更加放肆的开始了勾连大臣和禁军的动作,时刻准备对李隆基下手。

虽然此时他以天子之尊,依然对太平公主占据一定优势,但此时的李隆基也来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太平公主势力庞大,又是他的姑母,甚至生命都受到了威胁。李隆基的谋士王琚说“事迫矣,不可不速发!”被排挤出长安的李隆基的属下张说让人把佩刀送给了李隆基,劝他早下决心。崔日用等人更是直接露骨地说道:“天子孝,安国家,安社稷,今若逆党窃发,即大业都弃,岂得天子之孝乎?”

太平公主已经不追求长久掌控权力了,她现在是直奔皇位而来,这个时候孝不孝的都是小节,如果自己都被杀了,那还提什么“天子之孝”都没用了!

终于,决战的时候到来了。先天二年(713年)秋,表面中立,实则内心倾向于李隆基的宰相魏知古报告了一个关键信息,太平公主纠集窦怀贞等宰相,还有常元楷、李慈等禁军将领,准备在长安起兵,以谋废立之事。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得到这个消息后,李隆基当机立断,准备先下手为强。七月三日,李隆基召集弟弟岐王隆范、薛王隆业及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也是玄宗的内兄)、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率先采取行动。

由于李隆基有信息优势,所以他还是首先控制枪杆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杀了左右羽林卫大将军常元楷和李慈。控制了北军之后,李隆基迅速命人把宰相窦怀贞、岑羲、萧至忠等太平公主的党羽一一捕杀。太平公主眼见大势已去,也不得不在逃入寺庙三天之后返回了长安。

此时李隆基已经完全控制住了局势,看到失魂落魄的姑母太平公主,年轻的李隆基眼中没有一丝怜悯。即使自己的父亲李旦亲自出面饶恕太平的死罪,李隆基依然选择了拒绝,随后将太平公主赐死家中。

最终,李隆基终于彻底掌控住了局势。

05血红的朝阳

先天二年7月3日的政变很快结束了,但是李隆基的清洗并没有随之结束。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李隆基和他的姑母太平公主之间的权力之争,是从武则天末期开始的一场残酷政治筛选最后的 “天选之子”之间的对决。双方不管谁获胜,都将获得自武则天时代之后另一个高度集中的权力。

太平公主已死,他的党羽便成了砧板上的肉任李隆基宰割。和当年唐隆政变诛杀韦氏一党一样,这次李隆基同样没有放过太平公主一党,查处太平公主一党的过程持续了近半年时间,那些与太平公主有牵连的官员,或被罢免,或被贬斥,一个个都走到了自己政治生涯或者生命的尽头。

这一年,继武则天,乃至继李世民之后,大唐另一代雄主终于踏上了舞台的最中央。借着从唐隆政变、先天政变而来的滚滚威势,李隆基终于变成了那个主宰亿兆万民的主宰,他的抱负,他的野望,也在残酷斗争带来的鲜血之中逐步实现,一个血红的朝阳,终于在大地之上升起。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使用了三个年号(唐玄宗李隆基惊心动魄的登基史)(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