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口名胜古迹(地名源于海市蜃楼)(1)

龙口市隶属于山东省烟台市,总面积901平方千米,总人口为69万。先后荣获全国百强县(市)、 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全国绿色小康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一、历史沿革

1、秦置黄县,治今龙口市东南黄城集,属胶东郡。以城临黄河水得名。《太平寰宇记》:“按《汉书》云,秦欲伐匈奴,运粮,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琊负海之郡,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黄即今黄县。”黄县以黄城为名。

2、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移治黄城(今市址)。唐贞观八年(634年)于县东北境置蓬莱镇。神龙三年(707年)徙登州治此,遂改黄县为蓬莱县。先天元年(712年)析蓬莱复置黄县,属登州。明、清属登州府。

3、1913年属胶东道,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直属省。1938年属北海专区。1946年析西境置龙口市。

4、1950年并入黄县,属莱阳专区。1958年黄县并入蓬莱县,属烟台专区。1961年复置黄县。1967年属烟台专区。1983年属烟台市。1986年撤销黄县改置龙口市,由烟台市代管。

二、地名来历

龙口做为地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典籍里,是清康熙《黄县志》:“龙口墩,明洪武二十一年魏国公徐辉祖建。”墩是烽火台,龙口的墩因地而名。

民间说法,两河或多条河流的交汇处叫龙口,或是地形象龙的口。但龙口地名来历应与蜃龙有关。

《百度百科》词条:蜃栖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样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种。蜃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就是从口中吐出的气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幻影。这些幻影大多数是亭台楼阁,是谁都没见到过的豪华,从窗口里可以看到穿戴华丽的贵人们在活动。这就是常说的海市蜃楼。

数千年前,或者更早,在龙口“界首河、隋家疃河、吕(家)疃河三水……汇流入海”口的“巨大的海口”的海域里栖息着蜃龙!由于蜃龙在此频繁吞云吐雾,喷水嬉戏,龙口海域就成了海市蜃楼的主要发生地和多发地!所以老百姓称这样的地方为“龙口”。

三、风景名胜编辑

山东龙口名胜古迹(地名源于海市蜃楼)(2)

1、南山旅游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之一,它位于山东省烟台龙口市境内的卢山之中,景区内的南山禅寺、香水庵、灵源观、文峰塔、南山古文化苑等景点均系晋、唐、宋、元、明、清代遗迹。

山东龙口名胜古迹(地名源于海市蜃楼)(3)

2、龙口滨海旅游度假区。位于山东省龙口市北部海滨,始建于2008年。区域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区内拥有黄水河口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4000余亩的滨海防护林带,区内的黄河营古港历史悠久,为中国上古“六大名港”之一和烟台“海上丝路”重要的港口。

山东龙口名胜古迹(地名源于海市蜃楼)(4)

3、东海旅游度假区。海岸线长达20公里,分为海滨旅游区、高尔夫康乐区、疗养休闲区、别墅住宅区、商贸服务区、文化教育区等,是集居住、旅游、休闲、人文教育于一体,科技含量高、生态环境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山东龙口名胜古迹(地名源于海市蜃楼)(5)

4、丁氏故宅。又称丁氏庄园,位于山东龙口市黄城西大街,占地3.106公顷,建筑面积8042平方米。丁氏故宅是目前中国规模宏大、举世闻名、保存较好的“四合院”式建筑群。1985年8月被龙口市政府定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