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60年,秦赵双方在赵国的长平地区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战略决战,起因是秦国为了占领上党地区进而威慑力量较为弱小的韩国,但是赵国并不想让秦国轻易得逞,因此在秦国占领上党地区后,在昌平地区大开城门接纳来自上党地区的流民百姓。而秦军追兵尾随而至,因此又发生了一连串的交战。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有多惨(赵国就此灭亡了吗)(1)

公元260年,秦将王龁向长平发动进攻,而守将廉颇兵力不支逐渐败退。随后固守城廓修筑工事,拒不出战。而赵王对廉颇避战的态度十分不满,三番五次令廉颇出战一举击败秦军。但廉颇深知此次为战略决战并非能轻易获胜,因此在囤积粮草等待支援,意图将秦军耗死在数百里的补给线上。

而秦国认为如此拖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利用间谍在赵国都城中散步流言,说廉颇并不能抵抗秦军的攻势,只有赵奢的儿子赵括才能救赵国。于是赵王不顾蔺相如的阻拦执意任赵括为统帅,率领赵军二十万接替廉颇。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有多惨(赵国就此灭亡了吗)(2)

当赵括率领赵军赶到前线时,立即更换了军队中的中下层军官,并且将全军的守势改为攻势,全力出击,试图将秦军全部歼灭。而秦王得知赵军换帅之后,暗中任命武安君白起为秦军统帅。

蒙在鼓里的赵军一鼓作气发起进攻的时候,白起命令秦军佯装败退,随后令精兵一部绕道赵军后方,截断了赵军的补给线,至此恍然大悟的赵括才明白自己中了秦军的计谋,于是在断粮少药月余之后带领赵军精锐奋力突围,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余部随即投降秦军。后来就发生了著名的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的故事。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有多惨(赵国就此灭亡了吗)(3)

那么为什么秦军在歼灭赵军主力之后,没有立即攻入赵国都城邯郸,反而白起还吃了败仗呢?

首先秦军坑杀赵军降卒在中国战争史上都是极为少见的一场事件,因此在六国看来,秦军就是残暴无道的代名词。更因为有着前车之鉴,赵国邯郸的百姓对秦军恨之入骨,因此更加团结一致与秦军战至最后。在百姓与赵军的共同努力下,邯郸始终没有被秦军攻破,加上秦军在长平之战中也伤亡惨重,因此为了避免被漫长的战事拖垮,加上魏军与楚军的支援已经赶到,秦军最终大败于邯郸城下。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有多惨(赵国就此灭亡了吗)(4)

其次是因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有一个重要的门客,那就是毛遂。在赵括与长平大败之后,平原君准备带齐门口去说服魏王和楚王出兵,抵御秦军。但是始终无法凑够人数。而此时毛遂站了出来,向平原君推荐自己。这就是著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当平原君一行人来到楚国之后,楚王对出兵支援的事情十分的犹豫,因为秦军势大,此时出兵非但不会捞到好处,万一失败了还会引火烧身,因此内心中是不愿意出兵的。而毛遂站了出来怒喝楚王,对楚王晓以利害最终说服了楚王。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有多惨(赵国就此灭亡了吗)(5)

而在邯郸这边,赵国百姓依然在奋力抵抗秦军,在信陵君亲自带领的魏军和楚军的援军赶到后,秦军被前后夹击伤亡惨重败于城下。

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有多惨(赵国就此灭亡了吗)(6)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赵王派遣使者苏代去秦国游说秦国丞相范眦不要派遣白起立即进攻赵国邯郸,因为如果武安君白起攻下邯郸,那么白起的名望就会超过范眦,因此范眦劝说秦王让白起暂停攻打邯郸,秦军鸣金收兵。最终在休战半年之后,赵国缓了一口气,抓紧征兵修筑城墙。秦国又发兵攻打赵国,这次由于赵国准备充足,秦军依然久攻不下,秦王便命白起带兵攻城,但白起知道此战必败,途中便被秦王赐死了。

尽管命运对每个人都是苛刻的,但终究无法阻挡历史的潮流。赵国最终依然被秦所灭,但这些鲜活的人物依然存在于历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