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勇,男,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曾在广州某企业工作,5年前(2013年),张晓勇来到芙蓉区火星街道兴和社区成为一名保安,作为护卫队的一员,张晓勇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小区内巡视。

1991年,张晓勇以长沙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1996年毕业,正赶上国家实行“双轨”制度。一方面国家依然对大学生进行分配,但分配的地点和工作不由自己选择;另一方面,企业、机关主动来学校招聘。

张晓勇决定去广州一家中外合资日化企业,在日化企业做了一年培训生后,张晓勇被分配到了客服部,开始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心怀科研梦想的张晓勇在客服部工作五年,梦想的破灭和家乡病重的父亲让他决定回长沙,“父母在,不远游”,张晓勇想,“在广州漂几年,既没成家也没立业,还是回家吧。”

张晓勇坦言,自己从上学起就喜欢钻研问题,上大学后他更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课题上。他希望毕业后能进入到政府科研部门做学术研究,然而事与愿违,毕业后的工作使张晓勇的一腔热情和抱负全如遇迎头的一盆冷水给浇灭了。

张晓勇回忆道,在广州的最后一年,父亲突然生病瘫倒在床。父母在,不远游,张晓勇想:“在广州漂几年,既没成家也没立业,还是回家吧。”回到长沙,事业也没起色。在房产公司呆了几年,期间经历他没有多说,08年最后便在马王堆陶瓷市场当上了保安。07年,张晓勇结了婚,08年小孩也出生,也6岁(2013年)了。他每天下班回家就做饭、照顾小孩子。他时常想起小时候:某天,吃完饭后他拿着碗筷去洗,没想母亲气急败坏地夺过碗,狠狠地摔在地上说:“大男人应该志在四方,不在锅碗瓢盆。”如今,张晓勇觉得梦想就像那只被母亲摔碎的碗,“我不是怀才不遇,只是当梦想与现实发生激烈碰撞时,选择安于现状。”

对于自己的工作经历,张晓勇表现得很淡然:“曾经的梦想磨灭了这么多年,一切都应该习惯了。”但他也坦言,1996年毕业后17年来,他从没有参加过大学同学会。因为“同学们问起什么来,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毕业后他只去过一次北京看好友兼同学,对方问起工作情况,张晓勇下意识地撒了谎,说在长沙搞房产,是中产阶级

清华602班同学聚会(清华毕业却成为一名保安)(1)

,