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2014-12-17 17:56:12快马入阵辞旧岁,羚羊挂角迎新春这副春联上联中的成语“快马入阵”,比喻书法笔势强健有力,迅疾无阻;下联中的成语“羚羊挂角”,比喻书法作品意境超脱,不着形迹我们迎羊年说说带“羊”字的书法成语典故,以飨文朋艺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羊年大吉的春联?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羊年大吉的春联(迎羊年说说带羊)

羊年大吉的春联

海外网2014-12-17 17:56:12

快马入阵辞旧岁,羚羊挂角迎新春。这副春联上联中的成语“快马入阵”,比喻书法笔势强健有力,迅疾无阻;下联中的成语“羚羊挂角”,比喻书法作品意境超脱,不着形迹。我们迎羊年说说带“羊”字的书法成语典故,以飨文朋艺友。

一、与“羚羊”相关者

羚羊:又作“灵羊”,哺乳动物,形状和山羊相似,角可入药。“羚羊挂角”语出《祖堂记·云居和尚》:“如人将一百贯钱买得猎狗,只解寻得有踪迹底,忽遇灵羊挂角,莫道踪迹,气也不识。”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福州雪峰义存禅师》:“(师谓众曰)吾若东道西道,汝则寻言逐句;吾若羚羊挂角,汝向什么处扪摸?”该成语原为禅宗用语。传说羚羊夜间休息,用自己的角把全身悬挂在树杈上,猎狗无迹可寻。禅宗以此比喻义理和旨趣不着痕迹,只能悟解,不可拘泥于语言文字。后用以比喻诗文意境超脱,不着形迹。

【羚羊挂角】línɡ yánɡ ɡuà jiǎo书法论著中用“羚羊挂角”比喻书法作品意境高超神妙,不露斧凿痕迹。宋·董逌《广川书跋·李阳冰篆千字》:“始求于法,不参流动,如羚羊挂角,更无声迹。”清·朱和羹《临池心解》:“字画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如羚羊挂角。学者工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又作[挂角羚羊]。

【挂角羚羊】ɡuà jiǎo línɡ yánɡ 见[羚羊挂角]。明·袁宏道《潇碧堂集·雁字》:“轻飘乱洒入纤浓,挂角羚羊那有踪?”清·陈鳣《论印绝句十二首》:“挂角羚羊虽妙想,输他产石更天然。”

二、与书法家羊欣相关者

南朝宋·羊欣,字敬元,王献之外甥,尝从舅学书,得其真传,为一家眷属。

【买王得羊,不失所望】mǎi wánɡ dé yánɡ,bù shī suǒ wànɡ 学习书法,如果买不到王献之的真迹,能买到羊欣的作品,仍然不会令人失望。也指法书的摹仿品,虽然逼真,但毕竟下真迹一等。唐·张怀瓘《书断·书断中》:“沈约云:‘敬元尤善于隶书,子敬之后可以独步。’时人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今大令书中风神怯者,往往是羊也。”宋·阙名《宣和书谱·羊欣》:“然其学出于献之,当时谓献之之后可以独步。故谚曰:‘买王得羊,不失所望。’”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宋、齐之际,人语曰:‘买王得羊,不失所望。’盖时重大令,而敬元为大令门人,妙有大令法者也。”清·朱和羮《临池心解》:“‘买王得羊,不失所望’,宋、齐间人语也。”又作[买王得羊]。

【买王得羊】mǎi wánɡ dé yánɡ 见[买王得羊,不失所望]。明·王世贞《弇州山人书画跋·淳化阁帖十跋·第二卷》:“谓钟元常《宣示帖》为右军临书,《白骑遂帖》为大令临书,《长风帖》为逸少少年时书,却琅琅可据。虽然,‘买王得羊’尚可,况赝元常真右军、大令哉!”明·汪道会《跋唐临右军书》:“今世得晋人真迹甚难,买王得羊,已为希觏。”清·乾隆《题〈新埭帖〉》:“大令此卷,盖后见考定者,故复录于此。坡书不知何时逸去,得香光补书,亦可称买王得羊矣。”祝嘉《书学史·第七章 晋朝之书学》:“是等墨迹,后人亦有疑其伪者,然张翼乱真,右军几不能别,买王得羊,当时已有赝鼎,不过流传有绪,即伪亦属晋贤之佳作,可毋疑也。”

