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成都永陵博物馆保存着晚唐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陵墓,浮雕于石棺床腰部的“二十四伎乐”石刻图,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唯一完整反映唐代及前蜀宫廷乐队组合的文物遗存,在中国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

天府之音气象万千,“二十四伎乐”承载的不仅是一段王朝史诗,也是一缕古老的城市记忆。2019年,“二十四伎乐”在成都“复活”,于四川大剧院首演国乐观念剧,掀起了一场国风热。三年演出低迷期,大浪淘沙,不少艺术团体折戟,“二十四伎乐”却借助短视频网络继续在线上“活”出了精彩。2023年跨年夜,“二十四伎乐”又一次登上了四川大剧院。

演出市场的生机蓬勃而来,在春天来临之际,“封面会客厅”专访到“二十四伎乐”主理人吴彦霖,聊了聊“二十四伎乐”的历史,以及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由封面新闻主办的“榜样中国·2022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活动”正在进行中,吴彦霖作为青年企业家登上“2022四川十大青年企业家”投票榜单,引发关注。

吴俊霖考古(从文物中复活二十四伎乐)(1)

“二十四伎乐”主理人吴彦霖

“委婉的叛逆”

演艺行业十年沉淀

2019年,二十四伎乐这支古代宫廷乐团在1000多年以后重新组建,以“二十四伎乐”为原型创作的国乐观念剧《伎乐·24》横空出世,一时之间轰动全城。剧目不仅完整复原二十四伎乐石刻中的所有失传乐器,也是全球唯一将地上皇陵的伎乐石刻复原、以古代乐团形式存在的文化演出。

这场“复活仪式”的魔术师叫吴彦霖,她是《伎乐·24》的主理人,一位典型的80后。

成长于教师家庭,父母对吴彦霖的期许是巨大的,不管生活还是学习,一切都按部就班。从小学习钢琴接受艺术熏陶,让吴彦霖早早就对音乐以及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时,她想读艺术学音乐,父母提出了反对。于是她顺从了家中的意见,转而读了中文系。

吴彦霖并不是善于妥协的小孩,但她的叛逆总是委婉的。“有些事我表面上看起来同意了,因为我不得不那样做,但如果我心里没放弃,我就会自己暗自努力,总有一天我还得做这个事。”她称呼此为“曲线救国”。

大学毕业后,她做过高中语文老师,也当过公务员。踏入社会真正工作后,她更加清晰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两点一线的工作轨迹或许并不适合她的性格,她属于更活跃和广阔的艺术舞台。

即便如此,尽管只教了一年书,但孩子们都很喜欢她。“我总在课堂上放周杰伦的歌曲,让他们在方文山的词里学习语文。”

2007年,吴彦霖去看了偶像张学友的演唱会,仿佛就在歌神的指引下,她在“曲线”中找到了今后的“直线”前进的方向——投身演艺行业。“我很喜欢张学友,他是我人生的偶像,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总是把事情做到极致。后来我会想,也许不是他的哪首歌吸引我,真正吸引我的是这样一个极致的人,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当时我心里默默许愿,下一次我再来他的演唱会,我要成为那个站在第一排的人。”

吴俊霖考古(从文物中复活二十四伎乐)(2)

二十四伎乐

当现在的吴彦霖回忆起20多岁的自己时,眼里依然是对曾经勇于“走出体制”的欣慰,人总是得逼自己一下。

在演艺行业工作了九年,她经历了成都演艺市场最蓬勃发展的时期。那个时候,大大小小的演出不断涌入蓉城,带来了“国际音乐之都”的繁荣。她所在的演出公司,平均每年要承接上百场演出。随着市场的热闹,演出和音乐领域也在不断求变,当吴彦霖来到一个瓶颈期时,她又毅然投身于媒体,期望能寻求自我领域的突破。

在这期间,她考上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专业的研究生,这段经历给了她很多启发。

“北大的文化氛围非常浓郁。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有许多本身就是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除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我也吸收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那些年,故宫文创的火热打开了博物馆国潮市场的大门,也给了吴彦霖全新的路径。大量的演出、文化行业的经验,让她不想止步于内容的“搬运工”,她更想做内容的“创造者”。

于是在2018年,吴彦霖再一次转身,辞掉在父母眼中看起来“稳定”的工作,正式开始创业之路。

“活过来的”

二十四伎乐

成都永陵博物馆“二十四伎乐”石刻图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唯一完整反映唐代及前蜀宫廷乐队组合的文物遗存,在中国音乐史上有重要地位,它见证着成都成为“古代东方音乐之都”的辉煌时刻,同时也是“天府文化”的极佳代言和四川省重点音乐项目。

