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世界上活下去的理由,最关键是要有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什么?
就是不能容忍过去跟现在,现在跟未来是一样的;
不能容忍过去别人走的路,你今天再走一遍,到时候结果都差不多,甚至比别人还差。
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那怎么办呢?
重新做人的机会我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在中年时,有机会去荷兰教书一年。
我跟自己说,这次去荷兰,可以做一件事,叫做“重新做人”。
说“重新做人”,并不是说我在台湾做人失败,而是我在台湾生活了几十年,有太多的牵扯了。
比如说,我从小慢慢长大,很多小学老师记得我以前的样子;
在台大教书,同事们知道我以前脾气不好的;
这些以往的牵扯,都让你觉得想要重新开始有点难。
但换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可以重新开始。
所以有机会到荷兰,我就跟自己说,现在我要“重新做人”,
把我所学到的,那些做人处世的道理,用在生活上。
尤其是这么多年,我学到的儒家思想,有一句话最适合拿来用。
哪句话呢?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这句话其实很简单:
说话要真诚、守信用,做事要实在,并且要负责任。
一个是言,一个是行,人的生命就在于言与行的总和嘛。
我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跟别人怎样互动,这一来一往之间,我的生命就表现出来了。
有趣的人生实验
所以我到荷兰,就决定用一年的时间,做这个实验。
这是非常有趣的。
当你准备做实验的时候,是把一个古代的智慧用在自己身上,看看时代相差那么远,古人的智慧还适用吗?
情况是不是有所改变呢?
答案是没有改变。
代表儒家这种智慧是永恒的智慧。
我是怎么做的呢?
一个人先自我要求,跟别人说话时,同时听自己说话,与别人一起做事时,同时观察自己的行动。
这不是一心二用,而是高度的自觉,
我听我自己说什么,再设想别人听到这话有什么反应;
对这个反应,我下一步再怎么说、怎么做,再去延伸出来。
这是很有趣的练习,让自己的心灵不要执着,好像陷在某个说话做事的环境里面,而完全忘记一切。
我们讲做事要认真,这没有问题;
但是认真并不代表你可以一面做,一面观察自己,所以这是我们需要练习的。
所以,我在荷兰见到许多学者,还有当地的华人;
交往的时候,自己说话、做事,我都在观察,都在听;
回去之后,我会把今天的所说所为整个思考一遍。
今天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如果有地方不理想,第二天有机会再说话做事,立刻调整;
你有意识地这样去做,会感觉自己的生命是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什么是生命的成长说到生命的成长,我们有时候很羡慕别人,
为什么人家每隔几年改头换面?
孔子是每隔十年就不一样了,我们是二三十年如一日,一路走来始终停留在原地。
为什么不一样?
现在知道了,生命是需要做实验的。
只要你当下愿意开始,今天离开这里就可以开始做实验。
你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自己去听,去观察,然后给自己做评价;
这样说这样做,到底对不对,要怎么做怎么说比较好。
我的实验结果怎么样?
我很少给自己打分,但这一年下来,我必须说,结果是非常理想的。
西方有句话叫做,结局好的话,中间过程统统算好的。
为什么我这样评价自己?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我在荷兰教书满一年,要离开的时候,
朋友们知道我要离开,有五批人马抢着要送我上飞机。
第一批朋友找我,我答应了;
另外四批朋友,我只好说非常感谢,婉拒了他们的好意。
一年短短的时间,有五批人抢着要送你,这应该算成功了。
所以这就是我做的实验,如果你坚持这样做下去,你会发现每隔几年,生命就会成长。
你在哪一层?
但是,成长的方向何在?
这是个问题。
因为你说人缘很好,也可能是“乡愿”啊。
你去到外国,反正我是个过客,也不会常住,跟你们也没有恩怨,不妨你好我好大家好,得过且过了。
这是不行的,这变成是孔子说的“乡愿”,完全没有自己做人的原则了。
这不是孔子所能接受的,这不是我们所欣赏的。
所以,我们还要强调,做人处世需要一套价值观。
我们所谓生命的创造性,就在于你有自己的价值观之后,
知道自己在哪个层级,然后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
只有如此,你每天的生活才有内在的意义。
人生就像一张拼图所以我说,人的生命像一张拼图一样。
当你在放下这一块图案的时候,你不知道整体是什么;
如果你有成熟的价值观作为引导,你就知道放下这块图案,以后整体是什么样子。
否则,这一生的拼图都是凑巧的,很多事情都是偶然的。
最理想的,是能够看到人生整个的蓝图,
让自己先了解人生真正的目标何在,
人生能成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我应该在哪一方面努力。
人要有选择性地生活,我的生命我自己来把握,
不能让太多偶然因素来决定我生命的方向、生命的品质。
这就好比,你偶尔跟朋友聚会是好的,聊个通宵聊得很开心;
但是如果天天这样就不得了,聊到最后没什么好聊的,不断重复很多无聊的事情,
所以要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