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大型‘鼓’多半悬挂在鼓楼中,或大雄宝殿的檐角下。中、小型的‘鼓’,则配以‘吊钟’,架放在鼓架上,以备赞诵唱念之用。《百丈清规》中所列举的有法鼓、茶鼓、斋鼓、晓鼓、昏鼓、更鼓、浴鼓等等。

鼓楼大鼓:

寺院法鼓(寺院敲击的各种鼓)(1)

寺院僧人听到早晨的鼓声起床洗漱,然后到大殿早课。每天晚上九点敲鼓,作为寺院熄灯就寝的号令。寺院平时有重要庆典、迎宾、法会、集会时,也会敲鼓作为礼仪或号令。

法鼓:

寺院法鼓(寺院敲击的各种鼓)(2)

是寺院中最重要的鼓,设于法堂东北角,是在法会开始之前用来告知大众,或者在主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时候敲击,敲击法鼓比喻佛陀说法。

斋鼓:

寺院法鼓(寺院敲击的各种鼓)(3)

是在僧众们午斋时敲击的,一般悬挂于库司门前,由库司主敲,敲击方法是紧击三通。又称鱼鼓、饭梆、鱼板,鱼形木制法器,中空团栾形,头部、鳞甲、龙珠等多隈以黑漆,押上金箔,其它部分则涂以朱红,以包皮的木槌敲击腹部中央,配合云板敲击,

寺院法鼓(寺院敲击的各种鼓)(4)

云板也挂于斋堂前,寺院于朝食(即早饭)和昼食(即午饭)之前连打三十六响。

花鼓:

寺院法鼓(寺院敲击的各种鼓)(5)

佛教对这个鼓有句话形容,叫“智慧鼓”,要花一定时间去练。因为花鼓一般在佛事时,比如拜忏、焰口这类佛事,根据需要敲,使用前需要住持师父首肯才可以。

茶鼓:

寺院法鼓(寺院敲击的各种鼓)(6)

是召集僧众用茶,或在祖师忌日献茶汤而举礼之时敲击的。茶鼓的敲击方法是长击一声,煞声一下,茶礼结束之后,再击三下。茶鼓一般设立在法堂的西北角,没有法堂的寺院,则应把它设立于大殿的西北角。

更鼓:

寺院法鼓(寺院敲击的各种鼓)(7)

在中国民间早就存在,后来被引进寺院之中。更鼓是夜间报时用的,一夜有五更,逐更依次敲击。更鼓也是由库司来主敲的。

浴鼓:

寺院法鼓(寺院敲击的各种鼓)(8)

是通知僧众们入浴时敲击的,敲击的方法是先缓后急,最后猛击一槌,嘎然而止。浴鼓由知浴来敲击。根据寺院清规,按照住持、僧众、行者和其余人的次序先后入浴。

寺院法鼓(寺院敲击的各种鼓)(9)

自古以来,“鼓”一直对寺院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