【羊欣白练裙】yánɡ xīn bái liàn qún 晋书法家王献之到其外甥羊欣那里去,适逢羊欣白天穿着新绢裙睡着了。王献之便在羊欣的白练裙上写了数幅字离去。羊欣醒来,如获至宝,而后他的书法更上一层楼。书法论著中以“羊欣白练裙”、“漫写羊裙”作为称誉书法的典故。唐·陆龟蒙《怀杨台文杨鼎文二秀才》诗:“重思醉墨纵横甚,书破羊欣白练裙。”清·汪懋麟《十二砚斋落成自题》诗之五:“青谿一去何时返,重染羊欣白练裙。”又作[漫写羊裙]。

【漫写羊裙】màn xiě yánɡ qún 见[羊欣白练裙]。宋·姜夔《凄凉犯·合肥巷陌皆种柳……》词:“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著。”

【羊真孔草,萧行范篆】yánɡ zhēn kǒnɡ cǎo,xiāo xínɡ fàn zhuàn 羊欣、孔琳之、萧思话、范晔,均为南朝宋书法家,分别以真书、草书、行书、篆书著称于时。书法论著中以“羊真孔草,萧行范篆”、“萧行范篆,羊真孔草”、“羊真孔草”形容不同的书家各有其擅长的书体,也泛指各种书体。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羊真孔草,萧行范篆,各一时绝妙。”清·李渔《意中缘·画意》:“若要古人的,有羊真孔草,萧行范篆。”又作[萧行范篆,羊真孔草]、[萧行范篆]。

【萧行范篆,羊真孔草】xiāo xínɡ fàn zhuàn,yánɡ zhēn kǒnɡ cǎo 见[羊真孔草,萧行范篆]。宋·阙名《宣和书谱·萧思话》:“其风流媚好,殊不在羊欣下。故‘萧行范篆,羊真孔草’,所以著论于袁昂也。”

【羊真孔草】yánɡ zhēn kǒnɡ cǎo 见[羊真孔草,萧行范篆]。唐·张怀瓘《书断·书断中》:“(孔琳之)善草、行,师于小王(王献之),稍露筋骨,飞流悬势,则吕梁之水焉。时称曰:羊真孔草。”明·王绂《论书》:“而袁昂所推,谓并乎羊真孔草者,则萧思话也。”

三、与书法家黄庭坚、苏轼相关者

黄庭坚,字鲁直;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两人均为宋代书法大家,翰墨缘深,常以书会友。有一次,黄庭坚与苏东坡开玩笑说,古人王羲之写的字被誉为“换鹅书”,我看你写的字堪称“换羊书”喽。

【换羊书】huàn yánɡ shū 书法论著中以“换羊书”称苏轼的书法作品。也泛喻精美的书法。宋·赵令畤《侯鲭录》第一卷:“鲁直戏东坡云:‘昔王右军字为换鹅书,韩宗儒性饕餮,每得公一帖,于殿帅姚麟许换羊肉十数斤,可名二丈书为“换羊书”矣。’坡大笑。一日公在翰苑,以圣节制撰纷冗,宗儒日作数简,以图报书,使人立庭下督索甚急。公笑谓曰:‘传语本官今日断屠。’”

【换鹅换羊】huàn é huàn yánɡ 书法论著中以“换鹅换羊”比喻书法作品有幸得以流传。清·杨宾《大瓢偶笔·偶笔识馀》:“碑帖流传有幸有不幸焉:幸则金填毡裹,壁钉帐悬,换鹅换羊,织绵装屏,护栏布毯,名斋龛殿,刻塾发陵……不幸则沉波入井,殉葬覆舟,铸钱质库,弃厨截角,种蚕镇肉,镵损割裂,甃城修桥。”

(佟玉斌 作者为航空杂志原社长、编审,《诗书画印成语典故辞典》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