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苹

每当一年春来到,每当窗外春雨绵,我总会想起那江南莳田季节老农们穿的蓑衣,耳畔就会回响起那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

蓑衣,是用草或棕或稻草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起源古老。《诗·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何,即“荷”,带着。汉·毛亨注释:“蓑,所以备雨;笠,所以御暑”。唐·崔道融《田上》诗:“两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从这些记载中我们能够看到蓑衣的使用历史悠久了。

海棠春睡早山雨暮来迟(斜风细雨不须归)(1)

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周代,人们就已使用起用芒草、棕丝编织的蓑衣来防雨。传说上古时虞尧为种田人出生,他登位时就剥来毛棕编成蓑衣,穿着接受百姓的祝贺。后来蓑衣就成为圣服,不但可避风雨,且可防猛兽。据说,在过去人家建造新房子,到“上梁”时,正厅中间的“正梁”用蓑衣包裹,家业定能发达。用蓑衣包裹木炭,放置在井底下,能起杀菌过滤作用,还能镇住“邪气”。甚至民间还流传着朱元璋皇帝一次危急时用蓑衣遮掩,才躲过一劫的传说。《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有黛玉笑头戴大箬笠、身披蓑衣的宝玉:“那里来的渔翁!”的描述。唐··柳宗元的《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得的垂钓生活图景。

海棠春睡早山雨暮来迟(斜风细雨不须归)(2)

其实,蓑衣的制作工艺异常复杂,编制成一件蓑衣需要十多道工序。先上山去砍棕,然后将棕皮去掉杂质做防腐处理,晾晒后劈成丝状再纺成棕绳,棕树上割下的棕片要晾晒后做蓑衣的衣片,接着把经过晒干的棕片,缝制成衣裙状,袖子与下摆的棕毛要让它自然垂悬,领口与衣襟用薄嫩棕片包边细缝,最后缀上系带和扣子,这样才做成一件蓑衣。每个环节全是手工制作,工艺异常繁琐,不仅费时,还得有娴熟的技巧,所以今天其手艺几近失传了。加之时代的变迁,蓑衣已逐渐被塑料或尼龙雨衣所替代,甚至成了民俗艺术品收藏或作为一些商店的装饰品 ,或在民俗博物馆和装修考究的茶馆里偶然一见了。前两年,我在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黟县宏村附近的龙池湾农耕体验景区见到了久违的蓑衣,感到格外亲切,便将它摄影留念。

海棠春睡早山雨暮来迟(斜风细雨不须归)(3)

吟诵着唐·张志和《渔父》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想起了蓑衣的种种优点:耐用。一件蓑衣可穿上六七年,甚至两三代;透气,易活动,舒适;保暖,尤其是初春或深秋下雨,穿着棕蓑下田、赶牛都非常暖和。累了,穿着棕蓑头枕斗笠,躺在田间地头歇息,棕片散发的味道连小爬虫和蛇都不敢靠近。我见到的蓑衣不是“绿蓑衣”而是棕色的,可能是用久了的缘故吧,我想。“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随到处绿蓑衣”的诗句,不禁让我想到了当年插队时我亲身披过的奶奶的旧蓑衣……我又在想:在大力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我们是不是也应给古老的蓑衣创新创新,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