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关键字:黄旭华 保国 李世英 核潜艇 下潜

Hi,大家好,最近电视剧《功勋》正在热播,有不少网友这样评论:

黄旭华解决超重问题(严保国坚决不同意黄旭华下潜)(1)

看完第一个英雄人物,真的好几次泪崩了,战争是残酷的,感谢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年代,致敬!

雷佳音可爱的不行啊!拍出了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的胆气豪气和智谋。原来我们还有好导演,欣慰。

其实无论大家怎么评价,我们都要认同演员和幕后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如果没有他们,那么我们就不可能看到这样的影视剧。

黄旭华解决超重问题(严保国坚决不同意黄旭华下潜)(2)

事实上,这部剧还是很精彩的,在最近的剧情中,马上就要进行极限深潜任务,黄旭华告诉大家,不要唱血染的风采,而是要唱有激励人心的歌曲。

黄旭华说明今天不是誓师会而是谈话会,知道很多人都写了遗书,还喊俞连长的儿子俞庆文先读读他写的遗书。

俞庆文站起来读了起来,黄旭华又点名检测班长读他写的遗书。

黄旭华解决超重问题(严保国坚决不同意黄旭华下潜)(3)

听着这些战士写的遗书,黄旭华和严保国等一些领导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黄旭华站起来讲话,知道战士们想着要为祖国献身,虽说要做好这个准备,但这次不是让他们献身,而是把数据拿回来。

在三个月前,黄旭华已经对这次深潜进行了切实的安全措施,留下足够的安全余量,从建造过程到实验过程,都有严格的验收手续,符合极限深度的要求,还做了质量复检,所以对于这次深潜,他有成功的决心和信心,而他将他们安全地带到海上,也能把他们安全地带回来,作为总师,他将和大家一起下潜。

黄旭华解决超重问题(严保国坚决不同意黄旭华下潜)(4)

众人听了震惊不已,但这极大地鼓舞战士们的士气和信心,战士们高喊要向科研人员学习的口号。

海边,严保国想劝黄旭华,坚决不同意他这么冲动下潜,毕竟全球都没有这样的先例。

严保国知道劝不动黄旭华,因此提出一起下潜。

黄旭华没有同意,万一这次真的出事,严保国掌握着全部数据,要撑起核潜艇总装的未来。

严保国坚决不同意黄旭华下潜,黄旭华开玩笑严保国这么强烈反对,这是对他们的核潜艇没信心。

黄旭华解决超重问题(严保国坚决不同意黄旭华下潜)(5)

严保国赶紧解释不是没信心,既然如此,黄旭华指出严保国更没理由拦着自己。

黄旭华和严保国杠了一辈子,永远记得当初严保国当初说的一句话,他们的目标是大海深处,而不是那个小水池。

南海海域,黄旭华跟着那些战士们来到核潜艇执行下潜任务,严保国和赵达生他们在岸上焦急地等待结果。

另一边,在家的李世英一反常态要去黄旭华的单位,女儿燕妮觉得妈妈今天很不对劲就跟着出来。

李世英这才回过神来,然后又往回家走。

黄旭华解决超重问题(严保国坚决不同意黄旭华下潜)(6)

李世英坐在椅子上看着当初黄旭华写给她的信折成的帆船发呆,这时有人来敲门,说是有她的电话。

李世英赶紧来到楼下接听电话,然后着急忙慌地出门。

核潜艇下潜到海洋深处,在岸上的严保国和赵达生等人担心着海洋深处的情况。

在核潜艇里的黄旭华命令他们加深深度继续保持下潜,很快到了极限深度。

黄旭华的额头上渗满了汗水,但还是下令定深航行十分钟。

严保国和赵达生一直担心着海底下的情况,只见核潜艇露出水面,他们终于成功了,大家欢呼呐喊,庆祝属于他们的胜利。

另一边,李世英已经到了黄旭华工作的单位,接听着领导的电话,听到好消息的她是喜极而泣。

黄旭华解决超重问题(严保国坚决不同意黄旭华下潜)(7)

1995年,黄旭华和李世英赶回老家汕尾看望病倒的母亲,黄母睁眼看到是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儿子,却还担心会影响黄旭华的工作,埋怨他们不该告诉黄旭华的。

黄母触摸着黄旭华的脸颊,心疼他头发都白了。

李世英跟黄母打招呼,黄母伸手想要抓住李世英的手,可在半空中就落下,弥留之际见到一直思念的儿子和儿媳,已经了无牵挂,就这样安详地去了。

2018年青岛,黄旭华和李世英去海军博物馆参观,还与跟了自己一辈子的核潜艇合影。

1981年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1988年中国核潜艇实现极限深度潜航,并成功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国家,标志着中国海军海基战略防御力量初步形成,核潜艇作为国之重器已成为中国海军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统一的重要力量。

好了,本集剧情就讲到这里,如果大家喜欢这部剧就多多支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