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大寒数九过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1)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早在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古人餐桌上就有了饺子。不过那时只是不叫饺子这个名称罢了。我国的北方地区和满族群众,过去习惯把煮饺子称之为“煮饽饽”。《燕京岁时》记载:“每届初一,无论贫困富贵,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錁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千百年来,饺子作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饺子在后山地区有各种各样的叫法:角儿、饺儿、饺饵、角角儿、扁食、粉角、水点心等,其中以扁食叫法居多。 饺子好吃全靠馅。在我家乡用不同的馅包饺子,含有丰富的寓意。白菜馅为“百财”之意;芹菜馅为“勤则来财”之意:韭菜馅为“长久发财”之意;羊肉馅为“洋财”之意;牛肉馅为“牛财”之意;红枣馅为“招财”之意。此外,春节守岁包饺子的样式繁多,各有讲究。若把饺子包成形似麦穗、玉米、鸡、羊、猪等多种形状,说是象征着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还有的把两个较小的饺皮合在一起,内夹肉馅少许,捏成一个圆圆的车轮,美其名曰“滚滚向前”。也有些人家,是在某个饺子里包枚花生米或硬币,名曰“素锦裹元宝”或“长生不老果”,是谁吃到,谁就“福星高照、万事如意、长命百岁”。这个饺子多被长辈吃到,因为煮饺子的家庭主妇,为了讨得长辈的欢心,早对这个饺子作了记号,暗暗把它盛到长辈的碗里。还有些人家的年轻小夫妻,在守岁之夜,包饺子的办法是你抓一块面团塑一个她,她拿一个饺皮塑一个你,再揉和一起擀成饺皮,说是“你心中有她,她心中有你。”然后你放一块肉,她添一团馅,合包起来的水饺,美其名曰“巧对鸳鸯”,以祝他们今后生活美满,白头谐老…… 在这里还流传着各式各样与饺子有关的谜语、俗语、歇后语等。如谜语“朝南来了一群鹅,扑溜扑啦跳了河”。歇后语:饺子破了皮——露馅了;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倒不出来。顺口溜:“是婚不是婚不能拿钱哄,是媒不是媒先拿饺子擂”是说提亲之前首先得给媒人吃饺子的重要。俗语:“煮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寓意日子越过越好;“好穿最数帽子,好吃最数饺子”说明国人是非常喜欢吃饺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