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在双一流中的地位(郑大河大双一流)(1)

顶端新闻·大河财立方记者 段伟朵 朱娟

2017年、 2022年,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连续两轮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正在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并驾齐驱的“双航母”。过去10年,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还有哪些成绩? 10月12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第二十五场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刁玉华就上述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成绩】

10年来河南普通高校由120所增加到156所,

毕业生超过600万人

刁玉华介绍,过去10年,河南高等教育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分类发展、强化内涵,有力实现了扩容增量、提质增效。10年来,河南普通高校由120所增加到156所,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由155.9万人增加到268.64万人,在学研究生由3.2万人增加到7.97万人,毛入学率由27.22%增加到53.13%,河南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的历史性跨越,河南学子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得到有力保障。

办学质量方面,郑大、河大“双一流”建设一期任务顺利完成并进入第二轮建设序列,郑大实现部省合建。遴选推进河南农业大学等7所大学11个“双一流”创建学科建设,打造“双一流”后备军;深入实施特色骨干大学和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重点建设15所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40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达251个,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持续增加,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此外,河南高校建有9个国家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40多个省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多所高校牵头或参与河南省实验室建设,主导或参与河南省中试基地;布局建设了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特色行业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工业软件学院等93个新型专业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和资金量均达到全省总数的90%以上;新冠肺炎小分子口服药阿兹夫定等一大批高校原创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10年来河南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超过600万人,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刁玉华表示。

郑州大学在双一流中的地位(郑大河大双一流)(2)

【计划】

扩规模、提质量,

河南高等教育下一步这样发力

下一步,围绕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河南高等教育着力点是什么?

刁玉华介绍,河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一些成绩,但受历史条件、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仍然面临大而不强、优质资源偏少等短板问题,与河南千万民众的实际需求还有差距。接下来,省教育厅将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第一战略,锻长板、补短板,办好高等教育。

具体来说,一是扩规模,跟上发展步伐。对标国家教育现代化部署,加快扩充高等教育规模。深入挖掘潜力,引导现有高校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上好大学的机会;扩充做优增量,多措并举增加投资建设新校,整合资源重点建设电子科技、航空航天等新型研究型大学以及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恢复重建张仲景国医大学,做强做优理工科大学,办好综合性大学,补齐医学、体音美、外国语等本科教育短板。

二是提质量,优化发展体系。突出内涵建设,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力争更多高校在各自领域争创一流。打造“双航母”起高峰,全力推动郑大、河大在“双一流”建设中提质晋位,打造高等教育发展龙头;培育“第二梯队”筑高地,强力推进11个“双一流”创建学科建设,力争更多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优化学科专业建高原,加大力度调整优化学科学院和专业结构,构建“学院、学科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共同体,建强一流本科专业,提升办学和人才培养整体水平。

三是重创新,提升发展动力。围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六个维度,聚焦建设重大平台,支持高校牵头或参与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支持高校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重大科研基地设施布局河南,推动高校现有科研平台提质升级,构建面向科学前沿和产业急需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聚焦引育高端人才,重点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及团队,培育青年领军人才,打造人才聚集高地;聚焦产出标志性成果,在原创性、基础性、应用性领域梳理一批重大课题,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在“卡脖子”技术等方面全力攻坚。

四是抓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对标世界、国内同类一流专业,开展高校专业评价,构建以评价为牵引、以课程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的专业建设体系。牢固树立为教学科研一线服务的导向,聚焦学生、课程、科研、教师、内部治理等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为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