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疫情汹汹,禁居斗室,闲翻古书,于《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读到:“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

大意是,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因此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毂”,这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赞美称誉。

忽然想起了老宅那块匾额。

匾额上的榖是什么意思 匾额上这四个字咋念(1)

匾额正中四个大字:戬穀罄宜;右手几个小字:民国己卯壮月谷旦;左手书写人的落款已难以辨认,十年浩劫时被造反派刮掉了,据长辈说,这是本乡一位叫刘际唐(音)的秀才所写。

老宅在密县苟堂的一个小丘陵畔,是很传统的一处宅子,背靠小山有几眼窑洞,正中间这个正屋是砖圈的结构,上下两层,很结实。窑洞前是几栋垂直于窑洞方向的屋子,形成了不大不小的院落。

密县地处中原,历史悠久,古迹很多。像溱洧(音真魏)二水,《诗经》中就多有提及。

民国己卯年是1939年,其时举国抗战,不是太平年月。密县也经历了抗战的洗礼,皮定均将军曾在此奋战过,现在还留存有一个抗战主题教育基地,前两年跟着我们党派的培训班参观过两次,在山村里静静的一处不起眼的角落。

壮月为农历八月,《尔雅》有云:“八月为壮。”

谷旦,意思为好日子,源出《诗经·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枌,音fén,白榆木;栩,柞(zuò)树)

诗句大意是,东门外的白榆树绿荫蔽日,小丘上的柞树林枝繁叶茂,子仲家豆蔻年华的小姑娘在树荫下跳起优美的舞蹈。大家选下这个好日子,聚在城南门外的广场上,漂亮的姑娘放下手上的活儿,跳起欢快的舞蹈。

1939年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大约是我曾祖父那一代的当家人,建成了这处宅子,他们请了本家远近知名的一位秀才题字,然后郑重地嵌上这块匾额。

“戬穀罄宜”这四个字,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

俾是“使”的意思;罄是“尽”的意思,意指所有的一切。

戬做形容词时有幸福、吉祥的意思。穀有时也做“毂”,都同“谷”。毛亨对“戬穀”的解释是:“戬,福;谷,禄。”戬穀即福禄双全的意思。

而据朱熹《诗经集》的注解:“戬,与剪同,尽也;穀,善也。”按朱子的解释,戬穀即尽善之意。文首所引的“不毂”一般也翻译作不善。

那么这句诗的大意可以这么理解:上天保佑您安宁,享受福禄与太平(或者使你尽善尽美),所有事情处处顺利,受上天眷顾各种好事儿数不清。

多么文雅又吉祥的祝语。

很难确定曾祖他们选用这句话,到底是采用毛解还是朱解。但无论何解,都是特别吉祥的寓意。

朦胧间似乎能感触到祖辈们在新宅落成时的喜悦。

然而美好的祝福并不能改变大势所趋。土地革命很快就席卷了全国,祖宅也被分配一空。对老辈们来说,数十年间太多酸甜苦辣、恩怨情仇。

逝者如斯夫。八十多年似乎转瞬即过。

再回祖宅,满园蒿草,一片荒凉,唯有这块匾默默地守护着这一切。

匾额上的榖是什么意思 匾额上这四个字咋念(2)

时下再看到“戬穀罄宜”这四个字时,大多人难以理解其中寓意。不少人感慨当前的教育对国学太过忽视。其实在最近十几年间,随着国力增强、生活改善,国学已经越来越真正被重视。如果你翻阅现在的中小学教科书,就会对文化的传承大感欣慰: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被遗忘,而是正在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花朵。

虽然网上很多人对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先生颇多攻击与不满之词,但个人以为,这套涵盖十二个年级,包括必读、选修的教材,几可称之为“臻于至善”。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更比一代强。祖辈们“戬穀罄宜”的美好祝福会庇佑着后代,也会鼓励着后辈们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