永陵棺床南、东、西三面刻有一组完整的宫廷乐队。其中舞伎2人,乐伎22人,演奏的乐器有20种23件,融合了胡乐(主要是龟兹乐)和清乐(汉族传统音乐)两大系统。在我国同类文物中,乐舞场面最大,乐器种类最多,包罗万象,既有汉民族传统乐器,又融合了当时大量的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乐器,堪称五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即便有如此重大的文化意义,在这之前,“二十四伎乐”乃至永陵博物馆,依然是偏冷清的存在,“我在做调研时也问过很多身边的朋友,大多数人对永陵的印象远不及三星堆、金沙、川博、成博等,甚至有人尚未听过这里。”

吴俊霖考古(从文物中复活二十四伎乐)(3)

“二十四伎乐”进行古画复原

吴彦霖也有过疑虑。小众、冷门的文化内容能否真正做到突破圈层,但机遇与挑战往往是并存的。“越有难度的东西,你如果把它做好了,它也就越有说服力。”

说干就干,吴彦霖迅速集结在文化领域积累的资源,文物专家、音乐人才、美学大师……彼时,成都的音乐之都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化的东西已经万事俱备,她感觉,音乐之都似乎只差一些关于历史的“佐证”,永陵的“二十四伎乐”如能进行“活化”,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于是历时四年,吴彦霖团队与永陵博物馆合作,以史料为基础,对古代传统乐器进行“复原”,并结合绘画艺术,复原妆容设计及舞台艺术呈现,最终打造出国乐观念剧《伎乐·24》,再现了前蜀宫廷中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他们用古老的音乐和现代科技交融,复活出“二十四伎乐”之华美,让千年伎乐重生。

从0到1

打造成都自己的国风乐团

“二十四伎乐”成功了。在近年来汉服热、国学热的大背景下,一支带着历史厚重感的国风乐团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尤其受到年轻群体关注。以跨界融合为基础,“二十四伎乐”将历史与现代进行结合,不仅成功与华为、太古里、轩尼诗等众多一线国际大牌进行合作,也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开始登上央视等舞台,获得了更广阔的天地。

“从目前我们现有的体量来说,基本能实现自给自足。但显然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持续让它更新、迭代,创造更多市场真正需要的东西,才能长期维持。”吴彦霖说。

在二十四伎乐火爆之后,不少商业、餐饮、旅游景区纷纷找到吴彦霖寻求合作。他们的诉求很简单,希望以目前流行的古风、国风等元素为噱头,吸引游客带来收益,但吴彦霖大多都拒绝了。

“‘二十四伎乐’需要在成都安一个家,它的血脉在这里,它的底蕴在这里,我们最期待的是它成为真正属于成都这座古老城市的IP,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基于这个最终的愿望,吴彦霖对“二十四伎乐”的规划主要有三个步骤:进行形态上的活化、建立广泛的大众认知、实现自我造血的循环。

在通过国乐观念剧《伎乐·24》的演出完成形态上的活化后,吴彦霖与团队选择了B站作为主阵地,通过古代乐器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创新编排出既有古典韵味,又符合现代人欣赏的经典名曲,在青年群体中得到了广泛响应。

“二十四伎乐”较早开始尝试国风乐团线上创新。疫情发生之后,越来越多的实体演出开始探索线上。近几年,各色各样的国风乐团如春笋般冒出,也带来了国乐市场的同质化现象。

吴俊霖考古(从文物中复活二十四伎乐)(4)

《伎乐·24》

不过吴彦霖对此依然抱有很大的信心,“首先二十四伎乐是唯一一支依托于真实文物复原的乐团,和其他国乐团有本质区别。再者,只有把蛋糕做大,市场才能更大,有竞争者也是一件好事。疫情三年也算是大浪淘沙,我们存活了下来,我相信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体现了二十四伎乐的生命力。”

不仅如此,“二十四伎乐”作为缘起,也开启了吴彦霖对于博物馆及传统文化IP活化的全新路径,三苏祠、杜甫草堂均有接触。在她心中有一个更大的梦想,以鲜活的形式活化更多的传统文化,产生传统文化集群式的效应。

吴彦霖说,今年“二十四伎乐”已经接到了很多演出邀请,巡演也在筹备之中。而她个人的生活也完全与“二十四伎乐”融合到了一起。这几年,她开始学习古乐器阮,女儿在看过一场《伎乐·24》之后,也爱上了古筝。

如今,立春将至,在吴彦霖看来,国乐的明天也充满希冀,“二十四伎乐”虽然从真实的历史中而来,但它一定也属于未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