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断头台纪录片(断头台下的丑恶)(1)

断头台这种经典处决方式,因为其行刑方式特异以及重要的历史意义,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文化符号。

一提到断头台,人们往往就联想到了法国大革命以及在此期间死于断头台下的法王路易十六和赤字夫人玛丽.安托马内特。

法国断头台纪录片(断头台下的丑恶)(2)

那么,为什么这种延续了200年的处刑方式却在后来被禁止于公开场合执行呢?

断头台首创于1792年,由医生兼制宪议会议员发明并倡议,是用来取代法国原来执行死刑所用的车裂之刑的。让人感到讽刺的是,死在此刑罚下的法王路易十六还参与了刑具的改良。

法国断头台纪录片(断头台下的丑恶)(3)

这种死刑的执行流程一般是,早晨六点将死刑犯五花大绑,之后安排犯人的早餐。在之后的七时至九时死刑犯将被绑在囚车上游行示众,在示众之后的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死刑犯将在断头台上等待死亡的降临。

法国断头台纪录片(断头台下的丑恶)(4)

在临死前的十分钟会有牧师为其祷告,并聆听他的忏悔。最终在十二时整,死刑犯将被斩首,头颅会被用来示众,在被埋入公墓之后尸体也不会松绑,但头颅可与尸体一同下葬。

以上可见这种行刑方式已经非常成熟且全面,也正是因此这种行刑方式被广为传播,据传说英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等国都曾经使用过。

但是在1939年这种刑罚却突然被法国官方禁止公开使用,原因是因为当时围观行刑的法国群众表现的实在是太恶劣,他们的行径如今看来仍然令人齿冷。

法国断头台纪录片(断头台下的丑恶)(5)

这次行刑的对象是一名连环杀手,名叫欧仁.魏德曼,他因多起绑架和谋杀罪行而被定罪。

在行刑过程中场面一片混乱,有的人哈哈大笑;有的人窃窃私语;有的人吵吵嚷嚷;有的人嚎啕大哭;还有的形迹可疑的人在这混乱的场合认真做记录,也不知在记录什么;一些找不到好位置的人,还爬到周围的楼房顶上。

法国断头台纪录片(断头台下的丑恶)(6)

最令人惊奇的是还有人用摄影器材进行录像,据说这部包含了砍头内容的短片,后来流传了很久,时至今日还能在互联网的某个角落里找到。

如此混乱的行刑现场,甚至还令行刑时间被推迟了,但是已经被勾起了猎奇欲的众人显然不会就此散去。

法国断头台纪录片(断头台下的丑恶)(7)

终于他们等来了期待已久的高潮,随着铡刀的砍下,人群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了病态的笑容。

就像莫言的檀香刑中所说的一样:所有的人,都是两面兽,一面是仁义道德、三纲五常;一面是男盗女娼、嗜血纵欲。在这样一个可以直面杀戮的场合,所有的看客都将心中最不堪的一面暴露出来,而公开处刑本应当起到的警醒与震慑作用被完全扭曲。

法国断头台纪录片(断头台下的丑恶)(8)

终于,在1939年法国政府终于认识到了公开处刑的弊端,不仅起不到原有的警示作用,甚至还会极度败坏社会的风气。不久之后法国政府便废除了断头台的公开处刑,而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

原作者:季圣杰

法国断头台纪录片(断头台下的丑恶)(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