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吃苦,这已经不是一代、两代人的问题了,而是经济发达后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会让孩子在处理困难时出现障碍,并衍生出与其相关的“不能吃亏”的问题,以及只喜欢表扬不接受批评的“吃软不吃硬”问题。

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事事依赖,自私自利,好逸恶劳……,长大后,如何独立?只会慢慢长成“巨婴”!

巨婴症b超看得出来吗 不能吃苦吃亏吃软不吃硬(1)

针对上述问题,也结合目前社会上的一些教育理念的偏差,我提出四点矫正或预防的方法:

少些“浮夸”,敢于告诉孩子“你还不是最棒的”。

或许是有些家长对“赏识教育”有误解,或许是“夸孩子”与“娇宠孩子”发生了“共振”,于是,家长这样的解说充盈于耳:我的孩子就喜欢别人表扬。

巨婴症b超看得出来吗 不能吃苦吃亏吃软不吃硬(2)

但仅仅“夸孩子”就能概括所有的教育方式了吗?那种比表扬更高级的批评方式若一直没有运用到我们教育中,试想,当孩子长大后如何能抵制“挫败”?

目前的教育流行语“你是最棒的”对于鼓励孩子去尝试去追求是没错的,可我们是否也为孩子遭遇失败做了足够的心理预设?

而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坎坷,孩子的每一次“错误”,每一次“改正”都是“进步”的前提。要让孩子明白“你会越来越好”,而不是“你已经很好了”。

所以,家长在鼓励孩子的同时,培养孩子接受失败的心态也是必要的。

巨婴症b超看得出来吗 不能吃苦吃亏吃软不吃硬(3)

不要事事都满足孩子

其实在襁褓中的孩子就会用哭声来征服家长,用哭声来表达欲望。

而这时,或者再大一些时,家长都会用“孩子还小,不懂事”来解释,并且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无条件满足。这就埋下了隐患。

因为,不满足孩子的欲望就是让孩子“吃亏”了,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不知不觉便建构了儿童的“不能吃亏”心态,乃至后来孩子来达到“要啥给啥”、“不给不行”的地步。

巨婴症b超看得出来吗 不能吃苦吃亏吃软不吃硬(4)

就此,家长要学会坚持,有时即便对孩子的比较合理的要求也要“延迟满足”。

放手让孩子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让孩子在克服中体验吃苦

实际上我们不用刻意去制造生活中的困难来让孩子学会吃苦,也不需要人为去给孩子制造“麻烦”。

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本身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麻烦“。

比如,孩子在学习穿袜子,当他发现怎么也套不好时,“困难”就发生了。有些家长会直接帮助他穿好,而有些家长则会耐心教孩子方法,安抚他急躁的情绪,鼓励他多尝试直到找到方法。

巨婴症b超看得出来吗 不能吃苦吃亏吃软不吃硬(5)

这些事看起来是“小事”,前者省事,后者费事。但从长远看,就会反过来,现在的“省事”就会成为孩子成人后的“无法独立”。

后者显然会让孩子明白“困难必须自己解决”,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即教育”。而孩子的自信心、执行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也都会在“解决困难”中得到提升。

巨婴症b超看得出来吗 不能吃苦吃亏吃软不吃硬(6)

用家长的宽容行动熏陶孩子的宽容心态

我在教育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家长在这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最大。

如果家长不分大事小事都斤斤计较,不分场合都会与人去为一点点的利益争执,这样的行为被孩子目睹后必然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心态,导致孩子在与人合作中形成不能吃亏的心理,或许还一定要占一些便宜才肯罢休。

巨婴症b超看得出来吗 不能吃苦吃亏吃软不吃硬(7)

这样的品质势必会导致孩子长大后,在与人沟通交流中出现问题,而无法顺利走向社会。

所以,家长一定要在生活中成为孩子积蓄”正能量”,中国有句俗话叫:“吃亏是福”,这个“亏”就是“奉献”。想要回报,必先付出,做人做事皆应如此。

巨婴症b超看得出来吗 不能吃苦吃亏吃软不吃硬(8)

写在最后的话:

有一位进城务工的家长说过一句话:“我这辈子就这样了,但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吃苦!”

这是很有代表性的”家长宣言“,而且是中国很多家长的代表性心态。

若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教育目标就会出现偏差,爱孩子的“方法”就会出现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