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像游乐园一样,充满欢声笑语和游戏的病房吗?

“小朋友们,带着你们的水杯,到护士站集合啦!”发号施令的是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小儿耳鼻喉科的护士长王玲玲。听到号令,护士站前很快出现接近20个孩子,瞬间热闹非凡。

南京最好儿童耳鼻喉(病房整成游乐场)(1)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杯子里都接上水了吗?那就开始喝吧!”

在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小儿耳鼻喉科病房中正进行的是这里一周一届的“传统比赛”——“喝水比赛”,病房中12岁以下的儿童均可参赛。规则十分简单:喝完杯子里的水,就可以领取一只卡通气球。

小儿耳鼻喉科病房以儿童患者居多,术后的治疗护理孩子们配合度较差,术后饮食量可能会减少。然而大部分患儿,特别是扁桃体术后的孩子,需要大量饮水。通过“喝水比赛”,给孩子发放一些小礼物,提高孩子们的配合程度,增加饮水量,帮助术后恢复,是小儿耳鼻喉科的护士们屡试不爽的方法。

“小口小口地慢慢喝,每个人都有礼物。”王玲玲密切地关注着孩子们的情况,“佳佳,小口喝,你喝太快了孩子。小胖你的杯子太大了,喝一半就可以……”“喝水比赛”顺利进行,完成喝水任务的孩子们,如愿领到了喜欢的卡通气球。

南京最好儿童耳鼻喉(病房整成游乐场)(2)

喝水仅是第一项赛事,王玲玲还为孩子们准备了第二项比赛——“手工大赛”。

护士长端出来一大盒彩色超轻黏土,现场的氛围再次达到高潮。刚才还被当成宝贝的气球,转身又被塞进了家长的手里。孩子们摩拳擦掌,准备挑选喜欢的颜色大展身手。

一大盒黏土很快分发一空,每个孩子拿着三到五种颜色开始创作。

“你的黑色的可以分我一点吗?我想做个白衣天使,需要黑色做头发。”

“可以呀,咱们一块做吧,我要做个恐龙。”

一块小小的黏土,很快拉近了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孩子们将完成的作品依次摆在护士台前。王玲玲依次为大家展示每件作品,并邀请作品的创作者进行作品介绍。

小朋友的比赛可以不正式,但一定要公平。王玲玲为每位选手的作品都配了投票盒,每个孩子拿到3张“选票”。作品展示介绍结束后,孩子们将票投给喜欢的作品。

最终《南瓜》以精细的做工夺得冠军,形象的《雪人》与可爱的《机器猫》分别成为亚军与季军,前三名均获得了一份精美的礼物。

活动圆满结束,护士站前的孩子与家长逐渐散去,开心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小儿耳鼻喉科。

“楠楠昨天刚做完扁桃体手术,让她喝水也不配合,刚才还躺床上哼哼唧唧跟我闹脾气。孩子生病了,我也不忍心凶她,哄又不听,正发愁呢,没想到一个气球和几包黏土就把问题解决了。不仅水喝够了,人也精神了,这会正和隔壁病房的小姑娘一块画画呢。”楠楠妈妈说,气球和黏土家里都有,关键不是这些东西,而是护士们创造的氛围,让孩子们不再抗拒治疗,不再害怕病房。

“换药打针是为了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喝水比赛’和‘手工大赛’也是为了促进患者康复。只要是对患者有益的,我们就应该做!”王玲玲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